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灾害赛跑,攻破多项世界难题

四川日报 2019-05-08 07:58 大字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研究团队,是依托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平台,通过近60年的积累建立起来的科研团队,聚焦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和地下工程建设灾害防控及其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团队包括以张倬元为代表的老一辈工程地质学家,以黄润秋为代表的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历经三代传承,形成了一支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群体。10余年来,团队先后两次独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获得1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国家专利金奖,以及近60项省部级奖励,累计经济效益达数十亿元,在强震地质灾害与滑坡监测预警方面的研究处于国际“领跑”水平。,与灾害赛跑,攻破多项世界难题。

◎探访

“走,去我们的学术沙龙室,边喝咖啡边聊。”4月19日,在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记者见到了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研究团队负责人许强教授。

记者跟随许强来到学术沙龙室,里面摆着沙发、开放式书桌、吧台、电视等,清爽明亮。小小的学术沙龙室,只是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研究团队走向国际化的一个缩影。经过10多年发展,这支团队不仅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地质灾害领域标杆,也步入了国际地质灾害领域顶尖科研团队行列,这在地方高校堪称创造了“奇迹”。

地质智慧助力震区新生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研究团队真正进入公众视野,是在11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

地震发生的当天晚上,许强就受命赶赴北川,紧接着几个月时间,他和团队几乎没离开过灾区。经历几个月对地震同震灾害的排查、灾后重建选址、地质灾害勘查等工作,团队觉察到地震灾区的众多奇特地质现象与教科书所说完全不同,为此,他们许下了“要将汶川地震研究清楚”的承诺。

团队利用先进仪器设备对紫坪铺水电站大坝变形情况进行了监测分析,为科学合理地评估紫坪铺水电工程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依据;团队曾多次发现和识别出灾害隐患,避免重大人员伤亡;团队根据强震作用下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提出了“三避开”“三重视”的选址原则,后被上升为“国家标准”……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滑坡—泥石流灾害链进入高度活跃期。团队完成了《四川省“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清平、映秀、龙池三大片区典型泥石流监测预警示范点建设项目》,实现了对“三大片区”7条大型泥石流沟谷的全天候动态监测、实时分析处理和预警防灾信息的实时发布,先后成功预警2013年7月8日的清平走马岭沟泥石流、2013年7月10日的映秀镇红椿沟泥石流等多起灾害,为地震灾区泥石流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支撑。长期关注该项目的业内人士给出评价: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被攻克!

11年来,团队兑现了这份承诺,针对汶川特大地震开展各类科研项目132项,发表各类论文334篇,独立完成《汶川地震地质灾害研究》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殊荣。

技术创新实现防患于未然

如何实现防灾从“事后”到“事前”,更大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如果真正实现对重大灾害隐患的提前识别和发现,对其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控,一旦发现临灾前兆及时预警,就能减少灾害的破坏或危害。”许强说。

团队突破传统地面调查观测局限,研究基于“星载遥感+合成孔径雷达”“航空激光雷达+无人机三维摄影测量”“地面调查+监测”等先进技术,构建了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的“筛查-详查-核查”的“三查”体系,贵州和四川利用“三查”已经发现了数千处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研究成果在川藏铁路、藏中联网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规划选线中得到应用,为重大工程建设规划提供了科技支撑。

在许强的手机里,安装着“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APP”,这个APP连接着数百个灾害隐患点的各种现场实时监测数据,可以自动发送预警信息。今年2月17日发生在贵州省兴义市龙井村9组的滑坡事故,由于系统提前1小时发出红色预警信息,400多名群众提前撤离,无一伤亡。

团队研发的这套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会对纳入监测的滑坡实施全天候实时监测,一旦出现临灾征兆,系统会根据预警模型和判据自动分析确定预警级别,并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自动向相关人员发送预警信息。目前,这套系统已布设于贵州、甘肃等地,实现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业务化运行,2017年以来已先后六次提前成功预警滑坡,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重大工程贡献科技力量

除了研究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研究团队还在地下工程灾害以及地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

2018年11月22日,米仓山特长公路隧道所在的巴陕高速全线正式通车,米仓山隧道是目前国内独头掘进最长、中部通风竖井最深、通风联络道规模最大的公路隧道,建设难度非比寻常。

自2013年起,李天斌教授带领“地下工程灾害防控团队”对修建米仓山隧道进行了持续技术支持,主要对整个隧道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防控以及超前地质预报,在米仓山隧道保驾护航过程中贡献成都理工大学的科技力量。

“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一定危险性,比如我在二郎山隧道现场勘查时就遇到了一次岩爆,石块落下,距离我仅有50厘米……”李天斌回忆说,“但科研者就是要有不怕难、不畏险的精神。”

灌浆(注浆)是常用的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治理的一种技术。裴向军教授团队的发明专利——粘度时变灌浆材料(SJP),破解世界灌浆难题,先后成功应用于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新疆东天山隧道、拉萨贡嘎机场、中(国)哈(萨克斯坦)口岸等重要工程,曾获第十五届中国专利金奖,并被陆续编入多个国家规范。

新生代科学家也在迅速崛起。80后女青年、范宣梅研究员,以汶川地震诱发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在地震诱发滑坡和滑坡坝的形成机制、时空空间分布规律、灾害链效应及溃坝洪水模拟预测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荣获第十三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

◎对话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成都理工大学教授许强:

力争实现三个“一流”目标

记者:10多年来,团队科研硕果累累,走在了世界前沿,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许强:首先是精神的传承,从张倬元教授到黄润秋教授再到我,全心全意投入到地质灾害防治事业中,这是我们搞科研的使命和担当。再有是团结和拼搏的氛围,一个集体要有共同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才能向一个目标一起奋进。我们基础条件不好,只有大家紧紧团结在一起,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做成事、做好事。

记者:您如何思考团队今后的发展?

许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是团队不变的坚守。我们要通过学术前沿化、成果社会化、运行国际化,实现“一流的成果、一流的科学家、一流的国际影响力”目标。

不仅如此,多学科交叉是现代科研的发展必然,我们现在迫切需要气候、地震、岩石矿物等其他学科的参与,而国内一些顶尖名校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成立学科交叉学院,让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起来碰撞出火花——这也是我们要突破的。

新闻推荐

成都数智环境建设入选全国优秀案例

本报讯(记者吴亚飞)5月6日至8日,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行。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数智环境引领环境治理转型”研究及...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