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理工男”梁翰玩得转3D景区建模区建模 稳得住创业团队伙伴
“非典型理工男”梁翰 梁翰
身着黑T恤、破洞牛仔裤,喜欢玩音乐和足球,25岁的梁翰自称“非典型程序员”。三年前,他成为了创业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从事物联网智慧景区项目。如今,他从最初的技术范儿,成长为多面手:做得好技术、善于谈判,还能充当安慰、鼓励团队伙伴的“心理辅导担当”。
本期成都创客,让我们听听成都云唯科技联合创始人梁翰做3D景区建模的创业故事。
搭伙创业
三个技术“螺丝钉”一拍即合
2016年初,梁翰在朋友介绍下,结识了两位重要的创业伙伴。彼时,三位小伙伴在各自的技术岗位上扮演着“螺丝钉”,但都攒着一股创业的劲儿。“大家见面一拍即合,开始谋划在物联网项目上创业。”
此后的几个月,三人不断讨论项目技术实现和商业变现的可能性,最终决定以物联网智慧景区作为业务发展的大方向。
2016年8月,梁翰辞去原先的工作,筹备建立新的科技公司,并主要负责前端技术的开发。
或许是方向不够清晰,虽然前期技术开发非常顺利,但市场却迟迟难以拓展。
好在2017年着手一个景区项目时,他们看到了业务转变的新方向。
签订合同时,公司忽略了三维实景建模的要求。通过估算,手工建模的高昂成本难以承受,此前涉及过的无人机倾斜摄影建模技术成了救命稻草。
“要执行这技术,就得完善各个环节,市面上符合我们测绘摄像需求的无人机都要30万。不仅如此,还要想办法解决无人机镜头的适配,寻找高性能渲染服务器、可靠渲染算法等问题。”
一边是合同的违约风险,一边是执行上的层层困难,尚且薄弱的创业公司走到了悬崖边上。
弄拙成巧
为挽回损失
自主创新为公司迎来生机
签合同时的重大失误,让处在研发期的公司不得不硬着头皮采用尚未完善的无人机倾斜摄像技术,执行难度之大让公司举步维艰。
买不起设备,那只能自己造,自主研发新技术。一时间,创业团队背上了巨大的压力。“抵触、沮丧、怀疑等各种声音都冒了出来。最艰难的时候,连我都产生了放弃的想法,但并没有在伙伴面前表现出来。”
回忆创业至今的整个历程,梁翰坦言,属那个阶段最为凶险,“公司险些就散伙了”。
在景区边破旧的小屋里,梁翰面对公司的窘境,看着眼前夜以继日研发的团队伙伴,更加不忍就这样放弃了。“坚持了这么久,还是想再较较劲。”他一边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一边安慰鼓励着伙伴们坚持,并从投资人处为大家争取福利。
稳下心神后,团队开始新一轮研发。经过4个月的探索,终于在使用单镜头无人机的情况下优化渲染算法,生成了一个勉强能交付客户的3D实景模型。
随后,公司又在硬件上传来捷报。2019年初,该公司自主研发出五镜头倾斜相机,整体性能媲美市场售价30万的相机。至此,公司的产品在软硬件方面都不需要依赖第三方公司,节约了大量成本。
在梁翰看来,用三维模型来展示景区,将逐步在行业内形成规模。技术上,各公司都处在同一起跑线,关键看谁先打开市场。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刘旭强 朱珠
征集令
成都创客,欢迎来战!
在成都这座城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九死一生”中,体味活下去的痛苦和快乐。他们就是成都创客,Chengdu Maker。
聚焦创客群体,用镜头讲述他们的故事,封面新闻推出《成都创客》系列短视频。我们关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看他们如何用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在创新之路上摸索前行;我们关注“高龄”下海的中年人,倾听他们在身份转换、归零再出发中的焦虑与收获;我们关注土生土长的本土创客,欣赏每一朵从天府之国的沃土中开出的创业之花;我们关注漂洋过海落地蓉城的海归派,寻找在文化碰撞中迸发出的梦想火花。
如果你是一名创客,如果你身边就有创客,也欢迎与我们分享你们的精彩故事。扫描二维码进入报名通道,分享你的故事。
新闻推荐
礼赞祖国 律动成都 《歌唱祖国·一首歌一座城》音乐大篷车明日驶入成都
一首城市的歌,是一座城市的文脉,是中国人的情感传承。每座城都有属于它的声音,当《歌唱祖国·一首歌一座城》与成都相遇,是哪...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