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四川大学美丽中国研究所所长、教授蔡尚伟:要重视夜间经济新场景拓展
■本报记者黄彦韬
夜间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自1990年初起步,经历了延长营业时间阶段、多业态的粗放经营阶段和集约化经营阶段。分析人士称,我国夜间经济已由早期的灯光夜市转变为包括“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逐渐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数据显示,北京王府井出现超过100万人的高峰客流是在夜市,上海夜间商业销售额占白天的50%,重庆2/3以上的餐饮营业额是在夜间实现的,广州服务业产值有55%来源于夜间经济。
成都的夜间经济发展历史情况如何?有哪些特点?哪些问题需重点关注,如何解决?带着这些问题,《金融投资报》记者专访了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美丽中国研究所所长蔡尚伟。
记者:从学术角度看,夜间经济有无历史溯源可考?
蔡尚伟:研究表明,汉朝时的成都就是夜生活发达的大都市;盛唐时期,大慈寺门前庙市合一,非常热闹;唐宋以降到近代,川剧、清音、金钱板等戏曲文化,更是极大地丰富了成都的夜生活。
记者:夜间经济拥有众多丰富的呈现形式,其与文化等消费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蔡尚伟:夜间经济包括“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消费作为夜间消费之一,包括逛书店、上影城、看演出、走古镇、赏夜景等多种形式,与美食、购物、娱乐等,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共同成就了夜间经济的大繁荣。
记者:成都发展夜间经济有何优势与问题?成都夜间经济的发展对当前成都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城市行动计划、建设美丽四川、美丽中国有何意义?
蔡尚伟:成都发展夜景经济既有富足的历史优势、地理优势、人文优势,也有沉淀并显现在外的35个夜间经济带的发展标尺,在保证夜间商务活动与人们出行消费的安全、不扰民、不污染环境等的基础上,还要重视拓新夜间经济的场景、延伸夜间消费的链条、丰富夜间文化的内容,涤荡酗酒、闹夜、情色等不健康的灰暗地带。只有这样,才能让夜间经济服务并支撑美丽四川、美丽中国的建设。
记者:首届成都市夜间经济论坛将发布《全国不夜城榜单》,请问您对此有何期待与建议?
蔡尚伟:全国不夜城榜单要从四个维度入手:一是城市市区(含市辖区、县,代管市、县)夜间经济带(含组团、商圈、综合体)的数量;二是区域美食、夜游地标、影城、歌城、书店、零售连锁、名酒等的品牌数量与知名度;三是当地政府建设夜间经济的推动力度;四是作为夜间经济的马车夫,我们从曹操专车——都市品质出行工具,管窥市区夜间出行活跃程度(包括出行人数、延续时间)。融合这四个维度,我对这个榜单有信心,也期待这个榜单能助推更多的城市发展夜间经济,促建美丽中国。
新闻推荐
记者日前在成都市红星路附近看到一名男子骑着自行车,但是却用两个手肘扶着车把,两只手在玩手机。记者认为,这样骑车,不仅会分...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