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区启动老年防骗系列讲座

成都日报 2019-07-16 01:41 大字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针对老年人大搞会议营销,打着专家的幌子,以关爱老人健康为名,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免费赠送礼品,甚至组织免费旅游、免费体检等活动,骗取老年人的信任,其最终目的是高价把保健食品或保健器械卖给老年人,赚取不义之财。7月10日,龙泉驿区委组织部邀请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科为70余名离退休干部开展防非法保健品会销专题讲座,拉开了全区今年老年防骗系列讲座活动。

讲座首先播放了央视揭秘非法保健品会销的专题栏目,随后,详细介绍了保健品非法会议营销惯用的手法:一是借“专家”坐镇,对老年人进行欺骗。现在不少老年人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追求健康长寿是普遍心理需求,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一点,通过精心包装,让所谓的“养生专家”、“医学专家”穿上白大褂,举办讲座或进行免费“义诊”,通过混淆保健食品与药品的概念,突出保健功能,夸大功效、疗效,欺骗、误导消费者,忽悠老年人购买产品。有的通过免费体检等手段,用虚假的检测结果虚构或夸大老人病情,甚至在体检报告上做手脚,吓唬老人掏钱买产品治病。二是打“亲情”牌将老人套牢。市区街头常有一些发放保健品宣传单的年轻人,在让老人登记住址和电话后,这些年轻人日后经常以“女儿”、“儿子”的身份或打电话或上门向老人嘘寒问暖,培养感情,最终达到销售保健品的目的。三是用小恩小惠,如免费领鸡蛋、日用品等,引诱老年人参加会议营销等活动。

讲座介绍,随着举办保健品不法会议营销活动的当事人逃避意识增强,违法手段更趋隐蔽,他们大多以口头宣传为主,有的利用网络播放远程视频,现场不陈列保健食品、不收取现金,其虚假宣传的证据很难获取和固定,导致“发现难、执法难、处置难”。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得保健品消费人群中 “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老年人渴望交流、渴望亲情,这种本能需求常被举办保健品非法会议营销活动的不法分子扭曲地利用。为此,市场监管局提醒与会老同志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凡宣称具有治疗功效的保健品都不可信,切勿上“免费”的当,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不可贪一时小利,而被骗去更多钱财。

老同志们表示,此次讲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提高了大家的防范意识,还将力所能及为亲朋好友做好宣讲,远离非法保健品会销陷阱。

唐昆 本报记者 阳敏 文/图

新闻推荐

成都未来的街道要怎样打造?

商业型街道效果图川大博物馆片区慢行街区效果图景观型街道场景效果图6大要求1慢行优先的安全街道2更加优美的美丽街道3特...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