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 先进汽车智造区 美好生活品质城

成都日报 2019-08-22 09:32 大字

东安新城将成为成都东西城市轴线上的一颗明珠

行政学院站TOD项目效果图

龙泉驿夜景

位于成都经开区的沃尔沃品牌体验中心

山水映龙泉驿 迦南 摄

核心档案

建区时间

1960年2月:

龙泉驿区成立

1990年7月:

成都经开区成立

2019年3月:

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政区合一

地区生产总值

2018年 1302.8 亿元

2017年 1200.9 亿元

2016年 1039.2 亿元

区域特色

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位于“天府之国”成都市东部,是巴蜀古道上的“川东首驿”,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中法生态园、中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基地所在地,也是国务院正式命名的“中国水蜜桃之乡”。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02.8亿元,经济综合实力连续6年位居四川省县域经济首位,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第21位、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28位,成都经开区在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中综合考评名列第19位。作为成都“东进”的桥头堡和主战场,是成都未来城市发展潜力最大、投资价值最高、发展最有希望的一片热土。

发展方向

按照成都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东进”“中优”战略布局,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重点打造汽车产业生态圈和城市新中心,将充分发扬“三劲(拼劲、韧劲、狠劲)”精神,奋力建设“先进汽车智造区、美好生活品质城”,力争到2021年区域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人城产”协调发展,成为主业强劲、生态宜居、群众富足的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一流城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的泥巴路、土坯房被笔直的城市景观大道、宜人的住宅小区取代;曾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也一晃而成为发展汽车产业的强区。

70年来,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从不足1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302.8亿元。70年的光阴,让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实现了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的宏伟蓝图,而在这个全新的时代,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将一如既往地奋发有为,勇于创新,奋力谱写出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关键词 汽车产业

推动产业升级 促进高质量发展

7月12日,一汽-大众捷达品牌VS5下线仪式暨成都分公司成立十周年活动在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举行。活动中,捷达品牌首款SUV车型VS5下线,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宣布,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十年来已累计生产420万辆整车。

此前不久,沃尔沃汽车品牌体验中心(中国)在该区正式成立。该中心总占地面积近10000平方米,是沃尔沃汽车在瑞典以外的全球首家品牌体验中心。据了解,在该中心,车友只需在沃尔沃官网进行预约后,就可以前往见证沃尔沃汽车生产的全过程,亲眼看着原材料如何通过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环节,成为一辆功能完备的汽车。同时,人们也可在中心内看到近百年前的老式沃尔沃汽车,并体验沃尔沃的汽车文化。

这一幕幕,正是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着力打造“先进汽车智造区”所取得的成效。截至目前,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已先后引进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东风神龙、吉利、沃尔沃等11个整车制造龙头项目和一汽发动机、富维江森等300余个关键零部件项目,聚集了德国博世、美国德尔福等67家世界500强企业和57家上市公司。正是以汽车产业为主导,原本是一个相对落后农业地区的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成功装上了一台永不熄火的发动机,使自己的经济取得快速发展。

此前,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了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全面开放格局,成都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成都市东部新城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17-2035年)》《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坚持新思想指引新理念导航高质量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化东部新城的意见》,为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进一步加快建设“先进汽车智造区、美好生活品质城”指明了方向。

面对未来,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将主动融入成都8000亿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着力构建高端智能汽车产业体系,全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快速突破、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成势;着力构建以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为核心、协同简州新城、辐射全省的汽车产业生态圈,加快打造“五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到2021年,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将实现整车产能突破300万辆、整车产量突破200万辆,中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重大突破,“五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汽车产业生态圈基本建成。

关键词 生活品质

打造TOD 发展服务业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根据规划,未来,一处以公共交通结合慢行体系为主要出行方式的“活力中心”将在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诞生,届时,市民可在站厅实现地铁2号线与9号线的无缝换乘,同时可通过连廊、通道直接到达公交站点和地面步道,并轻松前往大型商业综合体购物、五星级酒店住宿、超甲办公楼上班、创意街区休闲……这就是行政学院站TOD综合开发项目。据了解,该项目一体化设计范围达1305亩,地处东进门户形象区,是驿都大道景观文创轴重要节点。

为确保该项目高质量呈现,在策划阶段诚邀成都市TOD首席咨询专家渡边莊太郎先生参与指导,并以国内外的成功TOD项目为范本,募集德勤、日建设计、西南院等国内外领先设计团队,相互协作、精雕细琢完成项目的策划定位和一体化设计。

项目以人的现实出行需求为导向,设计了空中、地面、地下三个城市空间范围内的互联互通,切实实现了用慢行系统衔接商、住、业、娱、游、闲等各类场景,做到了慢行交通与站点、商业、上盖物业、公园、社区、公服配套的高效接驳,使慢行系统最大化利用成为首要命题。

项目既植入了大型的社区综合体,也涵盖了分散点缀的商业步行街,各社区均与相适宜的商业街衔接,真正做到了商业空间入区入园,在保证商业氛围与城市活力的同时,全面体现了TOD项目宜业宜居的魅力。

除此之外,该项目还通过友好社区,注入人气商机活力;开放社区,展现尺度宜人空间;有效衔接,各类交通无缝换乘;优先公服,配套超额服务设施;统筹规划,实施区域综合管廊;功能齐全,人城境业高度融合;景观宜人,注重连续成片效果;有序实施,突显统筹经济效益;地标效应,呈现错落天际轮廓;活力社区,增强幸福生活指数;产业引入,带动产城集群效益等方式,增强项目的吸引力和完善项目功能,从而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事实上,行政学院站TOD综合开发项目,也是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以“美好生活品质城”为目标,着力提升城市品质的最新写照。

近年来,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积极引入万达广场、新城吾悦广场、世茂广场等一个个大型城市综合体,改变了城市的面貌、提升了居民生活的品质,同时以绿道、公园建设为抓手,不断为市民呈现更多绿意与诗意。截至目前,该区已建成驿马河公园示范段、陡沟河带状公园等绿道46公里,音乐广场西侧等小游园、微绿地69个,新增绿地152.14公顷,绿地率达到36.97%。

值得一提的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业也成为该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今年上半年,该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7.1亿元,同比增长16.6%。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筑牢生态本底 书写山青水绿天蓝的优美篇章

轻风拂过,驿马河公园平静的湖面荡起阵阵涟漪,让倒映在湖水中的夕阳也仿佛动了起来。湖岸边,树木的枝叶随风摇摆,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花的芬芳。一旁的绿道上,市民李红一边锻炼一边欣赏公园的美景,“在城市生活越久,越是向往自然。公园开放后,我几乎每天都来。”

龙泉山下,城区的公园成为市民们平日休闲的好去处;龙泉山上,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龙泉段的景点,也成为市民们假期亲近自然的好地方。已经建成完工的回龙湾就成为了一处新的网红打卡点,作为按照“龙首为碧潭、龙身为游径、龙爪为彩林、龙鳞为景致”的文化构思打造的古驿道南山十二景之一,回龙湾一到周末,便吸引大量人群前往。

事实上,驿马河公园和回龙湾的建成开放,正是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塑造生态本底、改善生态环境的缩影,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要求,坚持“增绿惠民、营城聚人、筑景成势、引商兴业”策略,该区加快推进五级绿化体系建设,筑牢生态本底,书写出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的优美篇章。

一方面,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加快推动中央绿芯生态区、锦城绿道生态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三大生态区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完善中央绿芯设计方案,初步拟定《华侨城中央绿芯项目投资框架协议》,深入开展“蓝顶”整治攻坚行动,目前已完成中央绿芯区违建拆除约60万平方米。

在锦城绿道建设方面,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积极配合市级相关部门和平台公司,加快推动项目建设,天鹅湖、玉石、青龙湖等绿道已经呈现。

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方面,该区采用植被恢复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等多种方式,着力将这里打造为城市的绿心,同时逐步完善景观节点和森林绿道等基础设施,并逐步叠加生活、消费和产业功能。另外,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范围内的环山旅游大道也已进场施工。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与江苏一德集团签署的协议,未来,一个名为“龙泉山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的大型项目将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龙泉段落地。据介绍,该项目将被打造为集文化展示、古镇体验、艺术生活、主题度假、民俗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文旅综合目的地。

关键词 东安新城

以赛促城 城赛共谋 推进城市的国际化、高品质发展

成都步入了“龙泉山时代”,一座跨越时空赋能、促进成渝相向发展的东进新门户,承载大城崛起、引领成都千年之变的城市新中心,彰显天府文化、激活东西城市轴线的区域新地标,也在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加速崛起——这就是正处于规划建设中的东安新城。

东安新城位于成都中心城区和东部新城之间的核心区域,集总部经济、创新研发、文化体育、生态宜居多元化城市功能于一体,承载着成都城市核心功能集聚、公园城市理念引领、人文活力建设、国际交往能力提升、世界赛事名城打造等重要使命。

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闭幕式和主要赛事的举办地,东安新城确立了“以赛促城、城赛共谋”的总体规划思路,将大运会赛事的承办需求和未来城市发展的长远诉求充分结合,紧抓赛事建设机遇,推进城市的国际化、高品质发展。

为此,在202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举办之前,东安新城将建设完成“11146行动计划”,以满足赛事需要。其中,包括1条成都东西城市轴线,成为场馆最主要的进出通道;1个环湖公园,湖面面积为108公顷,最大宽度达到700米;1座体育中心,包括体育场、多功能体育馆、游泳跳水馆、小球馆;4组建筑群,主要为主媒体中心、剧院、图书馆、赛事配套酒店;6条主要城市道路,总长度约12.8公里。在空间布局、场景营造、形象优化等方面,也将充分融入运动、绿色、文化等元素,给这座新城熔铸安逸的特质、人性的温度。

目前,东安湖体育中心小球馆、主体育馆已经封顶,主体育场建设正有序推进。成都东西城市轴线东段已开工建设,将有一批项目入驻,成为大运会重要基础配套工程。当前,东安湖也即将动工开建,为围湖而建的众多后续项目打下基础,以全新的速度推动新城建设。

与此同时,为积极践行公园城市理念,东安新城的规划建设将坚持“精筑城、广聚人、强功能、兴产业”,着力打造赛事名城的新地标、公园城市的新典范、文化名城的新窗口、城市发展的新极核,围绕东安湖生态公园“一湖三岸”进行规划建设,其中,北岸大运活力湾,聚焦文、商、娱、体融合发展;西岸创智艺文港,打造集聚产业研发、科技转化、文化艺术等产业功能的城市综合片区;东岸中央活力区(CAZ),以国际商务中心为核心,重点发展商务金融、城市展示、商业商贸等现代服务业。

可以说,加速建设中的东安新城,正在展开一幅亮丽的公园城市画卷:以东安湖生态公园为核心,大运活力湾、创智艺文港、中央活力区(CAZ)三大功能区环绕,交织出山水交融、绿色活力、蜀风雅韵的精致图景。

新闻推荐

中信银行成都分行承办“助力产业金融·小微企业融资能力提升活动”

近期,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银保监局主办,中信银行成都分行承办的“助力产业金融,小微企业融...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