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接入第三方服务商 面临服务扩容下的安全难题 □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毕舸

成都商报 2019-06-18 04:00 大字

滴滴将在App中接入第三方出行服务商,尝试做聚合平台。目前,滴滴已经和“秒走打车”等多家出行服务商完成谈判,聚合模式入口将在成都等城市开始。知情人士透露,今后滴滴将陆续接入更多第三方出行服务商,滴滴向第三方抽取的佣金每单最低为10%。

据悉,滴滴之所以介入第三方出行服务商,一方面是为了应对美团、高德的竞争,美团不用说,自2017年开始与滴滴正面争夺网约车市场以来,一度以价格补贴抢占了部分区域的部分市场份额。然而,随着美团与滴滴的价格战因投入过大而停息,美团在网约车上也改变了策略,近日,美团打车继在上海、南京上线“聚合模式”后,于5月19日新增十五个试点城市。相比于自营的重投入,聚合模式让美团可以实现较低成本、快速度扩张模式,同时也让美团强大的本地生活资源与网约车业务相结合,为平台用户提供更全面的一站式服务。

高德的导航功能与网约车对接更具有粘合性,未来还可以接入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务,从而形成食住行的线上线下服务闭环,阿里平台本身的巨大流量加持,让其潜在能量不可小觑。

在这种情势下,滴滴虽然已经占据了市场份额的近九成份额,但在互联网时代,这仍然不代表着绝对优势。毕竟,去年事故频发、顺风车业务下线整顿让滴滴的品牌形象受到严重影响,而滴滴亏损109亿美元,裁员3000多人缩减成本,更证明了其过去几年的高投入模式面临严峻考验。目前,除了美团、高德,戴姆勒吉利等车企也纷纷入局,形成了对滴滴的合围之势,滴滴寻求更多市场突破口也就势在必然。

滴滴介入第三方服务商,不仅可以减轻自营投入,在司机、车辆方面获得更多增量,同时还能通过滴滴已有平台流量和品牌赋能,为中小型第三方出行服务商提供大量新增客源,从而满足用户对于网约车的即得性。毕竟,网约车市场虽然遭遇了一些挫折,但仍然属于高速发展中。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约出租车用户规模达3.30亿,较2017年底增加4337万,增长率为15.1%。网约专车或快车用户规模达3.33亿,增长率为40.9%,用户使用比例由30.6%提升至40.2%。业界人士预估,2019年全国网约车交易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2022年交易规模将进一步超5000亿元。

这也就意味着,网约车市场需求蛋糕还在不断发酵做大,滴滴必须与时间赛跑,用更加有效的方式抢占市场。据悉,滴滴聚合模式开启的第一站成都,也是高德的出行服务和美团打车的“城池”之一。滴滴接入第三方平台,就是要在成都这个西部重镇,实现对第三方服务商资源和用户资源的“双抢”,打响聚合第一战。

不过,滴滴接入第三方服务商,由之前的自营模式转向平台化,在服务扩容的同时也面临安全难题。去年以来滴滴的安全监管软肋被暴露无遗,随后采取了一系列改进举措,如在车内安装视频监控,乘客一键报警系统等。但是,由于滴滴运营体量太大,从概率论而言,出事几率也确实高于其他平台。就在几天前,上海滴滴司机撞倒行人,滴滴被当地政府约谈,也可以看出滴滴在日常运营安全上所承受的沉重压力。

而一旦接入第三方服务商,滴滴对其的安全管控力度肯定不如自营车辆,如果出现中小程序出行服务商在司机资质审核、车辆安全性等方面把关不严,导致事故发生,这口“锅”恐怕还要作为接入平台的滴滴来一起背。而滴滴必须在新业务推广与确保风险系数最低两方面寻求平衡,否则稍有不慎就可能引来更多的麻烦。

新闻推荐

龙泉驿区开展老年防诈骗专题讲座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针对老年人同情心强,对各种骗术防范意识差,容易上当的特点,常常围绕老年人进行精准诈骗,针对老年人售卖保...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