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帮你最多的人,可能都不认识你… “和我们关系密切的人,知道的事情往往和我们是一样的,并不会有效拓宽我们的信息渠道。 在不熟的人身上,我们能学到更多我们不

成都商报 2019-08-17 01:37 大字

关于得到帮助这件事,有个听起来似乎不符合常理、但却普遍存在的事实,那就是:帮过你的人,倾向于继续帮助你;而你帮助的人,未必会继续回报你的帮助。换句话说,去请求一个帮过你的人,比起去请求一个你帮过的人,前者更可能给你帮助。

无独有偶,最近有个讨论“弱关系”对人的帮助的话题,也很有趣:那些和你顶多算认识甚至只是脸熟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往往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很多时候还非常给力。

弱关系是什么?

除了之前描述的“脸熟”的人。社会学者有更清楚的定义:与自己没有太多利害关系的熟人,就是你的“弱关系”(或“弱纽带”)。

研究表明,这些关系不仅能影响我们的就业前景,还能帮助我们与其他社会群体建立更紧密的连接,从而对我们的生活状态产生积极影响。其他相关的研究也表明,弱关系里的人可以提供信息或者建议,还能让我们更富有同理心,也能让我们感到不那么孤独。

201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个人的弱关系越多(邻居、附近咖啡馆里的咖啡师、健身课上的同学等等),他们的幸福感就越高。研究人员发现,维持一个由“脸熟”之人组成的社交网络,也会增加人们的群体归属感。

弱关系带来归属感

渴望归属到社会群体中、形成社会依恋,和食物、睡眠、安全感一样,是人类的基本需求。然而,2016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我们到了25岁之后,朋友的数量就会达到顶峰并开始逐渐减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优先事项,从下班后的聚会慢慢变成陪孩子写作业,参与社交活动似乎变得没那么重要了。其实,保持一定程度的社会参与,对个人价值的实现十分重要。

心理学家桑德斯特仑在研究社会互动时发现,维持一个由弱关系组成的社交网络,能让我们更能融入集体,尤其是在离开家人和亲密的朋友之后,或是失去爱人之后。

桑德斯特仑博士说:“我们很多人认为,与不那么亲密的人进行社交互动是浪费时间,它们不可能有什么意义。我们专注于接下来要做的事,不会停下来花时间享受当下。”

不过,研究已经表明,每天花几分钟与我们经常看到的人聊天,或者加入一个群体——读书会、夜跑团,等等,都可以提高我们对生活的满意度。

弱关系不亚于真朋友

在生活中有几个泛泛之交,可以将我们与更多的人联系起来,这对于求职者来说是个好消息。其实,就算是好朋友想帮我们找工作,通常也是通过弱关系来拓宽求职环境(比如,好朋友知道某个人,他在哪儿工作等)。

“和我们关系密切的人,知道的事情往往和我们是一样的,并不会有效拓宽我们的信息渠道。”桑德斯特仑博士说。她认为:在不熟的人身上,我们能学到更多我们不了解的事情。”

定期与那些和我们有不同经历的人打交道,还可以让我们更加关心他人的处境,这反过来会令我们建立起同理心。也正如研究显示的那样,更有同理心的人更容易被同龄人作为寻求安慰的对象(或许也能建立起更多关系,乃至友情)。

给生活增添趣味是件好事。所以,不要把这些短暂的社交互动当成可有可无、甚至是社交负担,相反,培养弱关系的确可以给你带来不少收益。所以,当你下次外出看到一张友善的脸时,可以试着跟对方寒暄一番。

我的第一份工作

来自从未谋面的她的推荐

研究生即将毕业时,我接到一个中学女同学的电话,说她在某文化传媒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工作,这家公司新成立,很有前景,问我要不要考虑投份简历,她会力荐我。

我和那个女生不算有多深的交情,但当时本来我也在四处投简历,当然不会放过这样主动的邀约。令我意外的是,居然过了两天就被喊去面试然后就让我入职了。

可是入职之后,发现情况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还有些混乱不说,那个顶头上司也很奇葩:一个曾经的酒吧歌手,号称跟杨坤很熟,现在跑来这家公司上班,还时不时说些荤笑话给我们听。

忍了两个月后,我决定辞职,这时高中女同学才实话告诉我:当初介绍我来,是因为公司会给每个成功推荐了新人入职的员工“每单”800元的奖励。说完之后,她扣了我半个月的工资。

中学老同学,算是人际关系里的强关系了吧,在我的求职路上,却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那时已经还有几个月就要正式毕业了,我心情有些焦虑起来。当时大学本科的几位室友聚餐,其中一位北京女生,当时在王府井的东方君悦酒店公关部上班。吃饭时她随口说,好像自己的顶头上司也就是公关经理,跟某著名时尚杂志社的老板关系很不错,因为当时那家时尚杂志社就在她们酒店斜对面。

“要不你把你的简历发我一份,我问问看我们经理能不能帮你推一下。”室友好心地问我。我虽然不抱什么希望,还是把简历发给了她。

万万没想到的是,过了大约一个多月,那家杂志社的一位编辑给我打电话,邀我见面。

见面后,这位编辑第一句话就问我:“你跟东方君悦的王嫱是怎么认识的啊?”

我一头雾水,愣了半天,这才反应过来,“哦,是那位公关经理吗?她是我大学室友的上司。”

冷艳的女编辑若有所思看看我,点头道“她人真的是很好。”后来我才知道,就这么一份来自下属同学的简历,王嫱不仅真的发给了那位编辑,过了几天还主动问对方:意下如何?

“我本来正忙着一个选题策划,都没顾上看你的简历,但是王嫱姐主动来问,感觉还挺重视你。我就认真看了下,觉得你还不错。”我一边听着,一边被这份来自素昧平生的姐姐的好意深深感动。

后来,我先是给那个编辑写稿,获得她的认可后,把我推荐给主编,最后得到了那份梦寐以求的工作。直到今天我都有亲眼见过王嫱本人,也没能当面表达自己的谢意。

我记得杨二车娜姆不止一次在自己的文章里提到她,说她对自己多么多么好。我也觉得当时自己十分幸运,在那个最需要帮助的时刻,竟然得到了这样一次完全不曾想到的帮助。(文/流心奶黄)

当我加入了妈妈群

惊喜一波接一波

我很少去幼儿园接孩子放学,不是因为我不想,而是真的赶不上放学的时间,除非是下午可以有机会早点下班。

有一次终于赶得上接小朋友放学,到得稍早一些,我和在幼儿园门口等着接孩子的妈妈们一起,保持着不尴不尬的距离——所谓不尴不尬,就是身边有一群彼此非常熟络的妈妈们热火朝天地聊着听上去并不是很有意思的话题,但我不知道从哪里可以找到一个切口融入她们的对话,而始终隔着一米的距离。

我想她们肯定有一个妈妈群,只不过我不在群里。

其实我内心里并没有强烈的愿望与全职妈妈们打成一片。我每天都在工作中打怪兽,早班机飞到上海见客户,晚上赶回北京继续开会是我的工作日常,各个工作群的消息一天到晚叮叮当当响个不停,只要几分钟不看就会爆表,以至于幼儿园老师的消息我经常会晚回复,甚至错过。

在我想象中,全职妈妈们拥有大把亲子时间,可以做完美的旅行安排,可以一下午做烘焙,对各种辅导班了如指掌,而且,可以迅速回复老师的消息。在某种程度上,我有点羡慕她们,但不嫉妒。我们是不同世界的人。

终于有一件事,让我与这些全职妈妈们有了交集:有一次幼儿园组织面食比赛,要求孩子和妈妈一起动手做一种面食,第二天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品尝并评比。

我哪里有这个时间啊?我首先跟老师沟通,礼貌指出:学校活动最好有一个预留时间,比如提前一到两天,不是每个妈妈都全职在家时刻准备着完成任务,比如我,就要因为这个活动,临时调整工作会议和人员安排。

然后,我内心一边“痛恨”着自己为什么不是个全职妈妈,一边下定决心:一定要为职场妈妈争口气——你们有时间,我有时间管理和闺蜜!

马上给我那位闺蜜打电话,她在德国专门学过烘焙,家里的烘焙工具一应俱全,她有一款爱心形的草莓华夫饼,尤其受孩子们喜欢。我约好了晚上带女儿去她家和她一起做这款华夫饼,而我则带着笔记本电脑,一边远程开着电话会议,一边在电脑上打字回邮件。

华夫饼做好之后,我又在她们家楼下的西点店买了漂亮的小盒子,一个一个装进去,第二天带去幼儿园。不出意外,华夫饼得到孩子们的一致好评,老师微信通知我:我们得了光荣的第一名!自此之后,我陆续被其他妈妈主动加了微信,并被拉进了妈妈群。

一进群我才知道,这里真是藏龙卧虎,有的妈妈之前是投行高管,有的曾是会展策划人,有的是大提琴老师。大家谈论的话题也不仅限于兴趣班和食品安全,各个领域的话题都有,并保持着热心分享和信息沟通的友好交流氛围。

在接下来的圣诞演出中,我主动担任了编剧和导演,熬夜写了台本,网购了所有的道具,并在周末和小朋友以及家长一起彩排。虽然很辛苦,但也是非常难忘的经历。小朋友们的演出非常成功,我也收获了与几个妈妈们深厚的革命友谊。

但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在那之后,工作上的一个喜剧真人秀项目,我竟然从这个妈妈群里得到巨大的启发和帮助:我们很多喜剧脚本的包袱,都是来自妈妈群里的花式吐槽和育儿心得,再一次证明了生活才是最好的编剧。

如果不认识这群可爱的妈妈,我哪能有这样源于生活的一手素材?

有一次临时去出差,我在等飞机的时候顺便在群里说:“今晚我老公一个人在家带孩子”。收到的信息真是五花八门,有的说孩子一定会在整晚看电视中开心度过,有的给我推荐附近新开的餐厅,有的说可以让孩子去她们家一起玩儿,大部分是鼓励我要相信爸爸,不要太担心。这些文字和动画表情,让我感到温暖。

有人说,幸福的感觉在于有“同类项”可以交流和分享。感谢生命中不同阶段的同类项们,对于妈妈群里的朋友,哪怕只是拥有一个共同的“妈妈”标签,已经足够。(文/杨南)

最低谷的时候

那份帮助如此温暖

曾经一朝冲动,陪爱人闯北京。

当然啦,也不至于说冲动到今天才决定明天就立刻出发那种。但这个事件对我来说动荡不小,毕竟当时我在本地一本生活杂志做了两年行业记者,工作稳步推进。如果按部就班走下去,经验和人脉积累到今天,可能也能小有成就吧,哈哈。

结果在正轨上好好走着,突然我就决定要拐个弯了。

其实心里挺没底的,一不是北京的院校毕业,二没有当地资源,想要找一个好点儿的工作挺难,第三是男朋友搞IT的,跟我工作完全不沾边,是一点忙都帮不上的……

悄悄浏览招聘网站,看来看去,报纸杂志的招聘几乎没有(那时还是纸媒当道的年代,没有如今新媒体遍地开花的景象),但心里还是想着,至少还有男友在身边,至少还有一点老本可以啃,实在不行,不做记者做别的也不是不可以。

憋着这个心事,跟一个朋友讲了,她帮我递了两份简历给她相熟的媒体朋友,其中一份递到某著名周刊,跟对方电话聊了几次都特别愉快。当时马上就是春节了,对方迫不及待地要我初七就去公司,“走个面试过场”。

朋友推荐还挺靠谱的,我当时就这么觉得。那个春节我都在忙着收拾搬家,提前到了北京之后,也一直和那位编辑保持着密切联系,但怪异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当我按照约定的时间到周刊和他见面,前台小姐告诉我“他今天出发去西班牙出差了。”

这是什么操作?!

如果是碍于朋友推荐的压力,大可用“我们暂时不招人”推脱;如果嫌我资源匮乏、能力不足,那大可不必安排面试。这种临阵脱逃的方式真让人大开眼界啊!但被人这么耍了,当时的我竟既不敢跟男友吐槽,也不愿向朋友抱怨,只云淡风轻地说面试没成。

在北京找我这个行业的工作挺难的,我又理想主义上头,不想跨行业再就业。最后还是如愿进了媒体,不过不是做记者,而是做活动策划。

有一天,我接到后来在北京认识的一个朋友的电话,她问我周末有没有时间,她的好朋友、杂志编辑,想找个能采访的人,帮忙去做一个艺人的专访。她说有次聊天听我说起之前做过记者的。我高兴得不得了,立刻答应下来。

分到我手里的当然不是什么当红艺人,有些甚至冷门得连百度百科都没有。但每次我都尽力去搜集他们的作品,提前做好采访提纲。既不拖稿,质量也还好,编辑挺满意,基本上每个月都要找我做两三组明星采访。稿费开得挺高,我也很满意,贴补了我做活动策划的微薄工资。

如今我早已回到成都,但仍然心存感激——感激这位编辑在我最落魄的时候出手相助,感激他又把我介绍给了几个他的同行。谢谢朋友们的偶然帮助,让我能一直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文/周浅易)

新闻推荐

网红这个词,什么时候会过时呢?

大周末说成都很多餐厅,尤其是装修新潮的那种,都不约而同的有个“神配置”,那就是在店里的壁挂电视上,循环播放“维多利亚的秘...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