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民超市购物二维码遭盗刷引发热议消费者:移动支付风险如何防范?
资料配图
■本报记者吉雪娇
手持微信二维码在超市排队等待付款,却被人从背后通过手机扫码盗刷。近日,重庆发生的二维码盗刷案件引发热议。作为新四大发明之一,近年来移动支付普及率持续增高。新的支付方式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如账户信息被泄露、银行卡被盗刷等。对于消费者而言,移动支付风险该如何防范?如何更好培育移动支付安全习惯?这些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受害人在购物时遭盗刷
为提高支付效率,在超市排队购物时,不少消费者习惯提前打开支付软件,调出二维码页面。但这样的行为却给予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重庆江北公安分局破获一起在超市收银处盗刷微信资金案件。4月21日-5月4日,4名受害人手持微信二维码在超市排队等待付款,被人从背后通过手机扫码,盗刷500-900元不等。民警调取监控锁定嫌疑人彭某,于5月13日将其抓获。
“不法分子利用手机软件成为商户后,再使用该软件,就能够变成收银系统扫码枪,通过扫描二维码完成盗刷。”有关人士指出,除在受害人背后择机扫码外,不法分子还可能通过提前在收银处附近装好偷拍设备或用技术手段入侵监控视频窃取付款二维码,给消费者造成资金损失。
“现在每天都会进行多笔移动支付,几乎覆盖了衣食住行各个领域。”成都市民余小姐表示,“还是很关心移动支付安全问题。”事实上,移动支付近年来正在愈来愈多的进入人们的生活。央行数据显示,2018年移动支付业务规模达605.31亿笔,金额277.3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19%和36.69%。中国银联《2018移动互联网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亦显示,目前国内已有5.7亿人使用手机支付,受调查人群去年平均每月消费2600元。
但新的支付方式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资金盗刷等事件时有发生。业内人士认为,消费者对移动支付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仍需提升。
《报告》指出,2018年移动支付低风险型消费者比例同比增长一成。其高风险移动支付行为主要表现为,更换新手机不解绑银行卡、不删除存留的敏感信息、直接删除带支付功能APP不解绑银行卡、有优惠促销的二维码都会尝试扫等。而这些也是消费者在防范移动支付风险时需要特别关注的。
可按需投保账户安全险
具体来看,消费者首先应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切记不要随意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二维码跳转的页面中,不要随意输入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个人敏感信息或点击下载不明软件。同时,为减少个人支付账户被盗用的危险,在使用移动支付时,可只绑定小额银行卡,并尽量避免移动支付账户与所绑定手机号处于同一个手机。
除手机号外,还可对移动支付账号进行第三方绑定,设置安全邮箱等,避免手机丢失后被恶意改密。针对二维码支付,消费者还需要注意保护好个人付款码,不要将支付软件生成的付款码信息轻易发给他人。此外,线下付款时,避免过早打开付款码界面,一旦打开,务必注意遮挡,并尽快完成支付。另一方面,通过购买账户安全保险,亦可对消费者个人账户资金损失予以保障。
《报告》显示,2018年有近七成的受访者表示主动买过银行卡账户盗用相关保险,同比提升约27个百分点,高龄、高学历消费者购买盗刷保险的意愿更为强烈。从实际损失来看,与没有买保险的消费者相比,购买保险的受访者在损失金额上明显更少。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售的个人账户安全类型保险近90个,基本覆盖了个人常用支付环境。如某保险公司“个人账户资金损失保险”,可对被保险人的个人账户或个人账户信息发生遗失、被复制、被盗窃等情形后,未经被保险人同意,被他人通过银行柜台、自动柜台机(ATM)、互联网或通信网络进行盗刷或盗用;或被保险人被歹徒胁迫,被迫将个人账户或个人账户信息交由他人,在正式挂失或冻结个人账户前72小时内的账户资金损失予以最高5万元的赔偿。
在具体选择投保时,保险业内人士提醒,首先要确认账户安全险的保障范围,目前已有针对于银行卡、网银、手机支付等领域的细分安全险产品与综合型保障产品。如果消费者想要获得更为全面的保障,可优先考虑投保“个人账户”范围更加全面的综合型账户安全险。其次,还应提前了解免责范围。如被他人诈骗引发的资金损失是否免责,由第三方造成的损失是否进行赔偿等。此外,为保证获得全额赔付,可留意选择未设置免赔额或免赔率的产品。
新闻推荐
成都医生夫妻外出吃饭路遇陌生人突发哮喘早报讯(记者李正勇实习生杨韵璇)5月17日傍晚,成都一对医生夫妻出门吃饭偶...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