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企事业单位做好垃圾分类的表率至关重要
【编者按】
上海7月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城市新时尚,你我新日常。澎湃评论部推出“论习惯的养成”,每天一篇,评论员、志愿者、大学生、小学生,小区业主,记录亲身经历,分享小诀窍,吐槽小烦恼,倾听真民声,寻求好建议,让垃圾分类从陌生变成习惯。
垃圾分类正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继上海之后,北京也有了新动作,根据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今年年底前,全市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覆盖率将达到60%,2020年底达到90%。
垃圾分类从大城市率先破题,有其现实急迫性。据生态环境部数据,2018年,202个大、中城市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最大的是北京市,产生量为901.8万吨,其次是上海、广州、深圳和成都,产生量分别为899.5万吨、737.7万吨、604.0万吨和541.3万吨。
上海的垃圾分类实施以来,积累了很多经验,可以为其他城市所借鉴。当然也要因地制宜,结合各大城市的实际情况,作出具体的决策。
与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不同,北京的机关单位更多,有必要在这些场所先一步和强制执行垃圾分类;而对广大居民区的垃圾分类,不妨采取教育宣传为主的渐进式方法,实现有条不紊地推进。
机关、企事业单位做好垃圾分类的表率至关重要。北京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曾建议,要明确区、街(乡)垃圾分类工作职责,将垃圾分类开展情况作为对区主责部门、街道和社区居委会的绩效考核内容。而且,要求“以党政机关、公共机构落实强制分类为契机,所在单位人员带头分类”。
机关、企事业单位率先实施垃圾分类,可以提前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而他们中不乏各种政策的制定者,早发现问题就可以早点优化政策,增加决策的科学性、实操性,为垃圾分类的真正落地减少阻力。
同时,对于广大市民来说,宣传普及和严格按规定执行是一方面,但也要有一定的政策过渡期。尤其在执行的初期,要以宣传教育为主,惩戒为辅。因为这些群体对垃圾分类常识和要求的了解,有一个过程,市民要改变传统观念与习惯,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对此,不妨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合理的引导。
要让垃圾分类有序推进下去,强制与渐进手段缺一不可,要分清针对的群体。只有把工作做细,才能击中现实痛点,提高工作成效。想必,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垃圾分类将很快成为市民广为接受的新生活方式。
新闻推荐
早报讯(记者朱佳慧)7月19日,记者从成都市交管局获悉,7月22日(星期一),将有1趟大件运输从成都市经过,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合理安...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