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计算机出身的他 转行在戏剧里找到自我
原创:Amber Shen
- 职 业 故 事 -
站在台上的室友和私下里的样子简直是天差地别,室友的性格本来偏内敛,没想到在舞台上却表现出一副疯魔张狂的模样,这种性格反差让大彬感到非常震惊。
整场戏是无法重现的,即便让演员们重演一遍,也无法做到和上一次的演出一模一样。这是独一无二的表演,让人震撼而着迷。
1
在上海读大学的时候,我结识了一位在某知名票务平台工作的朋友,因着这层关系,我时常能拿到剧场提供的赠票,从而有机会到上海的各大剧院观看了大大小小几十场话剧。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成都工作,在工作的这两年时间里,我没有再看过一场话剧。一是因为成都的话剧市场较小;二是因为我目前工作的地方位于成都的远郊地带,去一趟市中心比较麻烦。第一年倒还有精力每周跑到春熙路周边瞎逛,日子一长,便没了那份闲心,宁愿呆在家里当一个肥宅。
要不是因为临时被单位派去川大开会,我想我今年恐怕依旧不会去看话剧。由于第二天一大早就得去川大化学馆报到,我只能提前一天到市区找酒店住宿。
在酒店前台办理入住手续的时候,我随手从面前摆放着一摞传单中抽出一张来翻看,宣传单上写着来自北京的一个剧社今晚将在文殊院初相遇剧场演出,入住该酒店的旅客购票可享受八折票优惠。我想着晚上也没什么事儿可干,干脆就去看看这部承诺会让观众“从头笑到尾”的话剧是否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
我来到剧院附近,在周边转悠了好几圈才终于找到入口。这是一个被称作“小黑匣子”的小型剧场,全场最多只能容纳一百五十人,说是有座位,其实不过是在几排水泥台阶上依次摆放了一些布垫子;一张钢丝床、三张塑料板凳和一块幕布就构成了剧场里的所有舞台背景。
这绝对是我至今为止去过的最为简陋的剧场,我大感失望,看来成都果真是传说中的“演艺荒漠”,我悻悻地想着,这个剧组恐怕是在北京演不下去了,才不得已跑来成都忽悠观众的吧。
演出开始后,坐我旁边的一位扎着小辫儿的男子一直端着手中的单反相机拍照,相机的“咔咔”声扰得我有些心烦,好在他拍了几分钟后就放下了相机,开始安静地看起剧来。
作为一部走爆笑路线的话剧,前半段的好几个梗都显得新意不足,好在后半段笑点密集,搞笑中还穿插了一个让人感动的支线剧情,戛然而止的故事情节让观众生出些意犹未尽的感觉。虽不是经典剧作,但至少值回了票价。
演出结束后,剧方在门口贴出了一张海报,希望观众能扫码填写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便于剧方能根据观众们的建议对后面的演出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但大部分观众在演出结束后都径直离开了剧场,只有我和另外两个小姑娘填写了问卷。
那位扎着小辫儿的男子一直站在旁边,他看我们填完问卷,吐了一口烟圈,疲惫的脸上现出了些许笑容:“谢谢你们的鼓励,为了表达我们最真诚的感谢,每人都将获得赠票一张,可随意挑选剧目和观看场次。”
“这是这部剧的编剧大彬。”一位胸前挂着员工证的小姑娘指着小辫儿男子为我们介绍道,“这场戏中演女主的演员是他的女朋友,每次开场前五分钟都是他雷打不动为女朋友拍照的时间,之前还被坐他周围的观众举报过几次,但他就是不思悔改。”
“幸好我忍住了想举报你的冲动。”我看着手中的赠票凭证,对着大彬笑了笑,“第一排的票价都才一百五十元,你们还到处赠票,能赚到钱吗?”
大彬闻言也笑了:“我建议你千万别跟搞戏剧的谈钱,谈这玩意儿可真伤感情!”2
没想到大彬跟我还是大学校友。
“咱师范类院校开设的专业可真是少得可怜,我记得艺术学院就音乐和美术这俩专业,没听说过还有戏剧类专业啊?”
大彬将手中的烟头摁灭。他的烟瘾很大,小半天下来就能抽上半包:“我是半路出家,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我都觉得自己挺不容易也挺牛逼的。”
大彬在大学时学的是计算机工程,这是我校收分最高的专业之一。大彬为了能顺利就读该专业,学生时代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奉献给了习题册,啥兴趣爱好都没功夫培养。自认为没有任何特长的大彬在社团招新那天选择在寝室里睡懒觉,倒是三位室友一大早就兴致勃勃地跑去招新现场。其中一位室友因为个子高、嗓音亮,被选入了校话剧社,天天起早贪黑地跟着社团排练话剧。
到了学期末要进行汇报演出的时候,室友掏出三张票分给同寝室的兄弟们,希望大家能来捧场。大彬小的时候只在电视上看过话剧,当时觉得演员们一板一眼的,没什么意思。但耐不住室友的盛情邀请,在一个寒风阵阵的夜里揣着票,哆哆嗦嗦地走去了剧场。
没想到这一看还入了迷。室友虽然只演了一个台词不超过十句的小角色,但仅凭这短暂的出场时间,就已经足够让大彬初识戏剧的魔力了。站在台上的室友和私下里的样子简直是天差地别,室友的性格本来偏内敛,没想到在舞台上却表现出一副疯魔张狂的模样,这种性格反差让大彬感到非常震惊。
灯一黑,幕一落,刚刚还喧闹的舞台“唰”地一声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只留下意犹未尽的观众痴痴地坐在台前。整场戏是无法重现的,即便让演员们重演一遍,也无法做到和上一次的演出一模一样。这是独一无二的表演,让人震撼而着迷。
大彬有了加入话剧社的想法,可他没有室友那种精分的性格,无论是在私底下还是在舞台上,他都不善于将自己的内心完全袒露给别人,他不具有表演型的人格,要想让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去诠释与自己性格完全相反的人物,他会觉得浑身不自在。
室友认真想了想大彬的情况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咱话剧社又不是只招演员,我觉得你可以去试试当编剧,上一次演出完后,你提的那些建议还真挺有道理的。我看你平常也不喜欢参加什么娱乐活动,唯独喜欢瘫在床上读各种闲书。你还真别谦虚,你的文笔是真不错,就拿期末公共课的论文来说,我们坐在图书馆里憋一整天也憋不出三千个字来,你倒好,轻轻松松地就写了六千字。”
另一个室友补充道:“还有咱一起去博物馆看展览那次,有一段旋转楼梯的灯光特别暗,大彬这家伙就在旁边没心没肺地编鬼故事,你还别说,那故事编的还有鼻子有眼的,听着怪瘆人的。我觉得让大彬去当编剧这事儿,靠谱!”
3
在室友的引荐下,大彬成功进入校话剧社当起了编剧助理。
大彬以前读的书大多都是历史类书籍,如今成为编剧助理,为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他跑去图书馆借阅了大量戏剧类著作,认真揣摩戏剧的创作模式。第二学期末,他和首席编剧合作的话剧在校公演厅正式上演,当他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编剧一栏时,激动了整整一个晚上。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和历练,大彬发现自己写出来的故事整体偏平淡,连贯性也不够好。如果想要突破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戏剧编剧,大彬还需要进行更加专业的学习。
他决定去上海戏剧学院攻读辅修学位,系统地学习戏剧创作。
每个周末,大彬都得坐两个小时的地铁从上海郊区赶到位于静安的上海戏剧学院上课,一切都得从最基本的内容开始学起。不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大彬就去上戏实验剧院看剧。在这里,每周都会有大量的演出上演,有上戏学生自导自演的剧目,也有国际性的交流演出。大彬用一年的时间看完了开心麻花的所有演出,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他迷上了创作爆笑舞台剧。
在上戏实验剧院,大彬还认识了川子这位挚友。川子当时是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的学生,同大彬一样喜欢泡在剧院里。不同的是,川子一进剧院就开始睡觉,但奇特的是,从来没有完整看完过一部话剧的川子每次从剧场出来后都能给出一大堆点评,大多数评价说得都还挺有道理的。
川子的写作习惯也很奇葩。大彬创作剧本时,最晚也只能写到凌晨两点钟,而此时却是川子刚刚准备动笔的时候;川子还喜欢在嘈杂的环境下写东西,太安静的氛围反倒让他觉得心慌意乱,影响到他的创作节奏,因此,他的剧本很多都是在酒吧里写出来的。不过,川子虽然看起来放荡不羁,但实际上颇有才华,大学毕业后就进了赖声川的话剧工作室。
转眼就到了大四,大彬想要跨专业考上戏的研究生,向川子询问情况。大彬虽然学了三年辅修,但跟主修戏剧文学专业的学生比起来,专业性的训练还是太少了,他担心自己考不上上戏的研究生。
没想到川子听完大彬的打算后,却摇了摇头:“目前国内的戏剧创作环境并不算好,原创剧的质量比较差,稍微好一些的剧目大多都是直接引进国外的版本或者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编,如果在国内学习,很容易变得固步自封,毕竟能提供的平台就只有这么大。你若能有机会去国外进行系统的学习,对于自身能力的提升以及国际化视野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
“况且现在学习戏剧的人这么多,每年上戏研究生的招生名额又有限,你本科学的不是戏剧文学专业,在考试环节的优势不会显得很明显。国外对于申请者的本科专业几乎没有什么要求,更看重的是你本人的潜力。如果你真想读研究生的话,我建议你可以了解一下国外的高校。”
4
大彬听从了川子的建议,申请了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编剧系的研究生,并成功拿到了offer。
虽然周围有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大彬的选择:放着好好的计算机专业不读,偏要跨专业跑去读烧钱的戏剧,毕业后能找到工作吗?好在大彬的父母还算开明,看着儿子如此坚持,最终选择了尊重大彬的选择。
大彬攻读的是MFA学位,学制三年。由于哥大的编剧专业在培养学生进行剧本创作时一直秉承的理念是“没有所谓的正确方法”,因此在第一学期,老师在布置的写作练习时给予了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希望学生能够自己去探索最想写也最适合自己写的故事类型。
比如老师会带着大家去大都会博物馆参观,大家随意挑选出一件艺术品,构思一段8页纸左右的对话内容;又比如组织大家去剧院观看一场舞蹈演出,看完随意挑选其中一段表演写一个小片段……
老师从不指定范围,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发挥即可,这种教学方式让大彬得以从死板的逻辑思维中跳脱出来,寻找让自己感到最舒服的写作模式。对比当初在国内读辅修的时候,老师只会一味地告诉学生,你适合写什么类型的剧本,不适合写什么类型的剧本。等到了哥大后,大彬才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除了能写喜剧外,也能写悲剧和正剧。
到了第二学期,学校将戏剧系的所有学生聚集在一起,将学生按照各自的专业进行分组,每组都由一名导演、编剧、戏剧构作、舞台监督外加三名演员组成,要求每组成员在两到三周的时间内创作并排演一部30分钟左右的短剧,一学期下来会有三轮演出,每一轮演出前都会重新分组并指定不同的话剧主题。
剧本是一场戏的灵魂,只有剧本写好了,才有可能制作出一部真正有价值的话剧,否则即便其他环节的工作做得再完美,只要剧本是空洞无物的,依旧无法提升整部剧的质量。
大彬作为组内唯一的编剧也是唯一的中国留学生,身上承担的压力其实非常大。大彬每天早上七点就坐在电脑前准备剧本创作了,但灵感的缺失却让大彬感到抓狂,一直要在电脑前枯坐到下午四五点钟左右才终于生出些思路,没成想还没写到两页纸的内容,灵感又再次中断了,大彬只能无奈地将刚写好的内容全部删去,再重新构思新的故事框架。
等到大彬好不容易写完剧本,兴冲冲地拿给同组其他成员看后,成员们却对故事内容不够满意,文化的差异使得其他同学很难体会大彬笔下的深意,大彬苦苦想出来的一个笑点对于其他人而言却可能是索然无味甚至是不知所云的。
大彬那一学期的压力特别大,抽烟就是那个时候学会的。
熬过那半年后,大彬认真反思了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他来美国后看的最多的依旧是中文书籍,听的最多的依旧是中文新闻,对于美国本土的讯息知之甚少,这使得他始终没能打入其他同学的朋友圈中去。
此外,他在创作剧本的时候,依旧按照以前那一套旧思路在思考故事情节,虽说剧作者不需要过分迎合观众的口味,但清楚知道观众的观剧痛点却是其必备的能力,只有充分了解观众的观剧需求后,才能知道要如何编排故事情节才能最大程度地吸引住观众。
从那以后,大彬除了阅读戏剧专业书籍外,还会有意识地去看脱口秀、美国各地的新闻报道、各大期刊报纸……只有输入得越多,输出的过程才会越容易。大彬的性格本来比较内敛,为了融入到集体中去,他强迫自己变得活泼外向。
对于戏剧工作者而言,善于结交朋友是必不可少的技能,一是可以接触更多的人和事,方便积累素材;二是可以积累人脉,编剧接到的活儿很多都是靠朋友之间互相介绍得来的。
5
在哥大读书的第二年里,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学校的秋季短剧节了,每个编剧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写出一部30分钟的短剧,然后自己找导演和演员把戏排出来,至于写作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写出来,院系对此不作任何要求。剧排好后,将在学校的一个小剧场里向全校学生做汇报演出。
这一次的剧本写得极其的顺利,大彬对剧本的内容也很满意。他邀请了导演专业的一个中国留学生担任本剧的导演,并请来专业的设计师帮忙调整布景和灯光,还特地请来一个作曲专业的学生为话剧的高潮部分新谱了一首曲子,他甚至还在众筹平台上发起了众筹,最终筹得的3500美元足够支付所有的排练费用。
正当大彬为前期准备工作的顺利感到沾沾自喜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个意外。一位演员在打篮球时和对方球员发生碰撞,不小心摔断了腿,无法继续参与排练。当时离正式演出只剩下不到一周的时间了,临时去找演员替换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可这个角色又非常重要,删去该角色的戏份又不现实。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好,那么之前所有的准备都会付之东流。
大彬这次也真的是豁出去了,既然临时换演员不好找人,那干脆就亲自上阵!要知道,当年在校话剧社时,哪怕只分给他两三句台词,他都会担心自己说不利索,无论旁人怎么劝也不愿上台演出。如今为了不让自己的心血白费,他竟主动要求出演这样一个戏份不轻的角色。在他看来,剧作者是最了解自己笔下角色的那个人,现在事发突然,只能靠自己来救场了。
为了赶上排练进度,剧组每天排练结束后,大彬还要留下来单独加练,为了防止自己上台因紧张而说错台词,他只好反复练习,希望将所有的表演动作都转化为肌肉记忆,牢牢地记住。在那一周里,大彬累瘦了五斤。
那次的表演大获成功!因此剧变得小有名气的大彬在第三年末为毕业作品公开招募演员的时候,有二十多位演员前来面试,他创作的剧本也成为了当年最热门的毕业大戏,安排在外百老汇的Signature Theater剧院进行演出。大彬毕业回国后,并没有马上从事戏剧编剧的工作,而是先给自己放了半年的假,想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之前三年在哥大读研时,大彬每天都处于神经紧绷的状态,在异国他乡学习艺术真的是一件挺辛苦的事情,既要懂得尊重其它国家的文化,也要努力让别人接受并欣赏中国文化。如今回到国内,与其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立即投入到一份新工作当中,不如先让自己放松下来。松弛有度,才是最有利于剧作者进行剧本创作的状态。
大彬听说川子报名参加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单元比赛的信息后,专程前往乌镇探望老友。在乌镇的那一周里,他结识了国内很多优秀的青年戏剧人,这其中就包括现如今的合作伙伴们。
虽然大彬加入的这个剧团成立的时间并不长,很多制度还不够完善——大彬除了当编剧外,有的时候因为人手不够还得临时充当舞台监督和戏剧构作,但大彬从来没抱怨过工作的繁忙,与之相反的是,他很喜欢同事们的天马行空和年轻有为,和他们待在一起,他觉得每一天都充满着希望。
在中国,戏剧之路还很漫长,大彬从未期望功成名就,只求踏实做事,无愧于心。而这也正是很多年轻戏剧人的想法。
当年轻人愿意不顾一切为之奋斗时,这便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行业。
-END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三大奇迹之一你知道吗?成昆铁路曾与美国的阿波罗带回的月球岩石、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被联...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