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鲲:烟火成都三千年
四圣祠街,紧依天府熊猫塔
崇德里,市中心一段古巷
东糠市街,夜色温柔
天府广场一侧,从成都市博物馆看西御街
大慈寺,暮鼓晨钟一碗茶
张鲲 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吴亦铮 文 图片除署名外由朱毁毁提供
提要
今年年初,天府锦城建设在成都拉开序幕,其包含的皇城片区、少城片区及大城片区正是成都千年立城的历史文化源点,浓缩着当代成都文化资源最密集、景点最精华、生活最原真的场景,项目将按照“八街九坊十景”的总体布局,打造和还原成都千年历史街区建筑的特色,诠释成都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日前,记者专访了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的张鲲教授,听他详细讲述历史街区对城市的意义、历史建筑在保护修缮重建中所需注意的问题,以及世界文化名城在保护历史建筑和城市建设中可借鉴的先进经验。
嘉宾
张鲲,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建筑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留学基金委法国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城市建筑与街区规划设计。长期从事当代建筑与城市设计理论、可持续建筑设计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多次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及中国建设部建筑设计大奖。作为四川省建设科技协会科技委员会“总工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文物局专家和成都市规划局专家,多次参加省市地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规划和设计评审工作。
对话
梳理历史街区与建筑的当下意义
更好地展现城市个性,诠释城市历史文化
记者(以下简称记):历史建筑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意味着什么?
张鲲(以下简称张):按地理学概念,城市是一定土地面积上居住生活的人群与建筑物的集合体,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特征,同时表达空间的过去与现在,甚至还可以畅想未来。而历史建筑的存在,为城市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与内涵,为城市增加了厚度与广度,城市空间中不同时间序列上各种事件的发生,为城市的居民提供了无数的回忆。所以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城市存在的根基。
记:对成都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而言,历史街区与历史建筑的意义就更加凸显了。
张:其实对于所有城市来讲,历史建筑都具备同等的作用,就是赋予城市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展现城市精神,成都自然也如此。成都作为有着数千年建城史,城市名称两千多年未曾变更的历史文化名城,你根本无法想象如果没有历史建筑的存在,整个城市会是一种什么状态,那历史由何承载?文化从何展现?个性又如何彰显?
说到城市的个性,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城市的同质化。这个问题不仅是国内,在国外也同样存在。这是因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绝大多数城市建设受到工业化现代主义理念的影响,城市的发展开始以效率为主导,这样的结果就是——城市很容易走向无个性和同质化的趋势,不利于城市空间的特色化发展。所以历史街区的保护、修缮和重建,无疑是展现城市个性,凸显城市差异化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记:城市的个性如何体现?在哪些地方体现?
张:城市个性的体现,首先与它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有关。成都城市两江环抱的格局,再加上天府之国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形成了成都人工空间环境和自然空间环境有机融合的特点,这是成都城市非常稳定的一个特征。其次,成都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沉淀了无数的历史街区和历史事件,因此也产生了与之相关的空间、地点、场景,由各个片段和节点汇集起来的城市切片,又进一步加强了成都城市的历史文化特征。
而这些历史、文化最终都会落到一个载体之上,那就是城市的街区、建筑、空间和结构,我们今天对这些元素进行梳理和挖掘,就能够更好地展现城市个性,诠释城市历史文化。
营造真实、鲜活的历史街区
融入更多“烟火味”即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间
记:成都的个性反映到历史建筑上,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张:受文化、气候、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影响,成都的建筑与北方相比,显得更加灵巧轻盈,更加贴近自然,具体表现为:一,成都历史建筑的挑檐比较大,因为成都的雨水丰富,需要更大的挑檐来排放雨水,避免对屋身的侵蚀。二,因为空气潮湿,成都建筑在平面布局、空间组织上,多有开敞的厅、廊用以通风,避免潮湿。三,成都历史建筑的墙体比较薄,一般用竹编泥墙,一来就地取材比较方便,二来成都气候冬暖夏凉,没有北方那么大的抗风防寒压力。
现在一些当代建筑也在借鉴历史建筑的思想,实现与自然环境的高度统一,这其实就是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思想。
记:目前成都的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在城市中是怎样一个状态?
张: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评判标准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城市所拥有的可保护的历史建筑,这一项往往偏重于个体,比如庙宇祠堂、某个历史人物的居所等。第二部分是包含文物建筑的具有历史特征的街区,包括长度不少于50米的街道街区有多少。从这个概念来说,某座城市给人的印象,并不仅仅指单个历史建筑的影响,更在于一个具有历史特征的空间环境氛围的影响。第三部分就是城市对历史建筑和街区的保护策略,包括保护、维修、传承的方式方法。
对于成都而言,目前可供展现的历史街区,比较知名的主要有宽窄巷子、文殊坊、水井坊等。在我们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目前这类历史街区大多数是商业性质的街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历史街区不能仅仅局限在纯商业化的街区建设模式上,其营造应该融入更多的“烟火味”,就是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间。
要让老百姓真正地生活在历史街区中,这样的历史街区给人的感觉才是真实、温暖和鲜活的。
“缝合”新城区与旧城区
实现城市规模扩展与历史建筑保护的兼顾
记:对历史建筑和街区的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
张:很多人认为保护历史建筑与城市发展之间是矛盾的。我不否认确实也存在矛盾,但也不是完全无法调和与规避的。以法国的巴黎和蒙彼利埃为例,它们对于老城区的管理比较严格,尽量不去突破城市历史的格局和街区肌理,同时对于历史建筑街区也给予了很大的保护力度。即使要在老城区修建新的建筑,也必须遵循城市历史街区的类型和结构。此外,建筑的体量、形态也要在研究历史街区周边建筑的基础上,得出和谐的、相对应的设计方案。新城区与旧城区通过“缝合”的技术,弱化新与旧的矛盾,实现城市规模扩展与历史建筑保护的兼顾。
其实在这一点上,成都的城市管理者已经展现出了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成都提出了“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城市发展战略,未来的成都城市布局,将打破以往数千年里“两山夹一城”的形态,形成“一山连两翼”的新城市格局。天府锦城正是“中优”的战略支撑性项目,通过保护、恢复和重建一系列的历史建筑和街区,优化老城区的城市布局,推动老城区的产业结构升级,提升老城区的发展潜力,可谓格局宏大的蓝图。
记:您的观点其实可以看作是天府锦城在建设规划思路的一种诠释。
张:成都正在打造的天府锦城,包括“八街九坊十景”,八街是寻香道街区、春熙路街区、宽窄巷街区、华兴街区、枣子巷街区、四圣祠街区、祠堂街区、耿家巷街区;九坊是锦里、皇城坝、华西坝、音乐坊、水井坊、望江坊、大慈坊、文殊坊、猛追湾;十景是青羊宫、杜甫草堂、散花楼、武侯祠、皇城遗址、望江楼、合江亭、大慈寺、天府熊猫塔、文殊院。从这些历史建筑和街区来看,沿袭了“两江环抱、三城相重”的古城格局,包括皇城片区、少城片区及大城片区,而这些区域正是成都千年立城的历史文化源点,浓缩着当代成都文化资源最密集、景点最精华、生活最原真的场景。
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如果这些街、坊、景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重现原有的历史空间,这是对成都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做出的绝佳响应,让成都拥有了成规模的、能够展现城市历史空间的模式,这种空间模式与成都数千年灿烂的天府文化交相呼应,完美展现城市的文化内涵,完全释放城市的文化魅力。
希望在天府锦城的建设中,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空间的融入,让它们不仅是一个景点,更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区域。这样的历史建筑和街区,不仅能够传承历史记忆,展现城市个性,对于游客来说也不再只是走马观花,而是放慢脚步,深度地去感受成都的魅力。
“八街九坊十景”
就是天府文化的载体
老城区让人感受历史文化的熏陶,新城区让人感受当代时尚和潮流
记:天府锦城对于弘扬天府文化有着怎样的意义?
张:天府锦城的建设,其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文化的载体是物质形态,天府锦城中的“八街九坊十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天府文化的载体。通过天府锦城打造和恢复出的这些历史建筑和街区,可以重现成都的历史场景,在重现中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让文化的表现不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
在这样触手可及的文化氛围中,生活在成都的人将会对城市产生更加强烈的认同感和向心力,而外地人则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成都、理解成都,进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我们的后代来说,这些历史建筑和街区,也传承和保留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历史的记忆有物可循。
记:天府锦城的建设会为成都带来怎样的改变?
张:秉承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理念,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未来的成都不仅仅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它将更是一座有深厚文化积淀、浓厚文化氛围、悠久历史背景的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结合体。
在老城区,你能感受到历史和文化带来的熏陶,在新城区,你又能感受到当代时尚与潮流,这样的成都,相信每个人都会真正地热爱它、向往它、爱护它。
手记
2019年6月18日 成都
不久前在四川大学召开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历史记忆和现在”学术研讨会上,张鲲教授作了主题为《成都:历史街区的保护与重建》的发言,其中不少与现实结合紧密的观点让现场观众颇感兴趣。会后,本计划直接找到张教授约时间采访,但因为他尚有工作要处理,最后将采访时间推到了6月中旬。
6月18日,当我走进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时,正值毕业季,许多身穿学士、硕士服的学生正聚集在极具特色的行政楼前拍毕业照,青春的亮色配上行政楼的古色古香,再加上不远处的荷塘花开正繁,给人一种无比协调的美感,让我不由得流连其中,以至于张鲲教授走到我面前,我才反应过来。
张鲲邀我到工程设计研究院办公楼进行采访。从行政楼到办公楼,尚需走上10分钟,我们一边走,一边就先聊起了采访的话题,谈及成都的历史街区,张鲲提到最多的是三个字——“烟火味”。
“烟火人间三千年”,代表的是成都的历史底蕴,表现的是成都日常生活空间包容并蓄的城市性格。而对于成都历史街区的保护、修缮、恢复和重建,在张鲲看来,保留其中的“烟火味”是重中之重,烟火味十足的成都街区,才是真正体现成都城市内涵和展现成都历史文化的平台。
对于成都历史街区的恢复和重建,张鲲说,“保护和重建历史街区,并不能只是对单一建筑的保护和重建,同时需要对周边展开同步建设,从而形成具有城市性、社会性、文化性的历史街区。而这个街区,也不能只单单具有商业属性,它应当能够融合市民日常生活空间,应当是多功能混合的街区。这样打造出的历史文化街区,给人的感觉才是真实、温暖和鲜活的。”
的确,只有商业元素的历史文化街区,其实只能算是个旅游景点,而能够生活其中并能感受市井生活的历史街区,才真正能让人了解到什么才是成都。
当下成都天府锦城项目的建设规划,正是通过梳理城市文脉,整合、串联历史文化资源,构建高品质生活场景和旅游消费场景,支撑“三城三都”建设,打造成都人的精神家园。张鲲的观点,从某个角度而言,其实正是对天府锦城建设思路的一种诠释。
新闻推荐
■邹燕继阅读税清静的《大瓦山》《新丝路——从成都出发》《文学“鸡”因论》之后,又一本满载着智慧和传统文化正能量...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