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编非遗人,让“工匠精神”流传下去
传承人李晓姣和大家一起做草编。
□本报记者 朱梦蝶 文/图
“虽然草编产品现在还没有进入市场,但我有信心,将草编产业发扬光大。”成都市龙泉驿区柏合草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晓姣说。柏合草编距今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在龙泉驿柏合镇,流传着“去柏合取草帽”的谚语。男女之间的情愫,在这里通过草帽传递。草编,这一曾经为柏合镇支柱产业的手艺,如今在政府和传承人的努力下,复兴的星星火种正不断燃烧。过去: 销售渠道不畅通,柏合草编人逐渐转行
8月8日,龙泉驿柏合镇梨花街社区 2019“快乐暑期行”活动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在这为期一个月的活动中,柏合草编第二代传承人李晓姣给孩子们带去了草编的体验课程。
草编的场面,曾经在柏合各处都可看见。根据史籍记载,早在民国初年,柏合镇生产的草帽就已经非常出名,并且形成了特色产业和市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柏合草编最繁盛的年代,全镇有近10万人靠编辫子、卖草帽为生。“那个年代,无论男女老少,柏合镇没有不会编辫子的。”柏合镇梨花街社区居委会主任陈良怀说。
“一顶草帽要经过七八道工序才能制成,成品轻巧遮阳。以前不愁销路,在最兴旺的年代,柏合镇大小生产作坊400余家,年产草帽800余万顶。”陈良怀说。
2000年以后,因为销路的萎缩及产业规划的调整,种麦秆的土地逐渐减少,大家编织的积极性也大大下降,很多人逐渐改种水果,不再以草编为生。“2017年,柏合镇还有三家工厂在生产草编制品,2018年,便彻底没有了。”陈良怀说。
转机: 年轻的传承人,致力发展草编产业
2009年,柏合草编被纳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柏合镇梨花街社区承担起了传承与保护的历史责任。
2017年,柏合镇居民李晓姣加入了复兴柏合草编的队伍中来。“起初我只是帮孩子做了一个手工作业,但这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在镇政府和社区的带领下,我决定投身于复兴和传承柏合草编的事业中来。”李晓姣说,“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做这个,就更需要有人来承担这份责任。”
然而,草编产业的复兴并非一帆风顺。“最大的困难便是原材料的欠缺。编织的麦秆要细、要软,以前这里的土地种出的麦秆便可满足需求,但是后来大家改种水果,符合要求的麦秆再难寻到。”李晓姣说,“我们只得从河南等外地购进麦秆,但柔软性和粗细都难以和之前的麦秆相提并论。”
除了原材料的问题,传承之外更需要创新。如何结合当代人的审美创造出新颖的草编制品,是李晓姣一直在思考的方向。“在很多外人看来,我们柏合草编就是草帽。但作为传承人来讲,是要从形状、大小和美观度,编织出更时尚的草编产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柏合草编为人们所接受和喜爱,才能更好地把它传承下去。”
未来: 多方发力,让草编产业重焕生机
今年7月12日,柏合草编工坊成立了,一个个筛板、一顶顶草帽、一张张老照片老物件,营造出集体的共同记忆,开拓出居民共同参与的草编传承发展之路。工坊首期招募40人,由李晓姣免费传承教学。
草编工坊的建立,是梨花街社区在传承之路上的重要一步。“面对草编原材料匮乏、年轻传承人断层、品牌效应不强等问题,我们组织了草编艺术节、指尖上的柏合、百人掐辫子、快乐暑期行等七项活动,意在扩大草编文化的影响力。”梨花街社区党总支书记方璐说。
“草编不是说会编就可以了,编法有很多,需要长期的练习,才可熟能生巧。草编的染织工艺也十分复杂。在传承的这条路上,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李晓姣说。在李晓姣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柏合草编的传承和创作中来。除了在社区进行草编技艺传承,李晓姣还长期在成都娇子小学、柏合小学教授草编课程。
“今年冬天,我们将专门开辟100亩场地请专人来种麦秆,并在政府的牵头下,申报文创项目,比如与龙泉的特色水果相结合,将草编包装融入进去,探索一条以草编文化传承发展带动文创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路子。”陈良怀说。
新闻推荐
成都市出台《公共图书馆公益捐赠管理办法》 首设预评估机制 让你知晓赠书是否符合收藏
(资料图)■天府早报记者段祯为更好的规范和鼓励捐赠行为,保护捐赠人、受赠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以此促进成都市公共...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