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的百年中秋
话说中秋
100多年前,中秋节在成都被称为“月光会”,并不是说过个节就要把全家的积蓄花光。《成都通览》记载:商家兴中秋节者,图收结货账也,民间遂传为月光生日。
月光会,就是喊各家各户把账扯撑展。进到农历八月,走在街上能听到各种铺子里传来噼噼啪啪打算盘的声响,商户老板们都赶在中秋前把账和货款结算清楚,不拖不欠。
那个时候成都人也不送月饼,接地气的“土味”麻饼才是人手必备的刚需。
当时,市中心的老式糕点铺一到节前就只做麻饼,最受欢迎的要数总府路上的淡香斋。每当中秋临近,店门口就排着长长的队伍。柜台里,伙计们麻溜地将几个麻饼用草纸一裹,贴上红纸,再系上草绳就能拿去送人。
这样朴素的麻饼,一年到头也吃不到几次,还要等到祭完月神后,才能一家人分着吃。有时候掰得稀碎,连麻饼是甜味还是椒盐味都没分辨出来就没了,手上沾的碎渣渣还要一点儿不剩地舔干净。
50年前,那时候的月饼是稀缺物资,要凭月饼票领,领到的数目也不多,只够自家人吃。也有个别好面子的大家长,领到月饼之后赶着拿去送人,结果就变成了家里孩子的“童年阴影”。我大姨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中秋就买了整盒月饼把自己撑到哭。
月饼稀缺就只有开始往其他方面动脑筋,把平时抠抠嗖嗖省下来的各种票一换,一挂肉、两包白糖或是一瓶酒,都能拿去送人。
很多人回忆起那个时候的童年,过完了年就盼中秋,一年里唯一两顿能吃上回锅肉的大餐。等啊等,一直等到肚子里完全没得油水了,才能就着又大又圆的月亮放开了吃顿饱的。
再后来,成都人中秋节饭桌上的主角,不是猪肉,不是牛肉,变成了鸭子!
40年前,赶鸭人赶着蒲鸭儿走三个月路,一路走一路养,越努力越幸运,努力赶路的鸭子,只要在八月十五前赶到成都就能争取卖个好价钱。(蒲鸭儿,特指端午过后从两三百里外的蒲江周边赶来的鸭子)
等走到成都,就可以被吃掉了,鸭生圆满。
那时候老成都的大街小巷,一到中秋节就有人手拎一只鸭子,鸭子越大就越容易接受路人们的羡慕眼光。拿回家,半只拿来清炖,半只拿来红烧,鸭头和鸭脖子都是兄弟姊妹靠猜拳来抢的,家庭条件好一点的,还会把烧鸭子拿出来招待别人,很有排面。
吃完烧鸭子,餐后甜点是糍粑,跟现在的红糖糍粑不一样,全是自家打的,每家的口味也都不太相同。中秋前提前将存着的糯米用水泡上,到了八月十五,一大家子人围在一起,你一下我一下地打糍粑,开心又热闹。
最后将芝麻炒香臼成粉末,蘸糍粑吃,两样东西放到一起就是香味暴击,越嚼越有滋味。而且有个奇怪的现象,不管自家的糍粑打得再好,总是觉得邻居家送来的才更好吃,迷之味觉判断标准。
20年前,千奇百怪的食物退出了礼品清单,走亲访友送月饼变成了习惯。虽然看起来好像越来越同质化,但说到我记忆中的那些中秋故事:味道之长……小时候中秋去别人家作客,趁着大人寒暄,躲角落偷偷摸人家的月饼吃,结果被她家里的狗子发现,一直围着我打转。这个事到现在还常常被大人说起。
每个时代的中秋月光之下,都流淌着这个时代的故事。如今,我们对于中秋,故事又翻开了新的篇章。(吴逸韵)
新闻推荐
有种朋友,源于学生家长,因为孩子读书结识。相同目的、相同环境、相同年龄段,接送孩子时或家长会遇见:“哇,你就是XX的妈妈(爸爸...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