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练出的本领忍不住要往娃儿身上用

成都商报 2019-08-18 00:47 大字

多数身为父母的人,同时也是职场上的专业人士。对于孩子们来说,父母的某些“厉害技能”,也往往构成他们童年生涯中骄傲和独特的一部分回忆。

对于父母们来说,既然那么多家长掏钱送孩子去学习各种技能,那么,不把自己多年来的职业素养免费赠与亲生的娃儿,是多么可惜!不信,你看这几位作者的亲身体验——其中,若是父母身为老师,似乎子女的印象格外深刻。

语文老师父亲

给老爸发个短消息

我都要仔细检查错别字

我的父亲是一名中学特级语文教师,兼职报社编辑。大概是因为太热爱自己的工作,在生活中他也不忘时时处处纠正错别字和修改病句。如果他在哪里看到一个字写错了或者一个句子的语法不对,他首先会考我,让我看哪里有问题,而我通常是看不出来的。

不知道我134分的高考语文成绩,是否得益于父亲多年来对我的文法训练,但我清楚地知道,由此带来的一个“心理阴影”,是每次给父亲发短信都要检查很多遍,包括标点符号和空格都要反复斟酌,才敢发出去。

如果偶尔因为手机联想功能太敏捷而不小心打错了字,一定要在他回复之前赶紧纠正,生怕他先纠正我的错别字,再回复短信的内容。

父亲有时候也会在家庭聚会中出一些脑筋急转弯的文字游戏,比如,三点水加一个来,是什么字?大家通常都会答出是“涞”,他马上接着问,三点水加一个去呢?

这时候,在座的各位大概有一半一边在手心里写笔画一边仔细琢磨,有的人可能已经回答是“qu”的发音了,有的人则会摇摇头,不知道这是什么字,而最后如果有个人回答出来是“法”,或者根本没人答出来,父亲自己公布答案的时候,他便会开心一笑。

他更热衷的是给我们出对联。他出上联,要我们对仗整齐地对出下联,全家没几个人能对得出来,然而这并不会让他扫兴,他会自己对出来说给我们听,他有时也会写五言、七律或者藏头诗,而我,只能深深佩服并默默点赞。

无独有偶,我先生的父亲,我的公公,是一名特级数学教师。这位了不起的周老师,可是北大的高材生。还在和我先生谈恋爱时,我就有所耳闻:这位也许是未来公公的周老师,非常热衷于给大家出数学题。

这对于一名文科生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第一次正式见面之前,我内心最忐忑的就是:万一出一道数学题我答不上来怎么办? 多年不碰数理知识,连复习都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只能凭大学里的一点功底和运气了。

正式与周老师见面是在一次家宴上,他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言谈也风趣幽默,好像并没有出数学题的迹象。然而到了饭后水果和茶点时间,他很轻松地说:“来,咱们一起算一道题!”

果然应了那句话: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时隔多年,我已经想不起具体的题目是怎样了,大概是更复杂版的鸡兔同笼题型,我中规中矩用了方程式解出来的,我的先生做了一半就放弃了,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牺牲”自己而为我争得一点颜面。

周老师非常客气地评价我解题方法很标准,同时指出还有另外一种更简单的方法,不用方程式就可以算出答案,然后自己口述了一遍那种方法。我表示出非常虚心学习的态度,频频点头。实际上那种方法完全超越了我的数学知识范畴。但无论怎样,我的数学和智商水平得到了未来公公部分的肯定。

事后我们经常聊起这件事儿,成为家庭经典段子集锦的一部分。

我的女儿出生后,我和先生建了一个家庭群,用来分享女儿的照片和生活日常。这个群里很有趣的一部分内容,是我父亲和我公公两位文理学霸,用诗词的方式评价小朋友的照片。两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语,隔空传书并彼此欣赏。我和先生两个个吃瓜群众,则一如既往默默点赞。

我们俩并不知道自己在对方家长的心目中到底是聪明还是傻,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他们都高度一致地认为,他们的孙女/外孙女非常聪明。我不知道他们是何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并没有出过哪怕一道语文或数学题呀!

(文/南子)

媒体公关母亲

我会督促5岁的女儿

跟我演练“电梯法则”

一转眼,步入职场快20年了,我的职业轨迹,先是从事媒体行业,然后转入公关行业,期间还有一段时间做过电视节目制片。做事雷厉风行的我,有了女儿后,发现不知不觉也会拿自己工作中信奉的各种法则来训练和教育孩子。

当年我老板曾跟我们反复强调一个“电梯法则”(“Elevator Pitch”)。很多公司都设在写字楼里,你很可能会在电梯里遇见上级、老板,假如你是某项业务的直接负责人,当上司或老板冷不丁问你:最近负责的业务进展情况如何时,如何能够在电梯从1楼上升到N楼的短短数秒时间里,把自己需要表达的信息表达清楚?

这可是非常考功力的哦。即便上司不主动问你工作,你能够在打完招呼之后,迅速找到合适话题(得体、愉快、不需要聊太久),来打破电梯里的冷场,也是需要高情商支撑的。

作为一个电梯聊天高手,我有时也会在带着欣欣上下楼的时候,见缝插针让她给我讲讲幼儿园今天最有趣的事,或者让她回忆昨天教的诗词。可能有段时间问得太频繁,终于有一次,欣欣一进电梯就嘟起嘴,问什么都不说,我这才哑然失笑,觉察到自己的“强迫”。

我后来察觉到的,还有自己喜欢“采访”的习惯。然而,虽然我自诩为一个擅长提问的前媒体从业者,当面对小孩子的时候,惯用套路其实并不管用。

比如,有段时间欣欣总跟我们说,自己在幼儿园没什么朋友,没什么人跟她玩。我和老公大为紧张,问了幼儿园老师,却说并非如此。我动用了各种采访手段,循循善诱,想知道她这么说的动机。

“你是不是希望让爸爸妈妈多陪你,所以才说没有小朋友跟你玩呢?”“是不是想让我多鼓励你,才故意这么说啊?”可她只是摇头,随口说个不着调的理由,问的次数多了,就干脆点头承认,最终还是不知她到底怎么想。看来,我只能等她再长大一点,才能施展出我的采访功力了。

目前,在跟孩子交流的时候,我表现更多的“职业本能”,大概就是出言谨慎、动辄表示要去查证的习惯了。不论女儿问我什么问题,我都会尽量给出比较客观和全面的回答,但有时候我认认真真说到一半,人家就因为听不懂而表示不耐烦了……与之相对的,反而是孩子她爹信口开河的乱侃,更逗小家伙欢喜。

嗯,还是继续耐心等她长大吧,总会迎来母女之间深入的、闪烁着思辨火花的谈话的!(文/Tina)

语文老师母亲

特擅长交心谈心

娓娓道来循循善诱

现在,现实或网络上动不动就把自己的性格缺陷归咎为原生家庭之错,在我看来实在是思想习得性懒惰。但是,家庭确实对一个人成长有巨大的影响,一个人的背后,隐隐站着他的父母,分析一个人而不提他成长的环境,犹如离开历史背景谈一个事件。

不过,父母能给予你的影响,其实也只能是他们所拥有的,比如,父母的职业习惯会不自觉地从工作中延伸到对你的教育上、和你的沟通中。回顾我的成长,还真是如此。

我妈曾经是小学语文教师,还是个热爱言情小说的女性,毫不夸张地说,我从小学开始就跟着她读完琼瑶全套。然后是亦舒系列、梁凤仪财经爱情小说,接着是特会造梦的岑凯伦香港浮华爱情全套,之后又跟着迷上了金庸、梁羽生、古龙的江湖……我发现,武侠比言情小说天地广阔多了,从此对言情小说免疫。所以在此奉劝各位爸妈,想让孩子看什么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看什么。

回想我妈与我的沟通,确实极有她的职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遣词造句很书面语。比如她要是生了我的气,会用“伤心欲绝”或“痛心疾首”诸如此类的书面语言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导致我小小年纪跟别人吵架,居然说出:“你侮辱了我的人格!”这种直接让对方懵圈的话。

有一次,我外出玩耍给她告假,想幽一默,便道“我出去逡(suo)巡一下。”前脚刚出门,就被我妈捉住,生生喊回来问我“什么巡?”接下来立刻翻字典,把“逡(qun)巡”,抄写二十遍。这件事告诫我:在语文老师面前,不要随便抖机灵。

二是特别喜欢用文字表达的方式进行交流情感。大概是写字对她而言很轻松吧,反正特别喜欢给我写信,小事写纸条,内容稍多就是正经的信。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写到深处,情绪为之起伏。她非常能写。我们吵架了,她写信沟通;我出门求学了,她写信叮嘱,几乎都是千字文。

也许有人会觉得和父母的这种深入文字交流值得羡慕,我却记得自己在外时最不愿接到的,就是她长长的家书,描述她的困境以及对我的厚望。那恰是年轻的我最不愿意面对的压力。文字是有魔力的,更何况驾驭它们的是一个不快乐的女人。

三是特别擅于交心谈心。语文老师的口才几乎没有不好的,体现在我妈身上更是如此。文字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用语言沟通,娓娓道来循循善诱,语重心长苦口婆心,记得有次我考砸了给她撒谎,结果穿帮了,她和我谈心到深夜,把我爸都谈到失去耐心:“哎呀给她打下去,用得着说这么久嘛!”

可是我妈说看眼睛就知道我不服,坚持不懈把我说到服为止。这种做法的后果就是,我现在教育自家孩子,也特别喜欢做思想工作,总是想讲理,百般劝说,一不留神就谈上一小时。直到有天他告诉我:妈妈虽然你非常啰嗦,我还是爱你的。

我一楞,突然发现:这话,其实我一直也想对我妈妈说。(文/智慧)

资深程序员父亲

设计了各种兑换券

这款真人游戏可高级!

表哥是个资深的程序员,从事游戏开发工作,注重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无比推崇科技对于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力。虽然我也不太懂什么代码和编程,但表哥教育他那个6岁的聪明儿子叮当的各种方式,作为旁观者,我还是印象深刻。

比如他很乐意给孩子讲解物质世界运转的客观原理——车子是怎么发动和跑起来的、城市的下水管道系统、电梯如何在电梯井里运行……

其中最有特色的一点,就是他根据游戏的原理,开发了各种“兑换券”来实现对叮当的奖惩:零食券、游戏券、玩具券、童书券、免打券、陪睡券、郊游券……

零食券不用说了,换糖果零食的;游戏券特指玩电脑游戏,主要是iPad上那些儿童益智游戏,用一张券可以玩10分钟,但不能一次使用超过3张,也就是最多只能玩30分钟(感觉好像那些餐厅发的,每桌限用一张,或每消费200元限用一张)。

玩具和童书券,是用来换取让爸妈给自己购买玩具和书的资格;免打券嘛,一目了然;陪睡券是可以指定今晚让爸爸还是妈妈陪自己睡(叮当从3岁开始自己睡一个房间);郊游券则是周末到成都周边的各种出游。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顶级VIP待遇,涵盖了以上各种券,叫做“旅行券”,特指去外地或国外的长途旅游,在长途旅行期间,零食随便吃,爸妈当然也天天陪,几乎不用挨打。

表哥告诉我说,游戏吸引玩家的几大特点,首先是即时反馈:“当你按下一个按钮,点击一下鼠标,马上就能产生效果,小孩子对于得与失,当然也渴望立竿见影的反应。”那么,根据孩子的表现,奖励或扣除他的各种劵,也是一样道理。

其次是成长的快乐,“比如很多游戏中你要白手起家,慢慢经营、积攒游戏资源,购买装备——小朋友也一样,当天各种表现好,就能多攒劵,关键时候用起来。”

还有收集的快乐,也是游戏的特色。表哥认为,这些券能让奖惩得到细分和量化,也能满足孩子收集宝贝的心态。

而且,这些券都只是表哥给叮当设定的层层奖惩制度中的一个环节哦!单从惩罚的角度来说,还分了几个档次——批评、口头警告、扣券、打手心、打屁股。

这些券的设计大概是从叮当三四岁时候开始的,一路实施到今天,也发生了有趣的变化:玩具券和童书券几乎不再使用了,因为这孩子本来就爱看书,我表嫂平时没事就在网上买各种绘本给他;至于玩具,叮当不太在意,很少主动要求,更多是想玩游戏——游戏对所有孩子的吸引力盖过一切啊!零食更是不成问题,叮当从5岁开始就摸熟了家里放零食的各个角落……

于是,现在最值钱的就是游戏券和免打券,用表哥的话来讲:“当各种券简化到现在这两种,几乎就不是分类券了,而是可以当货币用了。”

听说最近叮当有点儿惨:因为上月底在家发脾气,加上跟我哥正面刚,犟嘴,我哥一怒之下,扣了他100张游戏券,于是叮当的游戏券储备狂跌到了-79张!经过半个多月辛辛苦苦的积攒,刚刚回升到-24张,这半个多月都没玩成游戏。嗯,我也只有默默为他加油了。(文/盖比)

新闻推荐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承接新药成果转移转化服务364个

本报讯(记者蒋君芳)8月16日,2019年中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暨中欧药物化学研讨会在蓉召开。在重大新药创制国家新药成果转移转...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