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让朗读有“声”有“色”

四川经济日报 2019-07-10 07:19 大字

□ 李幸

关键词:低年级 朗读

引言:朗读,就是把看得见的文字用声音表达出来的一种活动。它是阅读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人们常说朗读是阅读的起点,那么对于一年级初学习阶段的孩子们来说,朗读更是他们认识生字、理解课文、发展智力、接受语言之美熏陶的关键所在。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要求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那也就是说,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在实施朗读教学时我们也应当把过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我要你去读”变为“我愿意去读,能达到某种目的”,这是立足点的改变,也是主体性改变的表现。相对于立足点的转移,我们应该在朗读过程中指导孩子达到以下要求。

朗读有“声”

这里的“声”并不是指孩子们的嗓子、声线,而是在孩子读出声来时的一些表现。

首先,是识字。对于识字量极少的一年级孩子来说,朗读的“声”是需要一定的基础的,那就是扫清生字,而将识字教学融入朗读中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从某一方面来说,识字与朗读是相辅相成的。朗读能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在这个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能让学生更好地记忆。相对的,扫除生字后的朗读才能达到“读通”的目的。其次,是把文章读通。换句话说就是把文章里的文字内容读对,这也是教师经常对学生们讲的初读课文要“三不”,做到不少字、不多字、不错字。因为文章所包含的感情、表达的思想都在字里行间,作者的谴词造句,甚至一个小小的“的”字都容不得别人随意改动,所以,拿到一篇文章,必须要求学生首先把它读对,做到这一点,也就算是“会读了”。

当然,“会读了”还不是朗读有“声”最后要达到的目标。朗读有“声”需要孩子朗读起来流利。错误的断词、断句和换气时间使学生的朗读起来结结巴巴、磕磕绊绊,严重挫伤自己的朗读热情,更不利于对词句的理解与收集。所以,孩子们在训练朗读时也需要老师进行技巧指导。这里的技巧并不是指那些深奥的理论、要求,而是在朗读中让孩子体会各种标点的意义及分段、语调和重读。如:见到逗号时稍稍做一下停留让自己能快速换一口气,段落完结后的停顿又有所不同。

另外,朗读还要有一定的速度。“对朗读速度的要求,不是越快越好,而是要根据年龄心理特征和不同情况的学生实际加以要求,一般每秒知觉2.2-4.7个词的速度反映,都属于流利朗读。”过快的朗读并不能表达出文章情感,也不能体现孩子朗读的水平,错误率也会提高,而过慢的朗读则体现了学生朗读的不自信或对文章的不熟悉。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在朗读训练中多多注意的。

朗读中的“色”

在过去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提倡“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理论。在现在看来,这种理论有一定的道理,但却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读熟、读通、读顺、读流利自然是朗读的基本要求,但在此基础上还要求有感情的读。这就是朗读中的“色”。

朗读中“色”的形成,要以前面所提到的“声”为基础,却又比它要求多,这多的便是——理解、示范与指导。

首先,教师在范读中要使用普通话。普通话声调优美,读起来抑扬顿挫,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感情,也利于模仿。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往往需要多次的范读。其间教师要掌握好每次的技巧,帮助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体会。

其次,在朗读中要充分利用重点词句的理解来掌握文章基调与传达的感情。一年级孩子善于想象,要利用这一特点走进课文,把自己当成课文当事人,体会当时的情感,只有表达出对课文内容的应有感受,先将自己感染了才能以此来感染听众,引起相应的情感共鸣。

第三,适当的指导。即不能过于直接,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与朗读热情,也不能充耳不闻或是过于浅显使学生风过无痕,错误得不到及时改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进行互评,在老师的引导下以他们的眼光去评判、指导,其效果往往比教师自己要好。

总之,朗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教师即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培养,又要将语言、句子中的精粹传达给孩子,使他们能够在朗读中体会到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当然,这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教师要为孩子树立榜样,老师重视朗读了学生才会重视朗读、喜欢朗读。另外,在班级中要创造良好的朗读风气,从细节去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要耐心地引导,循序而至,不可燥进。扎实训练学生朗读的基本功,提高朗读水平。

参考文献:《新课程教育改革》《教师的语言修养及训练》《小学生朗读心理》

(作者单位:成都市五块石小学)

新闻推荐

遂宁市签订成都平原经济区医保事业协同发展协议 8市参保群众将享更多红利

(全媒体记者郑小艳)7月5日,遂宁市医疗保障局和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资阳、雅安共8市的医疗保障局共同签署了《深...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