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成都元素? 想探究成都的内在潜力

成都商报 2019-06-09 01:00 大字

孟京辉导演

“挺酷炫的,但是没怎么看懂。”“有点懵,至少还要来再看一次。”“是不是先锋戏剧就是这样啊?”红星新闻随机采访了一些观众,不少人都反映看不懂。

导演孟京辉并不着急:“谈恋爱有一见钟情,但更曼妙的是心心相印、润物细无声的那种。”孟京辉也承认,真正要看懂这出戏,至少要来三次以上。浸没式戏剧的魅力在于此,别忘了它在8600平方米的空间里,有168个空间。所以,在走进剧场前,他给了戏剧爱好者一些提示。因为所展示的内容太多,孟京辉担心大家会忽略一些重点。比如多媒体装置,“我们一共有12处多媒体装置,有的能够互动,还有VR。”比如除了起承转合的主线之外,还有12条副线。“副线并不是不精彩,反而有特别来劲、特别撕心裂肺、特别优美的故事在其中。的确看一次不太好搞懂,我们用心太多了。”

对于有观众提出的“《成都偷心》为何看不到成都的元素”的问题,孟京辉很认真地回答:“老实说,成都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站,她给我温柔、温婉的情感,我想把这种情感,投射其中。希望成都人能够在这个戏当中感到自豪,而不是说反映成都的什么什么。”

所以,没有火锅,没有大熊猫,没有成都的人文风貌。孟京辉想探究的是,成都的一种内在潜力。“这种潜力是对未来的一种看法,一种积蓄。这种积蓄,是有情感的,是不断变化的,不仅是对外面世界的一种包容,最重要的是一种成长性的东西。所以在整个戏剧、空间里,通过我们对成都这种本质的认识,在成长当中去发现。”孟京辉表示,他不喜欢用生硬、旅行性质,甚至是(成都)元素性质去展现成都,“我更倾向于一种开放性的成都的潜力。”

在孟京辉看来,当下好多东西消失了,成都还有;有好多东西没有、未来可能有,成都也有。“从情感到各种风物,各种人内心的一种愿望,这特别重要。更多展现这种东西,而不是简单的成都元素。”

红星新闻记者 任宏伟 实习生 易沁圆

新闻推荐

到了成都,你的心、情感,就被偷走,是那种没有办法,迫不得已,又沉迷其中 全球最大规模的浸没式戏剧《成都偷心》昨晚惊艳亮相

《成都偷心》剧照为什么会叫《成都偷心》?孟京辉给出答案,“到了成都,你的心、情感,就被偷走,是那种没有办法,迫不得已,又沉...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