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的四川满汉全席 要吃三天三夜
随着老师傅相继离世,文献资料的保存更加重要。
《成都满汉全席》由孔道生和张松云两位老师傅口述,成都市东城区的商业局饮食中心店指派专人负责记录整理。
《成都满汉全席》中记录的翡翠虾仁,在今天仍然是常见的菜式。
《成都满汉全席》,1959年4月,成都东城区饮食服务公司出品。(左)《四川满汉全席》,1986年5月,四川烹饪专科学校出品。(右)
挂炉烤鸭。
蒜泥白肉
满汉全席。
二毛。绘图罗乐
口述:二毛整理:封面新闻记者薛维睿
清朝入关以来,在清宫中宴会按惯例都是分为“满席”和“汉席”。在宫廷饮食上,是以满食为尊的。每逢宫廷宴席必定是满族宴席唱主角,后来虽然也逐渐开始为汉族官员设立“汉席”,但是宫廷传统认为,汉食地位卑微,不能登大雅之堂,所以不能与满族同堂共现,只能另地安排。至于皇上,饮食更是以满族风味为主。
壹
满菜多烧煮 汉菜多汤羹
作为“二毛的老菜谱”开篇,我想讲一下四川满汉全席,严格说是成都的满汉全席。
《成都满汉全席》是1959年4月由成都东城区饮食服务公司出品的。此菜单传自当时“成都餐厅”一级厨师孔道生和张松云的口述,他们都是“川菜之父”蓝光鉴的嫡传弟子。另一本《四川满汉全席》是由四川烹饪专科学校推出,时间在1986年5月。这本是在《成都满汉全席》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有关满汉全席的附加内容。实际上,这两本主要都是介绍成都的满汉全席。
从整个满汉全席历史上来看,兴盛时期是在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时代,清朝也是我国烹饪成熟和鼎盛的时期。这个时期不仅在中国烹饪史上大放异彩,还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可以说,清朝的烹饪规模宏伟、技艺精湛,形成了当时世界一流的技艺。而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大名鼎鼎的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由满菜和汉菜组成,是清朝最高级的国宴。清代诗人和美食家袁枚说过,满菜多烧煮,汉菜多汤羹。两者结合,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形成了名副其实的满汉全席。
四川有一道家常菜,虽然不是满汉全席里的菜,但我认为代表了满菜和汉菜的结合,这道菜是“蒜泥白肉”。满菜里有白煮肉,不放任何佐料以保持原肉的本味(有些时候可能蘸点醋)。四川的“蒜泥白肉”实际上是满菜的白肉和川式的红油蒜泥结合而来。
满人在入关前的饮食是相当豪放和粗糙的,类似白煮全猪、全羊这样的菜式,没有调味,也没有蘸水。满人入关一统全国后,方知汉菜的制作精美,味道绵长而有味。
最初的官场宴客,为了兼顾满人和汉人,通常会采取翻台的形式,先吃满菜,再吃汉菜。两者放在一起比较,各自的优缺点一目了然。两拨厨子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经过融合形成了满汉菜。满汉全席中的全羊、全猪,其实原本就是满菜。包括北京的挂炉烤鸭,也是满菜改制而来。
到后来,满席和汉席融为一体,成为“满汉全席”的由来。发展到各省以后,按照各地的饮食习惯进行变化,各地方最为上品的菜肴入席,成为扬州满汉全席、广东满汉全席、郑州满汉全席等。
实际上,成都满汉全席的席单最早是传至“成都餐厅”的,这是当时成都的一家餐馆,其中孔道生和张松云两位一级厨师,是“川菜之父”蓝光鉴的徒弟。
贰
拜师贵宝书 融合南北菜
清末民初的时候,蓝光鉴在一个叫“正兴园”的满族馆当学徒。我认为这是成就成都满汉全席的一个天意。蓝光鉴被称为“川菜之父”,而他恰恰拜了满族厨师贵宝书为师,学到了满族的很多做法。蓝光鉴得益于满族两个大师傅的亲传(另一个为老板关正兴),再加上他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四川本地菜做法及南北菜的做法与之融合了进来。
作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唯一做过三次满汉全席师傅,蓝光鉴的两个徒弟孔道生和张松云也都是高手。张松云有一个徒弟叫王开发,不仅仅健在,而且还与徒弟张元富开了一家叫“松泽云”的高格调川菜。张元富师傅也是我的一个老朋友,许多年前就与我的一个重庆朋友王舸在宽巷子开了一家“轩轩小院”,做的川菜非常地道。
《成都满汉全席》的前言中,蓝光鉴说,现在懂得全席的人已经不多了,他的嫡传弟子——现任成都餐厅一级厨师的孔道生和张松云两位师傅——虽然能够单独做出全席中的各类菜肴,但还不能举其全貌。为了保持和进一步发扬川菜的烹调技艺,他们决定在师傅蓝光鉴的指导下,对满汉全席做一次较系统的探索。这时就由成都市东城区的商业局饮食中心店指派专人负责记录整理,由孔道生和张松云两位老师傅口述,历时两个月,写出了这本《成都满汉全席》。
这说明一个问题,对于成都满汉全席,孔道生和张松云虽然能做,但要完全复原全貌,还需要师傅蓝光鉴指导才行。蓝光鉴大师离开人世后,可以说四川满汉全席的全貌就几乎失传了。而随着张松云和孔道生相继过世,这份《成都满汉全席》文献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和宝贵。
蓝光鉴曾介绍,满汉全席当时是为科举制度而举办。当初考状元的时候,有皇帝派下来的钦差大臣,指派的主考官、副主考官,还有当地的最高行政长官和军事长官。每每状元及第之时,会举行一场大宴席,其中最高层级的就是满汉全席。
当然,四川满汉全席和其他地方的有一些差别,比如会有很多繁琐的规定。清末时期需要顶戴朝珠,穿正式服装出席,服侍的人要随时听从指令,翻台时还需要非常迅速。据说,国家级的满汉全席要吃三天三夜,菜式有一百多种。当然,这么丰富的宴席,许多菜肴其实尝一下就过了。
满汉全席是如何产生的?
宠厨张东官 打通了满汉料理
康熙是钟爱汉文化的皇帝,学汉语,写汉字,祭拜孔庙,更爱汉族的菜品料理。在身边近臣曹寅的影响下,对汉族的饮食文化越发着迷。康熙二十三年在元旦赐宴上首开先河,将“满席”与“汉席”摆在了一起。这事之后,各个方面反响不一,然而康熙力排众议,坚持满汉同席,也就渐渐成了惯例。这便成了“满汉全席”的雏形。
康熙朝的满汉全席虽然将“满菜”“汉菜”放在了一起,但是终究没有打破满、汉菜系的门阀之别。虽然同处一室,但还是分桌摆放,只不过是汉席有了和满席并列而立的地位。满席以烤全猪及火锅为主菜,汉菜则以燕窝、鲍鱼、鱼翅、熊掌等珍稀食材为最重要的主打。直到乾隆朝的宠厨张东官才真正打通了满汉料理,完成了完整意义上,融汇满汉烹饪精华的“满汉全席”。
康熙之后的雍正是一位严肃,缺乏生活情趣的皇帝。对于吃饭的事情不太热心,“满汉全席”似乎就此销声匿迹了。雍正之后的乾隆皇帝酷爱酒宴,不但大搞“千叟宴”更是发展了康熙留下来的“满汉全席”。调整席面,开发新菜,使之更加满汉俱全,而不失各自的风骨。
乾隆下江南时,住在苏州织造普福家中。吃饭时被桌上美味打动,因此认识了普福家里的厨师张东官,带回皇宫。从此在乾隆的每日菜单中,打头菜的必是署名张东官。乾隆出行也带着张东官为自己备膳。张东官善于烹饪,很能揣摩乾隆心思,不仅能够完成乾隆要求的各种指定菜品,还能推陈出新,给乾隆不少惊喜。在改造乾隆口味的时候“满汉全席”这道中华大席的命运也开始悄然地变化。
总数超300品 衍生出多种宴席
成为乾隆心腹主厨的张东官,在宫内官居七品。经常因为菜做得新颖别致,口味独特而得到奖赏。更激发了他在菜品上创新的动力,一道道美食让乾隆心满意足。于是乾隆让他主持改进康熙朝传下来的“满汉全席”。
张东官不敢怠慢,不仅将自己为乾隆自创的菜品巧妙安排进“满汉全席”席面,还将满汉全席的标准席面,发展到前所未有的一百零八道之多。更将南菜精工细作的烹饪方式引入“满汉全席”的制作过程。
他打破满菜、汉菜的界限,将满菜与鲁菜合并为“北菜”,将南菜、粤菜合并为“南菜”,从此菜品只分南北,无论满汉。满汉全席分为南菜54道,30道江浙菜,12道福建菜,12道广东菜。北菜54道,12道传统满族菜,12道北京菜,30道山东菜。
而场合不同,具体的菜系选择也有所不同,如此一来又衍生出多种不同的“满汉全席”。流传到今天的即有“蒙古亲藩宴”“廷臣宴”“万寿宴”“千叟宴”“九百宴”“时令宴”等六套席面。总的菜品数目远在108道之上。有据可考的,有冷荤热肴196品,点心茶食124品,总数超过300品。
张东官为乾隆掌勺20年,为满汉全席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乾隆之后清朝逐渐没落,满汉全席在宫中也逐渐式微。流传到民间的“满汉全席”却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虽然不少民俗专家认为“满汉全席”这个具体的概念并不存在,但是“满汉全席”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也深深地刻在民族的记忆之中。
据封面新闻
|人物档案|
二毛,原名牟真理,上世纪60年代生于重庆酉阳。著名诗人、美食家、《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中国饮食类非遗传承与保护课题组专家(文化部和中国烹协)、中国饮食文献收藏家。1987年直至现在,先后在重庆、成都和北京创立文化餐饮品牌“川东老家”和“天下盐”。著有《碗里江山》《妈妈的柴火灶》《味的道》《民国吃家》等美食著作。
新闻推荐
记者|周纯粼乐视汽车在2015年大肆扩张的汽车共享业务正彻底失去生机——虽然前者本身也已淡出公众视野很久了。...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