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洞见 高 旭

淮南日报 2019-07-12 09:24 大字

读一本书,就是读一个人——写作者。

一本书的深度,就是一个人的深度——写作者生命体验与洞悟所能达到的极限。

人生中很多要害的话,都不长,极简约,但却须说到位,这就是“洞见”。一个人的文字能写到位,搔到人生的痒处,戳到生命的痛处,方可有流传的价值,否则只是一番无所轻重,难留印痕的说话而已。

读到任何一本关乎人生痛痒的书,都是幸运,更是幸福!它让你不再置身书外,而是与写作者一同堕入问题之中,一起痛苦的思考与求索。

这样的书,是带有精神的血肉感的!你不会读后就忘掉。它像一棵树,已然深植在你灵魂之中,与你的生命共生共长……

真正有精神世界的人,拥有一片完全属于自我的精神森林,灵魂在其中雀跃、飞翔、栖息与生灭……这片森林,就是由一本一本能够融化自己的书构成的。能够拥有如此一片森林,人生何其畅怀,又何有所求呢!

《单独中的洞见》(张方宇,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7月),让我在自己的精神森林里,又获得了一抹清新怡悦的绿色!“心灵的喜乐来源于内在的清晰和纯净,而苦恼来自内在的混乱和污浊”,“孤独往往意味着一个更高的视角,以及更清晰和广阔的视野”,“一个人向内穿透得越深,就越具有创造力”,“很多人在喧嚣中登场,也有少数人在静默中退出”,“保持超然,恐怕是一个人活在世上最体面的方式了”,“欲望产生下坠,灵性产生向上的浮力”,“真正的平庸并不是在社会上无所成就的那种平庸,而是精神和灵性上的空泛,一种内在的荒芜”……

一本“内省之书”,根本上是写给自己看的;一个喜好音乐与独处的写作者,精神上是真实而独立的。这个世界,太多“想写给别人看”的书了!真正只想“写给自己”看的书,又太少!试问:如果一本书不是经历精神的淬炼与痛苦后产生,不是带有写作者灵魂的血肉感,它又如何能让人为之所动,深思难忘呢?

古人不轻言著述,如孔子之圣,也是“述而不作”,今人若思前贤之所为,能不有愧?能不自省?

凡是具有生命力的书,都是写作者面对自我灵魂的拷问,都凝结着痛切深透的生命体验与洞悟。惟有此,才能润养人心,净化人心,照亮人心!

能够贯穿人生的书,不在多,只要有洞见,便会恒久!

新闻推荐

成都将构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人、车、路、后台等)智...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