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微整形” 市民说巴适 “两拆一增”再造城市微景观,提升城市形象品质
吉福南路升级改造后的小游园,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武侯区吉福南路上,三角梅、黄金菊在艳阳下竞相怒放,长椅、凉亭、文化墙、景观小品雕塑,犹如“入画”之感;新金牛公园内,沿狭长的道路骑行,累了坐下来或欣赏风景,或驻足拍照,惬意无处不在;武侯区核桃堰,违建的二手车市场拆除后,回馈给上万居民的是4000多平方米的小游园……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你的身边这样的小游园、小公园、微绿地越来越多。这是两年“两拆一增”之后,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新变化。
记者从市城管委了解到,截至7月25日,已完成整治点位533个,正在实施整治点位284个,拆除违建20.9万平方米,增绿植绿318.5万平方米,增加开敞空间429.5万平方米。按照一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7140平方米计算,成都今年已新增了602个足球场大的开敞空间。
点位直击
坐标:武侯区吉福南路 凌乱草地变身市民休闲新宠
“送娃娃上学,就像是走公园转了一圈一样,好安逸哦!”近来,家住吉福路附近的居民刘小红发现,从市第二十幼儿园(吉福校区)到武侯区婚姻登记所间的800米道路变了样,路边绿化成片,成为市民休闲的新宠。
武侯区吉福南路处于人口密集、环境老旧的成都著名“五大花园”核心区域,多年以来就是城市治理的痛点:公共设施破旧、违建、围墙把公共空间切割得七零八落,让人不得不给它打上“老旧城中村”的标签。
“两拆一增”工作开展以来,道路两边拆除了占用公共区域的围墙,对小区围墙进行了立体绿化整治,将之前杂乱破败的小游园进行了升级改造,增加了城市开敞空间。盛夏时节,路边花草正开得艳丽,吸引人们在这里乘凉、休憩、锻炼。
“充分尊重群众意见,新建了文化墙、凉亭、花台,铺设了可进入慢行步道,遍植花卉、绿植,极大提升了小游园的品质和市民的幸福感。”晋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坐标:新金牛公园
脏乱差棚户区变绿岛
新金牛公园坐落在营门口立交与金牛立交之间。从茶店子西路放眼望去,公园宽敞而美丽,蓝色的林荫步行道、红色的骑行道在公园中蜿蜒。公园里,市民们或漫步,或骑行,或拍照,好不惬意。
“变化太大了,简直想不到。”曾在附近住了三十几年的马阿姨告诉记者,这一片以前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房子,居住人员杂,设施少。“现在修了这么漂亮的公园,住在这儿巴适得很。”记者了解到,新金牛公园所处的位置,以前是低洼棚户区,拆迁后,马阿姨搬到了公园附近的新楼盘,坐在宽敞明亮的家中,推窗见景,“这是我们家门口的公园啊,生活很美好。”
新金牛公园长1.8公里,呈狭长岛状,总建设面积约11.2万平方米,是金牛大道沿线规划系统打造“天府文化景观轴”的核心节点,公园共设文化展示主题、绿色生态主题、都市活力主题和互动交流主题4大主题分区。新金牛公园在打造过程中考虑到各种文化活动场景体验,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
坐标:核桃堰
上万居民家门口的公园
在武侯区核桃堰,两年前的二手车市场,如今已变成一个4000多平方米的小公园,周边居民感受到了家门口的变化,欣喜不已,“以前,这一片脏乱差;现在,景色这么好,晚上也有了散步的地方。”居民王女士说,他们这个社区有上万户居民。
记者了解到,这一大片区以前并没有什么绿地绿化,根据对这个片区综合的考虑,将这片土地规划成永久绿地。今年4月,这片绿地敞开怀抱迎接市民。“在绿地上撒下了花籽,种上了海棠、蓝花楹、桂花、杜英等树种,配以杜鹃、木春菊、美人蕉等点缀视野的花草,待到全部长好,景观就会有一种层次感。”武侯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步道延伸到路口,健身设施一应俱全,这些都是根据市民需要设置的。
全市进展
已完成整治点位533个 增绿植绿318.5万平方米
近来,细心的市民朋友可能会注意到,在成都街头的一些指示牌上,出现了一个二维码,扫扫它,屏幕上就出现了成都的最美街道、城市新空间和网红小街道,以及它们内含的好吃好喝好耍地。这是市城管委最新开发的“Guang成都”微信小程序。
今年市城管委加强与成都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等专业机构合作,充分利用城市基础数据和规划数据,借助地理信息、实景三维、移动通讯设备等技术建立了成都市“两拆一增”手机APP及电脑终端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基础数据整理、点位数据上报、建设进度填报、点位逐级审核、点位信息展示等功能。组织“5+2”中心城区挖掘潜力,在“天府锦城”“交子公园社区”“国宾片区”“锦江公园”等重要区域以及人民南路等重要道路沿线,新梳理增加一批对周边景观影响较大的重点点位,并实施攻坚打造。
截至7月25日,已完成整治点位533个,正在实施整治点位284个,共计拆除违建20.9万平方米,拆除围墙7.91万米,增绿植绿318.5万平方米,增加开敞空间429.5万平方米。其中,中优区域已完成点位368个,拆除违建15.4万平方米,拆除围墙5.69万米,植绿增绿225.1万平方米,增加开敞空间261.3万平方米。
专家访谈
城市小手术微改造 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在建设用地紧张的超大城市,公共空间往往存在着数量不足、布局不均衡、品质不高等问题。”成都市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张超越表示,这是包括成都在内的大城市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而且人口密度集中的二环路以内表现得更为突出。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成都提出了中优战略,即减人口密度、减开发强度、减非核心功能,增文化功能、增旅游业态、增开放空间,对中心城区实现优功能、优产业、优形态、优空间、优方式。“‘两拆一增’是成都中优战略的一个重要抓手,是推进旧城改造、有机更新的一种重要方式。”张超越分析,旧城改造和城市的有机更新,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也在推进。
张超越表示,城市是一个有机的联系体,需要顺应城市的肌理,进行小手术微改造,打通城市的毛细血管,激活城市细胞的活力。在拆除违法建设、有碍公共开放空间的围墙的同时,保护城市的文化肌理,留住城市的文化记忆。相较于城市化初期的大拆大建,“两拆一增”更能体现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增加的绿地和开敞空间,在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的同时,更让市民可以在共享空间中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
本报记者 李霞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雨露文/图)为了给青少年传输正确的环保知识,7月23日,由成都市肖家河街道兴蓉社区主办、成都高新区“我为明天”...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