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量采购或推行全国,原料药准备好了吗?

界面新闻 2019-07-23 08:53 大字

记者|金淼

自去年扑尔敏原料药价格短期内上涨58倍后,原料药行业的垄断逐渐被业内外所知晓。

根据《南方周末》此前有关扑尔敏涨价的报道,一些中间商参与买断、转手原料药,导致部分原料药价格上涨,不少制剂企业难以负担高额的原料药成本,甚至出现断货。

而随着“4+7"采购进程不断推动,药价不断压低,业内认为集制剂和原料药为一体的企业,能够凭借成本上的优势,以价换量,从而对同品种的其他生产企业产生冲击。

能够印证这种推测的是,在第一轮采购中,集制剂和原料药为一体的浙江华海药业共有7个产品入围,其中6个产品中标,唯一流标的产品是福辛普利钠片。

虽然流标,但是近期随着河北药品集中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对福辛普利钠片集中采购的公告》,“4+7"中选企业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承诺在该省以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中选价供应福辛普利钠片(10mg*14片),由于该企业生产能力上不能满足河北省采购量需求,同规格品种唯一过评的华海药业成功补位,从而能够占据河北省该药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根据赛柏蓝报道显示,在第一批中标企业中,不止华海药业拥有原料药生产,中标了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和头孢呋辛酯片的成都倍特药业,原料也由全资子公司仁安药业生产。正大天晴的恩替卡韦口服常释剂型能够价格下降96%,以0.62元/片的价格中选,也是得益于其原料药为全资子公司润众药业生产。

自此,原料药企业的优势尽显。

近期,有消息传出第二轮集中采购将实行全国联动,可多家企业中选,但品种仍然是第一批中选的25个品种。按照目前流传的消息,此次报价为最低价可中选,中选企业并不唯一,可以3家企业共同中选。产生最低价后,其他厂家将决定是否跟标,直到产生全部中选厂家。

一旦带量采购推行到全国,中标企业对于原料药的需求必然猛涨,但是对于那些不具备上游原料药生产的企业,自身的议价空间不能和原料药企业相提并论。

但是同时,上游原料药企业会不会趁势垄断涨价,这也依然是悬在那些已中标但是未能自己控制原料生产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此前第一批中标的浙江京新药业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中标后,其中一种原料药价格从1000元/kg涨到1700元/kg,生产成本增加,而企业只能从管理上压缩成本来维持入选时0.148元/片的价格。

这并非独立的现象,事实上,许多企业中标后,原料药企业都曾针对中标品种的原料药进行涨价。

而最终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要么企业自建原料药生产,实现原料药制剂一体化,要么寄托于在原料药领域更有力的反垄断执法,打击垄断涨价等各类垄断行为。后者,自去年市场监管总局放出消息后,已经颇见成效,最近尔康制药终止收购河南九势便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但是长路漫漫,毕竟,根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和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此前表示,中国的成品药有1500种原料药,其中50种原料药仅一家企业取得审批资格可以生产,44种原料药仅两家可生产,有10%的原料药只能由个位数的生产企业生产,另外一家原料药最多可对应169家制剂企业。

新闻推荐

西财智库CEO汤继强:法律和技术在赛跑消费者要勇敢说“不”

西财智库CEO汤继强:西财智库CEO汤继强下载封面新闻APP加入青蕉拍客得大奖技术在迭代,法律在追赶,道德在进步。面对社会...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