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空坝坝”如今变成“开心农场”
昔日的“空坝坝”
如今变成“开心农场”
□本报记者 马工枚 文/图
茄子、辣椒、红薯、番茄……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蓓蕾社区的小巷子里,石板铺成的道路指向了一处小广场。小广场约100平方米,两侧是灰砖白墙和带有川西风格的建筑物,脚下是细石铺就的道路。小广场里面是一片绿色小天地,内侧围墙上挂着用废弃轮胎制作的装饰物,角落点缀着鲜花,墙面涂有长颈鹿、蓝天白云等图案。
小区里的“生态农场”
“每天都有人来这里,浇水、捉虫、翻土……”一位阿姨边告诉记者,边走进农场,弯着腰拔除杂草。
排放整齐的花箱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瓜果,栽种面积达到了一半。左边立有“老年组”的木牌,右边则是“青年组”。各色时令蔬菜、瓜果都长势良好,长寿花、薄荷散发出自然的清香……
“这些菜也是社区和居民共同照顾的,我们和社区签订认领协议,自行负责认领区域的蔬菜栽种,并管理好各自的‘责任田’。” 社区居民陈桂清笑着说。“今年3月18日,我们刚进行了升级改造。”
陈桂清说,社区农场建成以来,种植过绿叶菜、牛皮菜、辣椒等多个品种。收成后,用于义卖或者送给孤寡老人、生活困难住户。居委会根据前期的经验摸索和专家指导,逐步扩大适合当季种植的蔬菜种类,不断提高栽种成功率,使原本空荡荡的水泥平台被生机盎然的绿色所覆盖。农场建好了,社区还特别招募具备种植经验且热爱公益的社区居民组成农场管理自治小组。小组成员除了每天来农场进行除草、浇水和施肥等日常维护外,还对选择栽培种类以及栽培方法出谋划策。
“原来这里是一片空地,人很少来。”陈桂清说,自从这里变身社区农场后,不少居民带着娃娃来这里,“让这些‘五谷不分’的娃儿认识蔬菜、种植蔬菜”。
目前社区农场里总共有70多个蔬菜种植箱、20多个蔬菜品种。不大的空地上,左侧立着“老年组”牌子,右侧立着“青年组”牌子,现在,两组的蔬菜都长得不错。
收获的蔬菜送给生活困难住户
“我们小的时候,谁不帮家里种地?以前在家种地习惯了,刚来城里还有点不适应。”陈桂清说,她之前没事喜欢去跳跳广场舞、打打拳,后来听说社区计划种植这片菜地,便立即报名参加,成了认领人之一。在陈桂清看来,社区农场建成前后反差很大,如今小区景色变得漂亮多了。现在,陈桂清没事就来这里逛逛,她在整理菜园的同时和社区其他认领人拉拉家常,居民之间多了一处交流的场所,也让老人们的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红苕是家里吃不完的,丢进土里,稍加打理,现在还长得多好。”陈桂清说,种植蔬菜的种子来源很多,有的是社区统一发放,有的是认领人从网上购买,还有的是自家的蔬菜吃不完的来做种子。
陈桂清告诉记者,农场内收获的蔬菜由社区统一组织义卖或者送给孤寡老人和生活困难住户。“农场的蔬菜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收割后会送往社区独居老人家中,这样居民不但可以吃到放心蔬菜,还能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昔日“空坝坝”如今的“开心农场”
社区农场这片空间原来是一个简陋的小游园,后来还被居民用来堆放杂物、甚至成了让宠物排泄的地方。“自从建成这样一个社区农场后,我们没事的时候都喜欢来这里转转。”陈桂清说。
老年人来散心、重温自己童年的田园生活;家长带着孩子们来这里认识蔬菜;孩子们来这里做实践课业、玩闹,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社区还组织旧物改造、制作农场指示牌、讲解堆肥、蔬菜采摘、冬至包饺子等活动。一块以往没人气的空地,如今俨然成了一个小型游乐园和“微景观”。蓓蕾社区农场变身的背后,是成都市“两拆一增”行动的深入实施。
新闻推荐
据悉,此前,针对市民对房屋信息类电子证明的强烈需求,成都市住建局携手天府市民云对APP内“房屋管理服务”进行全面升级,一次...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