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定“暗夜保护区”考验的是城市管理者以人为本的超前“眼力”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评论员 黄静

成都商报 2019-09-16 01:47 大字

近日,《成都市中心城区景观照明专项规划(2017-2025)》出炉,引发媒体关注。14日晚,新京报发表评论给予肯定:放诸全国,该设想也属前卫。作为一座现代化的超大城市提出了“暗夜保护区”的概念,体现了人类对“暗夜”认知的巨大变迁。

毋庸置疑,遵循该亮则亮、该暗则暗、合理分区、光暗平衡,减少城市光污染源产生的原则,明确提出“暗夜保护区”,是本次规划的最大亮点之一。

有关“暗夜保护”的概念在全球范围内早已提出、应用和研究,暗夜指的是日落之后天空进入的一种自然环境或自然状态,也就是自然夜空。它不是完全黑暗的,还会有月光、星光等自然光源。对夜空的保护,是一种回归,也是对大自然的保护。

如果没有夜空,如果没有灯光,就不会有郭沫若的这首诗:“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繁星满天的夜空,总让人无限遐想,引发文学艺术创作。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城市越发达,夜间越明亮,导致属于夜晚的星空因“光污染”几近消失,星星几乎成了城市人的“奢侈品”。然而,人类对夜空的仰望,对自然夜空的追求与探索,一直深埋记忆之中。如何帮助当代人延续人类记忆,让城市拥有一片纯净的夜空,考验的是城市管理者的“眼力”。

在追求城市灯光指数,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的当下,成都的城市管理者看到了人类对“夜空”最原始的追求,划定“暗夜保护区”,是城市高速发展之途上的理性思考,是一座城市科学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考验的是城市管理者的管理智慧和科学精神。

也正如新京报社论所言:规划“暗夜保护区”,给城市一片心灵栖居地。

仔细研读《规划》, 我们从“暗夜保护区”的划定看到了这座城市的浪漫与诗意;从“黄白为主,暖黄为辅”的城市景观照明色调里看到了这座城市夜间色彩的迷离;从“一山双心、三轴四环、多廊多片”的景观照明结构里看到了成都夜间景观的秀丽;从“节假日、平时、深夜”三种模式的亮灯分时控制看到了城市夜间灯光的节奏与韵律……

夜间灯光让成都充满诗情画意,这诗情画意体现在明暗对比中,体现在灯光韵律中,更体现在城市管理者的细心规划中。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一座城市治理的好与坏,就在于对细节的态度,也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之中,更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

城市的主体是人,只有站在人的需求上考虑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成都出台《规划》,就是在城市经济发展与市民需求之间寻求平衡。

这次出台城区景观照明专项规划,是城市治理的大步向前。不过,这种大步向前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这座城市长久以来的精神气质决定的。于城市管理者而言,现代意义的创新,是工作层面的创新,更重要的是理念的创新、思维的创新,尤其在针对现代城市的治理上。只有理念创新了,才能引领世界城市发展潮流,站在世界城市的发展前沿。

在城市治理上,成都一直都有锐意进取的超前精神。过去,成都出台了背街小巷的整治方案,现在则提出了公园城市建设理念……一路探索,一路创新。

城市文明的发展程度,在于城市有多少高楼大厦,更在于那些被人们忽略的小细节。

城市治理考验的就是城市管理者的“眼力”,他们的目光能否投向被忽略的细节,精准地制定政策、规划,满足市民的需求?他们的目光又能否超前时尚,有预见性地防范、治理,实现人们的美好期许?

从《规划》可知,成都的城市管理者,在目之久远与目之宽广中,从细节抓起,从小处着手,一步一步稳稳地走向世界文化名城、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目标。

新闻推荐

第二十二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闭幕 订单最多的一届成都车展 能否打开汽车销售金九银十

第二十二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红星新闻记者王红强摄9月14日,第二十二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成都车展)在中国西...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