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小事情 重在持之以恒

成都日报 2019-06-06 04:38 大字

□本报评论员 马玉宝

在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的今天,“知易行难”,却是摆在人们眼前的现实问题。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调查显示,所有生态环境行为中,受访者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最为认可,超九成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对于保护我国生态环境是重要的,但实际行动与认知程度差异最大,仅三成受访者认为自身在“垃圾分类”方面做得“非常好”或“比较好”。

在北京,早在2000年就开展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2012年3月又率先施行《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但在条例颁布7年后,近期的调查却显示,不足两成公众了解条例的核心内容,而能够准确投放厨余垃圾的居民也仅有两成。

在上海亦有调查称,目前上海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的缺口虽已补上,但居民依然缺乏垃圾分类投放的动力。如何破解居民心目中的“麻烦事”,仍是管理者心中的“难办事”。

垃圾分类,乍看是一件小事,但却是一场事关全民的总动员。当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应该做”与“我去做”之间,更存在着每一个环节与流程在事无巨细中的紧密连接。

什么是干垃圾、什么是湿垃圾,用完后的厨房用纸应该如何归类?在投放端,许多人有环保意识,却分不清投放标准;在转运端,一股脑儿混合着全往垃圾车里扔的现象经常存在;更毋论多年来人们生活习惯并不容易改变,有倡议缺标准、靠自发无惩戒,更让垃圾分类的积极性随着时间被消磨殆尽……

当然,当现实的问题存在,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回避叫难,而是有针对性地去解决与优化。在垃圾分类这条路上,德国、日本等国家已经走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人们也尝到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甜头。但凡事都有开端,每一条路,都需要一步步地走,重要的是,每一步都走稳、走踏实、走细致。

从娃娃开始,包括成都在内,中小学垃圾分类教育已经在全国一些重点城市全面推广;从技术入手,让“麻烦事”不再麻烦,通过“实名注册、二维码扫描、积分兑换”等技术手段,让垃圾分类变得更加便捷与智能;加强对后端运输、末端处置的监督,严格杜绝“前分后混”的情况;将垃圾分类正式纳入法治框架,提高个体的“违约成本”,让市民在更严格的管理过程中“习惯成自然”……

对于垃圾分类,需要的是细水长流,久久为功,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恒心。垃圾的分类、减量、再利用,本就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从丰富知识、付诸行动到养成习惯,在垃圾分类上走在前列的国家,也是经过了数十年的持续培育。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不仅垃圾分类,世上的很多事,怕的不是晚、不是难,而是只说不做。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北京、上海、成都等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当硬件再无阻碍,“软件”的持续升级也便更加水到渠成。相信在城市持续不断地努力中,在所有人的共同行动下,我们在推进垃圾分类这条道路上的步伐,也终将越走越快。

新闻推荐

创新成都传统文化表达 打造“全球网红涂鸦打卡地” “2019年首届成都国际地景涂鸦艺术节”18日启幕

成都街头的涂鸦作品本报讯(记者李萌文/图)昨日,记者从锦江区获悉,“2019年首届成都国际地景涂鸦艺术节”将于6月18日正式启幕...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