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经济区8市:加强联防联控联动 共建共享丽日蓝天

乐山日报 2019-06-07 07:19 大字

三江汇流处,“嘉州蓝”与乐山大佛交相辉映 记者 龚启文 摄乐山嘉州绿心公园向日葵花海在蓝天映衬下格外美丽 记者 龚启文 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蓝天白云频现乐山 记者 龚启文 摄2018年,全省空气质量改善明显,其中联防联控的举措功不可没。今年初,以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资阳、遂宁、雅安8市为主的成都平原经济区签订了《成都平原经济区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要从优势互补共赢、信息资源共享、联动协同共商、生态环境共治4大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而数据和肉眼可见的蓝天白云能证明:同心治气,其利断金。日前,2019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大气污染防治市长联席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1—5月成都平原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优良天数率明显上升,PM2.5、PM10、SO2已是全省三大区域最低水平。就下一步治气路径,8个城市一拍即合:要以更加紧密的合作,加强联防联控联动,精准治气,共建共享丽日蓝天。

联合治气成效明显

1—5月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会上,成都、资阳、眉山、雅安、乐山、遂宁、绵阳、德阳8市依次在发言中介绍了各自的空气质量状况:总体看来,呈向好趋势。

就成都情况而言,来自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数据显示,2019年截至5月30日,PM2.5平均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8%,优良天数120天,同比增加27天,其中第一季度,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三,首次结束了自2013年以来每年第一季度有重污染天的历史。

与此同时,今年乐山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呈改善趋势,4月、5月改善势头明显。4月,乐山主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97,同比改善17.12%;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同比改善35.42%、22.49%。5月中上旬,乐山主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99,全省排名第5位,同比改善31.58%,改善幅度列全省第2位;优良天数100%,PM2.5、PM10同比改善34.12%、30%。

蓝天白云越来越频繁,这是成都平原经济区市民近年来最普遍的生态获得感和幸福感。

扎实推进50条措施

成都治气经验受关注

都市大气重点科研实验室,开展“一区一策”治理。同时,加快推动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成都中心)建设和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联合攻关中心成都分中心落地。

目前,一批科学技术成果和手段已在成都各领域推广应用:“多尺度喷雾(淋)除霾”“3D气溶胶激光雷达扫描”“VOCs观测走航”“超细清水雾系统”、机动车尾气净化装置、秸秆禁烧无人机巡查等等。

建设大气污染防治院士工作站、在全国首创非道路移动机械标志管理和机动车检验机构积分管理制度……成都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积累了“成都经验”,受到兄弟城市关注。记者了解到,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铁腕治霾”和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总体部署,全市各级各部门从六大方面积极行动,扎实推进50项具体措施落地落实。

在压减燃煤方面,成都全面推进燃煤锅炉“煤改电”“煤改气”,近年来累计完成燃煤锅炉淘汰及清洁能源改造1873台,实现减煤170余万吨。在治污减排行动中,持续开展落后产能淘汰,近年来累计完成428户钢铁、铅酸蓄电池、建材、造纸等行业的落后产能淘汰,同时持续开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控行动,完成首批77家重点企业VOCs达标整治。

为控车减油,成都在全国首创了非道路移动机械标志管理制度,已累计发放“身份证”3.4万余台。在清洁降尘方面,强化工地扬尘管控,持续推动智慧工地建设,全市3051个符合安装条件的在建工地,除临时性、小型工地外,1966个已全覆盖安装扬尘在线监测、高清摄像头、人脸识别门禁等相应设备。持续严格综合执法方面,今年以来,成都各部门严厉查处各项违法违规环境问题。

扎实推进科技治霾,成都一方面强化现状研究,开展大气监测网络建设,市级完成44个空气标准站、409个空气质量监测小型站(微站)建设,试点建设车载式大气颗粒物在线监测系统;另一方面,强化智力支撑,依托“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院士工作站”,整合科研院所力量,加快建设成

今夏大气质量情况

晴朗少雨臭氧污染形势严峻

2019年已过去接近一半,尽管空气质量以优良居多,势头良好,但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8个兄弟城市都不得掉以轻心。根据气象预测,6—8月,成都平原经济区的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较差,或将经历一个与臭氧污染相伴的盛夏天。

根据省气象台预测,预计6月上旬影响盆地的冷空气势力弱,静稳天气较多,仅有两次降雨过程,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较差。而这样的情况在接下来2个月也将得到延续,据预测,由于6—8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部分时段有高温干旱,总体而言,成都平原经济区大气自净能力较常年正常略偏差,臭氧污染形势严峻。

“从空气质量状况看,1—5月成都平原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优良天数率明显上升。除CO上升外,其他污染物浓度均有所下降。且PM2.5、PM10、SO2已是全省三大区域最低水平。但盛夏即将到来,大气质量形势比较严峻。”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负责人介绍,6月气温波动升高,有3次明显高温少雨天气过程,预计部分城市有臭氧轻度至中度污染风险,个别城市有短时臭氧重度污染。7月至8月,有出现伏旱天气可能,晴朗少雨;区域有2—3次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光化学反应活跃,可能出现2—3次臭氧区域性轻度至中度污染风险,个别城市有重度污染风险。

8市治气迎难而上

联防联控联动靠科技精准发力

蓝天保卫战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当前,四川省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正处于爬坡上坎、滚石上山的关键阶段,必须咬紧牙关,憋足劲、加满油。而面临即将到来的严峻形势,8个兄弟城市也表示,要以更加紧密的合作,加强联防联控联动,找准症结,依靠科技,精准发力。

“当前我们还要做好臭氧防控。”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于会文说,从现在看来,我们的气象条件是不利,面临着严峻的臭氧污染形势,各地要加强对臭氧前体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控制,做好联防联控联治。

此外,还要强化科技支撑,在借智借力、完善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精准发力,以最少的成本,收获最大的环境效益。

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8个城市需共同努力,做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为全省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作出成都平原经济区的贡献。

(成都日报记者缪梦羽记者张清)

雅安

一季度污染源监测数据

联网率居全省第一

近日,记者从雅安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根据四川省生态环境厅2019年一季度全国污染源监测信息管理与共享平台联网的情况通报,雅安市监测数据联网率在90%以上,居全省第一。雅安也是省内唯一联网率在90%以上的城市。

污染源监测数据联网是环境监管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雅安市生态环境局认真贯彻落实《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总体部署,高度重视,细化措施,统筹推进污染源监测数据联网工作。

按照生态环境部“排污许可证核发后3个月内完成污染源监测数据联网”要求,雅安2018年底前发证企业总数55家,实际完成方案企业54家,方案完成率达98.2%。根据今年一季度污染源监测数据联网情况统计,雅安市联网企业53家,数据联网率达96.4%。

(雅安日报记者鲁妮娜)

绵阳

第二届能源创新大会

助力世界环境日激活产业新生态

6月5日,“第二届能源创新大会暨2019无废环境产业高峰论坛”在绵阳举行。大会以“激活能源与环境产业新生态”为主题,聚焦能源与环境,与会专家立足能源产业发展与变革、生态环境和谐发展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为探索能源创新与“无废城市”协同发展的新技术、新思路、新模式提供智力支持,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大会展示了全息能源龙卷风能源利用系统、城市固废资源化利用与安全处置(热解气化熔融处置技术),以及羟基自由基净化、燃料电池在轨道交通的应用等前沿技术创新成果,并首次提出以“科学岛”的创新模式打造全球性多学科综合研发应用和产业转化示范“一体化”平台的构想,引起了参会专家的关注和热议。并围绕《深化改革创新开放、推进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关于节能环保低碳的思考》《城市能源特点及发展趋势》《科技创新与利国兴国》《新时代经济转换与绿色发展》等热点进行了交流探讨。

第二届能源创新大会是一次聚集行业翘楚的年度盛会,也是一场激活产业发展的头脑风暴,大会旨在打造品牌影响力,使其逐渐成为根植四川、辐射全国、影响国际的能源与环境产业融合发展平台。(陈庄)

德阳

河道整治与候鸟保护相结合

为城市景观添亮点

记者从德阳市水利局获悉,历时一个月,德阳市旌湖清淤整治工程已于5月底全面完成。在此次清淤过程中,全新打造的7座鸟岛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德阳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陈薪尧介绍,此次旌湖清淤工程是将候鸟栖息地保护与城市河道景观相结合,利用现有河道内的生态系统,共计打造候鸟栖息地7处,并摆放景观石,载种冷水花、美人蕉等水生植物,为广大市民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良好的环境对于保护候鸟来说不可或缺,以前旌湖内形成过一些岛屿,但那些植物对于水质环境没有起到净化作用,所以这次规划的鸟岛将重新进行植物的选择和种植,同时也会更加统一、美观。”陈薪尧表示。

此外,此次通过分段式施工对旌湖河道进行清淤,减小污泥中微生物对水质的影响,恢复了河道正常功能。此次旌湖河道清淤工程,共计清淤70万立方米。清淤的同时,也对旌湖河道内垃圾、水草、浮游生物进行了整治,河道已达到行洪标准,有效改善了旌湖河道的水质与生态环境。(德阳日报记者徐皓)

眉山

2019年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月活动启动

6月5日,“美丽眉山,我是行动者——眉山市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暨2019年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月活动”启动仪式举行。

启动仪式上,眉山市生态环境局向全市社会各界发起了“美丽眉山,我们一起行动”主题倡议;企业家代表和市民代表分别作了发言。随后,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现场开展了政策咨询和宣讲活动。

据悉,为提升宣传教育月活动影响力,眉山市先期举办了“环保公众开放日”“爱护母亲河、骑行顺手捡”等活动,组织学生、公众走进环境监测、城市污水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现场,零距离接触了解生态环保工作,提高其对生态环保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接下来,眉山市将通过开展环保志愿活动、“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评选活动等形式,广泛动员各方参与生态环保事业,选树一批生态环境保护先进典型,提升社会各界对生态环保工作的关注度。(眉山日报记者梁昊)

责任编辑:尹瑶版式编辑:刘莎

编辑:付小惠校对:刘宏伟

新闻推荐

封面开讲了6月13日再开讲与于丹教授一起跟着杜甫去旅行

封面开讲了6月13日再开讲报名方式:1、已下载封面新闻APP的用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名页面2.下载封面新闻APP...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