从“摇一摇”到5G智能 微型博物馆里看通讯行业百年变迁
1993年太升路的通讯一条街
上世纪60年代使用的便携式人工机械打字机
1987年摩托罗拉进入中国市场
微型通讯博物馆里的通信记忆墙
在成都市青羊区,有一条不足1公里的街道,它曾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通讯设备聚集地。自1993年“发家”以来,26年时间里,这里见证了几次手机迭代更新的革命,也见证了无数个手机品牌从风靡一时到走向没落。它就是太升南路,也是老成都人常挂在嘴边的“手机一条街”。
去年底,一座微型通讯博物馆在太升南路街道升平社区悄然出现,用前“摇一摇”的磁石电话、上世纪60年代中期的老式手摇电话、曾经风靡一时的BB机等各个时代的通讯设备齐聚于此。博物馆虽然不大,但收藏的通讯设备却异常丰富。从山寨手机到国产智能机,从跟随突破到引领潮流,在感受移动通信改变生活的同时,这座小小的博物馆也向我们见证着百年通信“梦”正在逐步实现。
过去的太升南路:手机发展的缩影
在成都,如果跟朋友说你要去太升南路,对方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要去买手机?可以这么说:几乎每个成都人家里,都会有一部来自太升南路的手机。
作为成都手机卖场最集中的街道,太升南路几乎囊括了市面上所有的手机品牌。从有线到无线,从黑白到彩屏,从全键盘到触屏,每一次手机的更迭换代,都能在这里寻到痕迹。
太升南路,不仅是手机发展史的缩影,我们甚至还能在这里探寻成都近百年通讯事业发展的轨迹。
1876年,中国有了第一条电报线路,3年后电讯业务民用时代正式开启。那时候家里有急事,最快的联系方式就是拍电报。因为每个字都要算钱,所以能少写一个字,就绝不多用一个标点。1901年,成都设立了第一个国家邮政局——大清邮政成都分局,地点就在太升南路背后的暑袜街。
1916年,磁石电话的出现,实现了第一次电话通话。一手拿起话筒,一手抓着摇把摇,通过电磁产生磁场发出电波到达人工总机;灯光一亮,总机看到后根据对方需求进行人工转接,这便是原始磁石电话的工作原理。
从第一代磁石电话(手摇电话机)、第二代拨号电话、再到第三代按键电话,电话机的更新换代,也见证了通讯工具的发展变迁。1978年之前,全国大部分地区以老式摇把电话为主,1978年中国全国电话用户只有192.5万,电话普及率仅为0.38% ,不及世界水平的1/10。
1983年,上海开通中国第一家寻呼台,BB机进入市场。很长一段时间里,男生喜欢把它连同钥匙一起别在裤腰袋上,有钱一些的还要配上一根金链子。最开始的BB机只能显示数字,没有中文提示,直到后来才有了留言功能。1998年,范晓萱的歌曲《数字恋爱》便是数字告白的始祖,那时候最浪漫的事就是用BB机给她发一串“3155530”(都是都是我想你)或者“520”(我爱你)。1985年,成都电信局在太升南路建立无线寻呼中心,几年后,寻呼机开始进入成都人的生活。
1987年11月,为与港澳地区实现移动通信接轨,广州率先开通我国内地第一个大容量蜂窝公用移动通信系统,“大哥大”(手提电话的俗称)随之出现。上世纪80年代末,能够拥有一部“大哥大”,绝对是一件特别拉风的事情,而“大哥大”这个称呼,据说源于港剧。香港警匪片里的黑道老大被称为“大哥大”,他们总是喜欢以手握手提式无线电话机的形象出场,于是手提电话就拥有了“大哥大”这一外号。
当时第一部手提电话的价格是2万元左右,入网费6000元,相当于普通工厂工人3年的工资。“开着桑塔纳,打着大哥大。”便成为了那时民间定义成功的标准。
1993年,因众多商家在这里汇集,成都太升南路通讯一条街就自发形成了。
未来的太升南路:向智能街区转型
紧接着,是21世纪的前10年,太升南路一路狂奔,奔向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期。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一条手机街,当时的太升南路占据了成都通讯市场份额的90%,西部通讯市场份额的30%以上,年销售额超过70亿元。
2007年,智能手机的发布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更大的触控屏幕、更高清的前置摄像头和更多样的功能成为了手机用户们挑选手机的标准。
伴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化,国产手机也给人们带来了惊喜。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摸索后,国产手机品牌开始探索自己的定位和战略。小米、OPPO等手机品牌的出现,是国产手机品牌复苏的迹象。近年来,华为、vivo等一系列国产手机的崛起,更是成功打破了三星、苹果等手机的垄断局面。有数据显示,在2017年中国手机销量排行榜上,华为以1.02亿部的销量排名第一,销量份额为23%,OPPO、vivo分列第二、第三位。
如今再去太升南路,它仍是手机一条街,满街都是大大小小的手机卖场,人行道两旁每隔几步就会有一个收售二手手机的摊贩,甚至旁边的小巷子里也都是这样的小商铺。作为老字号手机卖场的蜀泰商厦依然继续着手机生意,布局也还是老样子:1楼是专卖店,2楼是各种维修手机的格子铺。
不可否认,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太升南路出售手机的实体店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在未来,太升南路将在政府整体提档升级规划下,实现由传统手机一条街向智能生活街区的转型,从实体运营向“互联网+”升级。
从“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到“一机在手,天下我有”,几十年来,通信工具的变革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在今天,手机已成为中国产业应用的“集大成者”,通信、交易、学习、娱乐,都可以在手机上实现。手机不再只是通信工具,它已经与便捷的生活方式、智能的信息技术紧密相连。
新闻推荐
陈子庄,原名陈富癸,早年号兰园、南原、下里巴人、陈风子、十二树梅花主人,晚年号石壶。他生前寂寞,死后10年也鲜为人知,直到19...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