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许天琪|未来的纸质书 会朝精美的方向发展

华西都市报 2019-06-16 02:13 大字

|对话许天琪| 封面新闻:随着电子阅读、屏幕阅读方式的流行,作为一名图书装帧设计师,你认为,电子阅读和纸质书阅读之间是什么关系?

许天琪:纸质书还是电子阅读器,这两者并不总是冲突,而是可以互补。就好比渴了是去环境高级的高级店品茶,还是路边买一罐碳酸饮料一口气喝完的区别。两种形式都有存在的理由,侧重点不同。旅行外出时用kindle阅读器比较方便,但是如果在家中,真正享受阅读,还是会选择纸质书。

封面新闻:对于纸质书未来的发展,你有怎样的预测?

许天琪:我认为,未来纸质书不会消失。只要人还需要用物质,书肯定是存在的。只要你还生活在物质的空间,不完全是虚拟空间的时候,就需要书。但是问题在于,现在市面上很多纸质书做得不好,让大家体会不到纸质书存在的充分理由。未来纸质书,将会朝着精美的方向发展。

封面新闻:在电子信息的时代,一本纸质书存在的充分理由,主要有哪些?

许天琪:如果仅仅为了传达信息内容,纸质的确不是最高效的载体。它比不上电子载体。所以,纸质书如果要立得住,让人想要拥有、珍藏,就要尽最大可能把纸质载体本身独有的特性发挥出来,找到一本书之所以值得被印刷的充分理由。在做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纸张的物质性,即与视觉、听觉、触觉、听觉互动的部分。

封面新闻:你最近操刀制作的阿来散文集《成都物候记》,很特别。整本书的装帧形式、款式、色彩、嗅觉跟阿来的文本,形成很好的互动。而且,阿来在这本书中谈论了很多植物花卉,但你并没有像惯常所见的那样去一对一地配植物的插图。这是很特别的。

许天琪:遇到一个好的作者内容,对设计师来说,是一个挑战,也很兴奋。阿来老师那本书的文本太好了。我不会让设计大过文本。而且我没有在书中放很多植物的彩色插图,是因为它不是一本植物图鉴,而是由植物衍生出来的对生活的思考。《成都物候记》不是一本植物书,而是一本散文集。所以,我就想让它抽象一点。如果放植物图片在那里,图比文重,人的注意力就会被图片吸引走,图片起到了喧宾夺主的效果。

封面新闻:要做出好的图书装帧设计,设计师自己首先要把文本吃透吧?

许天琪:是的。设计就是通过书页这个载体,把书的内容信息给予直观地呈现出来,“翻译”出来,让人在视觉上一眼就能体会。比如说,做一本小说书的装帧设计,首先要我读完后,体会文本的总体感觉,是压抑的,还是轻快的。然后我要找到合适的设计,把这个感觉通过形式将之“翻译”出来。

封面新闻:从多种案例可以看出,要想设计出好的作品,需要设计师非常好的人文素养和审美积淀。

许天琪:对,就像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不同的设计师接到一个任务看到一个文本,想到的创意也不一样。这就基于每个人自身知识的积淀。我很庆幸,在川大读书期间,看了大量的电影,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我之前是在许燎原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工作,许老师就是一个特别擅长运用材料的一个人,主张把日常的生活陌生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很有趣的东西,不一定要去远方,只要你去观察,身边近处的东西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封面新闻记者张杰实习生刘可欣

新闻推荐

《灯火通明锦官城 点亮夜间经济》新闻追踪激发夜间经济新动能 打造夜间消费新地标

夜游锦江本报记者张青青摄本报讯(记者李霞)《成都中心城区景观照明专项规划(2017-2025)》发布,昨日,市城管委解读了这份景观照...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