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电台巷火锅创始人唐一:为何电台巷深受年轻消费者簇拥?

华西都市报 2019-09-13 01:58 大字

电台巷创始人唐一

2016年4月26日,电台巷在成都置信北街开业,绿窗白墙,锅底只有一种辣度,没有鸳鸯锅的选择;只有香油和蒜泥,不提供蚝油和免费的香菜葱花;只有晚上营业,中午不接待顾客。

取道于最传统的火锅制法,电台巷以重口辣度赢得年轻人的市场,成为都市里的饮食男女打卡的必去之地,其中不乏李易峰、杨洋、张靓颖、张歆艺、杨颖等众多明星。

对于创始人唐一来说,电台巷的爆红没有秘密。用手测试煮辣椒的水温,用耳朵听辣椒爆裂之声,用身体感受火力的气场,用按摩的方式让肉更嫩。如果曾全身心放在火锅上,火爆只是必然而来的回应。

像攻克奥数题一样做火锅

火锅之间的个中差异,很少有比四川人更了解。成渝火锅的对比,暗合了两座城市的差别。重庆充满草莽和粗旷的气息,火锅汤底往往使用大块牛油。成都火锅汤底则会使用部分清油,口味相对更加清淡。

作为四川人里典型的吃货,唐一对火锅的敏锐度不止于此,看似大同小异的火锅他都能吃出差别。过去不仅吃遍了成都火锅,因为常去重庆出差,重庆的大小火锅店都留下过他的身影。曾经看到一份“重庆火锅五十强”的排行,唐一发现榜单大部分他都去过。

吃过的火锅够多,普通火锅很难得到他的好评。偶然在重庆电台巷吃到的大龙火锅,成为唐一眼中惊鸿一瞥的存在。这家地道的重庆火锅味道正统浓厚,重新点燃了唐一想开火锅店的理想。

唐一想要拜师大龙火锅的刘鹏,不料三番五次被拒绝。长达七年登门拜访,他成为大龙火锅的熟客,最终那份对火锅发自内心的热爱,打动刘鹏收他为关门弟子。

在唐一心目中,师父是当仁不让的“火锅之神”,他几乎把一生的精力都放在火锅上。见过越多的餐饮人,唐一越觉得师父难能可贵,是真正的手艺人而非生意人。

凌晨2点,师父会准时出现在菜市,亲自采购当天的食材。每天的火锅底料,坚持让炒料师傅自己炒,不让其他人插手。即使已经被收作徒弟,唐一也不能碰大龙火锅的底料。

大龙底料采取小火慢炕的方式,因此区别于一般油炸火锅的独有香味。小火慢炕对炒料师傅的工艺要求极高,锅里没有油,火力稍大容易糊,火力太小则难以炒出香味。

唐一当时觉得炒料特别难,不光是体力活还要动脑子。一旦开始炒料,他需要开启了攻克奥数题的模式,哪怕一铲子炒的不好,就会影响整个走向。

唐一偷偷炒过一次大龙底料,被师父敏锐的嗅觉发现,禁令他以后不准再动铲子。直到后来已经分辨不出他偷炒的料,唐一可以出师的时刻到了。

怕再也吃不到的味道

在重庆叫电台巷的地方,师父从两张半桌子做到全国知名的火锅品牌。唐一将火锅店取名“电台巷”,是向师父致敬,更是包含着传承技能的初心。

川渝两地的饮食习惯不同,想做地道辣度的重庆火锅,唐一不确定成都市场是否接受。他先在荷花池旁开了一家小摊,按照火锅做法将菜煮好,分装成盒装菜售卖。没想到一开业就十分火爆,一些回头客吃上瘾,每天按时打卡。

试水成功,唐一有了信心。正式开店之前,深知接下来要专心投入,他决定先去国外旅游放松一下。回来刚将国内订餐手机打开,电话立马开始不停响起来,询问冒菜店他的怎么不开了。手机里还收到了许多留言,都是要求订餐。其中有个女孩,坚持打了一个月电话,接通电话后对方都快哭了,“我以为再也吃不到你们的味道了。”

这样的顾客让唐一觉得很感动,更坚持火锅一定要保持地道的味道。2016年4月26日,电台巷在成都置信北街开业,绿窗白墙,锅底只有一种辣度,没有鸳鸯锅的选择;只有香油和蒜泥,不提供蚝油和免费的香菜葱花;只有晚上营业,中午不接待顾客。

开业当天排队爆满,唐一母亲从老家过来也没有吃到。这样的排队盛况持续至今,以致于有同行来问过唐一,到底有没有请人排队?

在唐一看来,电台巷火锅的爆红没有秘密。就像大龙火锅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傅的用心。如果把心思全神贯注放在把火锅做好,火爆则是必然而来的附加品。

用手测试煮辣椒的水温,炒料用耳朵听辣椒爆裂的声音,用身体感受火力的气场,用按摩的方式让肉更嫩。坚持做好品质是电台巷最初成功的根本原因。

如今,电台巷火锅走到上海、北京、广州和深圳,从一家成都的网红门店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火锅品牌。到电台巷火锅打卡成为一种时髦,是自诩吃货的年轻人的一种认证。取道于最传统的火锅制法,电台巷以真正的初心赢得年轻的消费市场。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薛维睿 徐诗丽

新闻推荐

“四川造”捷达 VS5 上市 它用什么来让年轻人买得起用得好

9月5日,中国成都西部国际博览城15号馆,2019第二十二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媒体日,捷达品牌用开心麻花的精彩舞台剧和新裤子乐...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