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泉山聆听山与城市的“对话”

四川日报 2019-06-21 08:36 大字

龙泉山上主题民宿“噶拉邦嘎音乐艺术空间”。 程蕾摄

新兴特色民宿入驻龙泉驿区山泉镇——

□本报记者罗向明

6月18日上午10点,龙泉山上,“驿宿”已经迎来了不少客人。

“今天调休,就想到山上来坐坐。”张玉扬坐在二楼平台上,享受难得的“放空”时间。一壶清茶,一本好书,一曲悠扬音乐……眼前桃林葱茏,一颗颗红了的果子突闪突闪,远方,成都城区若隐若现,偶尔一阵风吹来,特别凉快。

在龙泉驿区山泉镇(泛桃花故里景区),喝茶休闲的农家乐并不罕见。目前全镇有167家农家乐,常年经营的就有42家。但这处由本地雕塑家赖海军打造的民宿,与山上传统的农家乐截然不同。

一侧为上下两层小楼的赏景空间,高大的落地书架满是各类精选图书,通透的落地窗前可一览远处山景与近处桃林,二楼平台一角放着大型望远镜,天气晴好时可以一观极远处的雪山之景;另一侧是三处住宿空间,充分利用地理优势,观景与隐私兼顾;满眼的景致让人滋润、通透、灵气横生,满院的静谧让人澄澈轻松。

学的会计,干过汽车美容,开过饭馆,最后“沉溺”于雕塑,赖海军是个有故事的人。“驿宿”里所有的陈设雕塑均由赖海军和团队设计制作,如果有兴趣,客人还能一起享受雕刻的快乐。

不远处,山泉镇故里桃源深处,推开竹篱,就能遇见“噶拉邦嘎音乐艺术空间”。门前庭院满目绿色,月洞门延伸出去的廊房向内环抱着庭院。走进楼上的露台,漫漫散散的光线从玻璃窗投射下来,时间突然变得很慢。

女主人程蕾获得清华大学MBA学位,曾长居欧洲、做过“北漂”,在外企做企划。男主人德拉才让是位藏族独立音乐人,曾多次参加录制央视音乐节目,并参加多地大型音乐节,在全国20多个城市巡演。

“我丈夫是被这个地名吸引了。”1年多前,夫妻俩偶然路过“山泉镇桃源村”,突然觉得这就是梦寐以求的地方。从当地居民手中租下一处院落后,夫妇俩便开始了筑梦之旅:改造方案均由两人自己设计,门、桌子、凳子由德拉亲手制作。院落空间的每个区域都功能明确,宽敞阳台适合友人欢聚,客房简约低调,精致的藏式私房菜则是噶拉邦嘎的特色服务。

“这里是为我们音乐找到的家。”民宿里专门开辟了一间音乐房,里面摆满了各种民族乐器,只要德拉在,他就会用音乐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一段灵魂交流。

这样的新兴民宿,目前龙泉山上已经出现了10余家。除了“驿宿”和“噶拉邦嘎音乐艺术空间”外,还有热带风格和田园风格混搭的“云里小坐山上见”,粉色少女系的“等风来”,有茶有书自在安静的“两忘”等。而这些新起的民宿,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既能抬头仰望星空,也能俯瞰夜色成都。

这些悄然兴起的主题民宿,不仅成为众多市民新兴“打卡”地,也正在改变龙泉山以赏桃花为主的单一的旅游生态,勾画出都市现代休闲度假新场景。

一位常来的市民说,城市脱离不了,但可以时时换个地方眺望自己生活的城市的灯火,来一场隔空的交流对话,静静看着自己也在其间的流光溢彩,这种感觉很奇妙。

记者手记

为有故事有创意的民宿再添把火

在上山采访的路上,记者遇到不少传统农家乐老板站在门口“招手喊生意”。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噶拉邦嘎”每天只接待20名客人,而且条件还“苛刻”——不准嗑瓜子,不能打麻将。

“苛刻”,并没有阻挡客人的趋之若鹜,三个房间几乎天天都有预定。这也展示出了市场在传统农家乐和新兴特色民宿之间的选择。这些极富特色的民宿的出现,实际上是新兴高端业态移植到乡村地理空间上的乡村生活方式体验场所。在逐渐模糊淡旺季、拉长消费时间的同时,其本身也成为一道风景。

龙泉山是距离成都主城区最近的山体,山泉镇处于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腹心地段,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明显。瞄准产业升级、乡村振兴,龙泉驿区正在制定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激励更多有理想与创造力的人才,帮他们实现属于自己的田园梦,让每一个转型中的农家乐充分加入文创维度,打造出复合性的优势特色,推动传统农家乐转型升级,向着独特性、差异性、富有文创品质的新民宿方向转变。

新闻推荐

海特“牵手”欧洲企业开拓中国通航市场

本报讯(记者朱雪黎)记者6月19日从海特集团获悉,在第53届巴黎-布尔歇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上,海特集团与意大利MA集团正式签署合...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