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都市智能制造推介&供需对接会举行现场签订8份合作协议

成都日报 2019-06-25 01:18 大字

从虚拟设计到自动生产,从“制造”转为“智造”,让这一切成为可能的是日渐革新的智能系统和智能制造技术。昨日,由市经信局指导,市机械行业协会主办的2019年成都市智能制造推介&供需对接会在蓉举行。活动旨在为成都市知名制造业企业和国内软件厂商搭建供需配对平台。来自中国工程院、四川大学、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的专家们分享了各自领域的最新成果,共同探讨成都智能制造产业的未来。

活动现场,包括中物院材料研究所、四川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重庆华中数控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现场签订8份合作协议。来自汽车及轨道交通、电子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行业的企业代表与来自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云计算和数字化研发等领域的软件厂商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对接会为供方和需方牵线搭桥,打通供方和供方、需方和需方之间的壁垒,促进供需融合,实现同行业互动,带动成都制造业新一轮快速增长。

无人车间里,来来往往的AGV搬运车、精准上下料的工业机器人和五轴数控加工中心正在忙碌运转,这样的生产场景如今在成都许多智能工厂内已成为常态。昨日,参会者们来到了普什宁江机床A区数字化车间。全自动的机床设备正在加工螺母部件,现场看不到一个人影。正对面,一套柔性制造智能生产线在对铸铁毛坯钻孔,这套生产线由3台加工中心和1个RGV搬运小车组成,能24小时连续工作,仅需一个人做应急值守。“我们的机床以前是单机作业,每台都需有人监控,现在可用3台甚至更多机床连成生产线,不同的物料品种和加工工序都能一次完成。”公司总工程师刘雁介绍道,这种高度集成的柔性自动生产线不仅能实现智能化管理,其技术附加值也会增加,总价值450万元的3台单机被连成生产线后,售价可提升至1500万元。

对于企业如何更好地开展智能制造,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建议道,智能设计是个重要的起点,一切有目的的活动尤其是一切有序的生产都必须从设计开始。智能制造第一关就是要智能设计,没有智能设计就没有智能制造,所以一定要从智能设计起步,智能设计是关键。他表示,产品经历过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而现在又向智能化迈进,一流的产品需要一流的设计。

本报记者 程怡欣

新闻推荐

全国首个知识产权新经济示范园区落户成都

本报讯(记者吴怡霏)昨日,2019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四川站暨“天府知识产权服务万企行”活动启动仪式在成都高新区举行。...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