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财富积极谋求转型 重归自身能力圈

金融投资报 2019-09-18 00:51 大字

诺亚财富二维码

■本报记者 黄彦韬

承兴事件的发生,对以诺亚财富为首的独立财富管理公司所代销的非标资产(全称是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可以说,这一事件完整、彻底地揭开了非标资产的风险:底层资产不明晰、单一公司风险大、尽调过程全是坑。事件发生后,诺亚控股董事局主席汪静波写了一封全员内部信,在反思了承兴事件后,更提出了诺亚未来转型的方向,其重点是未来非标准化单一类的固收产品将逐渐退出市场。诺亚转型标准化、净值型产品据 《金融投资报》 记者了解,目前诺亚财富自上而下达成了三方面共识:从非标固收产品驱动到标准化基金驱动;组合型、净值型产品是唯一的方向;摆脱巨大的非标固定收益资产路径依赖。

业内人士指出,对诺亚来说,非标产品是能力圈范围之外的东西,“他们五花八门,散布在各个行业,需要懂得的东西,从农场的奶牛,到供应链金融的发票;他们聚焦于单一公司或单一项目,一旦押宝失败,鸡飞蛋打;他们层层嵌套,里面猫腻太多,不知道哪里又酝酿着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放弃非标,是个正确的抉择。

而诺亚能力圈之内的事情就是本本分分的做好标准化、净值型产品。据了解,诺亚代销的二级市场产品一直具有可观收益,旗下歌斐资产做的标准化债券则是明星产品,二级市场的MOM和FOF,也都做得扎实有亮点。在目前少部分标准化、净值型产品的基础上,逐渐减少非标规模,进一步加大标准化基金的规模,对诺亚未来的业务发展有比较正向的意义,可以提升产品丰富度及灵活性,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需要。对于投资者来说,净值型产品在基础资产类型丰富、具备高流动性、可获得超额回报等方面优势明显。

调整产品结构规模意义重大“相比于非标资产不透明、锁定期长,标准化、净值型产品的流动性及超额收益,对于投资者来说,还是很有竞争力的。”有分析称,调整非标和标准化基金的规模,可以优化公司的盈利构成,有利于向专业化资管机构的转型。

随着近年来银行、券商、资管的非标产品频频暴雷,监管层逐渐意识到金融机构售卖非标产品的风险巨大。4月27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管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

央行相关负责人对外表示,刚性兑付偏离了资管产品“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质,抬高无风险收益率水平,干扰资金价格,不仅影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弱化了市场纪律,导致一些投资者冒险投机,金融机构不尽职尽责,道德风险较为严重。

“其实业内也清楚,诺亚一直以来就没有资金池,也不做刚兑,资管新规的出台,其实对诺亚这种比较合规的机构是偏利好的。”其表示,向标准化资产转型,在不刚兑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化解了诺亚产品层面的风险,整体而言,诺亚会在转型的过程中越来越健康。适应标准化资产提出更大考验

转型做标准化、净值型产品并没有那么容易,也可以说,对诺亚提出了更大的考验。

一方面,因为净值型产品需要进行高频率的净值披露,其信息披露、估值核算和资金运作涉及的数据繁多,特殊时点并发量更高,对自动化信息服务系统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要建设自动化信息服务交易平台,以实现净化型产品自动化管理相关功能。

另一方面,要具备专业的投资管理能力。净值型产品包括FOF、股票投资产品、债券投资产品等等不同类型,要求投资机构引入不同条线的专业投资团队,建立明确的投资策略,执行专业的投资决策。

除此之外,业务规范和销售队伍的建设也要加强。包括投资者分级、风险提示等等,标准化产品有一定护城河,需要提升销售队伍的专业性,停留在以往的模式和水平,是适应不了转型的需求的。

“承兴事件虽然损伤了诺亚的元气,但其归根结底,他只是一个单一项目。”其表示,如果诺亚能从承兴事件中吸取教训,坚定转型,其实未来的发展未必就会差。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关键是能不能从中学习和成长,诺亚未来值得期待。

【关于诺亚】

诺亚控股有限公司(NOAH.NYSE)起源于2003年,2010年11月10日成功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是中国内地首家上市的独立财富管理机构,独立财富管理行业领军者。公司定位于新一代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为中国高净值人士实现全球化、全面的资产配置服务。

诺亚财富成都分公司财富热线:86710878公司地址:中航国际广场A座807

新闻推荐

成都市市场监管局部署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

消费质量报讯(记者蒋沁芮)日前,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召开了国庆前后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会议传达学习...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