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竹子——“竹小笠”走红 竹子IP背后的她:每一盒纸巾 都是城市移动的“牌”
邹芸
十几年前,成都已经是“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而大熊猫则是山头上卖萌吃竹子的国宝。两者看似关系甚浅,但当游客从春熙路买走一个个憨态可掬的熊猫玩偶时,两者开始产生关联。到今天,熊猫已经成为成都的城市“IP”,也是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但必须承认,玩偶始终是大熊猫“IP”最表象的开发。尽管有人开始生产书签、明信片、钥匙扣等文创产品,大熊猫始终是以整体的形象存在,不仅缺少工业化的生产力,容易被模仿和超越;对城市文化而言,同样缺乏拉开差距的关键动力。
作为成都商报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邹芸很早就嗅到其中的变革。“竹小笠”是邹芸在文创领域的新尝试,它不限于大熊猫的形象“IP”复制,通过竹制纸与城市形象产生新的关联,进而创造新的文创价值;搭载电商机遇,这个文创“IP”面向的将是全国市场,而伴随着商品流通,城市不可复制的文化形象也将收获更富价值力的传播和推广。
“竹小笠具有爆款的潜力”
如果说熊猫玩偶拉进了人们和这座城市的距离,那么和熊猫拥有更多的共同点,则让人更加深刻地与成都产生关联甚至共鸣,成为城市在文创产业发展的突围。
竹子,是邹芸捕捉到的新“IP”。这个被视作熊猫“口粮”的植物,很容易就与人们产生关联:例如竹质笔筒,竹编用具等。但它们均容易复制,且加工工艺简单,很难成为真正具有传播力的文创产品。
偶然的机遇很快来到,原浆纸火了——随着人们对纸质用品品质要求的提升,市场形成了新的缺口,而根植成都本土,这里本身就具有天然的“IP”:竹子。邹芸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竹、崇尚竹的国家,四川不仅竹资源丰富,竹制浆造纸的历史也很悠久。“竹子本身附有悠久的竹文化,这是其他任何纤维都不具备的特质。”邹芸表示,这显然是成都文创产业面临的新机遇。
很快,由成都商报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和四川文宝供应链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一款主打新鲜、每月订单式生产的竹浆抑菌纸“竹小笠”在今年初正式上线。
这首先是一个自有品牌,邹芸希望它脱离普通市场的“价格战”,以文化和地域调性吸引了一批热爱熊猫、喜欢成都的群体。同时,以熊猫“竹小笠”为动漫人物,该品牌每天进行原创手绘日历全网分发。该日历以其幽默的语言,风趣的画面,生活化的构图,将普通的快消品升华为人们喜欢、亲近的“熟人”竹小笠。
在常态产品中提炼出熊猫动漫的IP价值,迅速被市场接受。首批数万件抽纸卷纸很快就一售而空。“这印证了市场对这类产品的认可,具有爆款的潜力。”邹芸说,培养用户的过程中,更多文化元素也伴随着产品输出。例如,产品的包装本身就通过用户的购买行为传输到全国市场,而每一盒竹小笠的包装图案也成为了城市移动的“广告牌”:有的附带川西林盘的元素,将这一概念全国化铺陈;有的体现了天府绿道的特质,传播了成都的城市美学。
一盒纸,就这样与一座城市的文化牵连,进而成为城市文化的传播者,以及城市文创产业的新增长点。
文创产品的电商机遇
竹小笠的“发家”并非偶然,也与邹芸的经历紧密相连。电商,不只是一种销售形式,一款文创产品,可以借此接地气,甚至很萌、很吸金。
这与当前全国蓬勃的电商市场不无关系。日前举行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4.8%。其中2018年电子商务交易额为31.63万亿元,网络零售额超9万亿元。
邹芸是其中较早的一批来自成都的“掘金者”。在此之前,她曾通过挖掘本地特色产品,并将其打造为特色的文创产品,在电商平台销售和推广。例如,京东商城的成都馆是邹芸在线上打造的成都文创美食平台,一年覆盖sku单品100余个,吸引用户100万人以上,流量曝光率超过1500万。
搭上电商,竹小笠很快“火”了。利用网络平台,邹芸和团队将竹小笠打造成一个戴着斗笠的熊猫形象,通过用户绑定,向全国市场传送富有“成都味儿”的文化和生活。很显然,文创IP的价值可以通过电商平台放大,进而通过城市文化的广泛传播,成为城市外宣的重要方式。
产业发展也随之而来。邹芸说,成都天然就有发展文创产业的基因,尽管以文创产值的总量来算,成都相较一线城市仍有差距,但产业活力不仅仅体现在总量等规模数据上,更看重的是增长潜力和空间。
或许可以通过全国首个新文创领域城市排行——《中国城市新文创活力排行》的数据看发展:成都因其在产业活力、人才活力、政策活力、传播活力等指标上的优秀表现,在100个城市样本中脱颖而出,综合活力排名首位。而在成都,越来越多“邹芸”们正在发掘更具传播和不可复制的文化IP,和成都文创产业一同快速崛起。
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诗柯)昨(8)日,记者从成都市交通运输局获悉,自2019年2月起,成都市常态化开展五城区巡游出租汽车专项整治,4月15...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