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都市旅游 上海有哪些经验

成都日报 2019-05-08 07:57 大字

刚刚结束的2019年“五一”小长假,大众出游热情持续高涨,各地“人从众”的旺盛需求背后也显示出新的市场趋势和机遇。首先,从消费结构上看,文化和旅游消费额在501-1000元之间的游客占比高达38.0%,文旅融合市场潜力巨大。其次,从客群偏好来看,统计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杭州、重庆、南京、成都等城市在出游客源城市、国内游首选目的地和国内游消费力目的地的排名中名列前茅,“都市旅游”方兴未艾,并以其地标性、创新性和多元化、品质化越发受到大众青睐。

都市旅游是“以大都市人文、自然及社会资源为载体,以都市文化、商贸和景观为吸引物,集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演艺、节庆、赛事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体验产品。”国内“都市旅游”的概念由上海于1997年首次提出,随着其内涵和外延的不断丰富,都市旅游凸显出多样的现代城市文明成就和强烈的时代特征。在文旅深度融合的大趋势下,为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都市旅游也亟待优化供给,探索新的“打开方式”。

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创新思维

坚持文旅融合,突出都市旅游的文化底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尤其在都市旅游内容与形式趋于同质的背景下,都市特有的文化元素、文化内涵与文创演绎手段成为核心吸引力。在深化文旅融合的进程中,上海积极推动“旅游+红色文化”,依托“一大会址”等经典红色旅游点的创新演绎打造红色都市;推动“旅游+海派文化”,打造特色文化业态和演艺产品、节庆活动和街区;推动“旅游+江南文化”,打造特色水乡古镇产品,通过旅游的活态化功能,展现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内容创新、品牌重构来不断丰富上海“旅游+文化”的特色载体。

坚持业态创新,形成都市旅游大产业体系。都市旅游拥有都市所特有的资源统筹和跨界运营优势。从顶层设计上,上海都市旅游不断推动与第一、二产业的融合,通过促进“旅游+”文化、工业、农业、金融、商务、交通、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气象等,构建“1+10+n”大旅游产业体系,通过全部门的协同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辐射能级。从业态产品上,充分发挥大都市文创、科创、众创的集聚优势,为旅游创意产业、园区、特色街区、微旅游、共享经济等创新的旅游业态和产品的发展提供了要素基础和成长土壤;尤其在黄浦江游览、迪士尼、邮轮旅游、国际展会、深坑酒店等大型文化娱乐项目的驱动下,都市旅游新业态和产品的集聚效应和龙头带动性不断提升,呈现出更加开放包容、大胆创新的姿态。

坚持全域发展,构建都市旅游全覆盖格局。“圈层化”是都市旅游空间布局的普遍模式。在此基础上,都市旅游通过不断优化旅游资源布局和可达性来实现全域发展格局,提升外围辐射能级。一方面,强调区域联动,促进上海旅游业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旅游“先联先通”,彰显上海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和建设“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中心区旅游圈、郊区旅游圈和滨海临江旅游圈”构建“三圈”发展格局,即在中心区域维护上海原汁原味的都市特色,在郊野及外围区域则充分拓展大都市的乡村和滨海休闲游憩功能。

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特色路径

阅读建筑,讲述都市百年历史文化记忆。都市旅游所辖的中心城区内名人故居、历史建筑等文化性旅游资源众多,客流集聚,促进建筑与旅游融合,是展示都市文化和形象的重要窗口。上海拥有众多地标性建筑和优秀历史建筑,为进一步活化都市的文化遗产,上海梳理城市地标建筑、优秀历史建筑资源,深度挖掘建筑历史故事,全市已对600多座特色建筑设置阅读导览,通过在老建筑、老房子设立历史名人墙、名人旧居铭牌和二维码,在重要名人故居设VR全景导览等,推出“可听、可看、可读”的“开放式城市建筑博物馆”,并陆续推出“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的城市微旅行系列精品线路,使游客可随时随地获得“一码入口、多种体验”,感知上海百年历史故事的文化记忆。

商旅文会联动,强化“最上海”沉浸式体验。发达的商业文化和良好的商旅文会联动基础是都市旅游的特色底蕴与强劲动力。一方面,2018年首届进博会的成功举办全面提升了上海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旅游形象;结合打响“上海购物”品牌行动和国际消费城市的建设进程,上海通过多举措优化离境退税政策促进入境旅游。另一方面,引入商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传统商圈能级,并通过将都市旅游休闲活动动线与经典都市经典商业业态融合,重塑中心城区的南京路、淮海路、豫园等经典购物旅游区,打造旅游购物综合体,打造“最上海”的旅游消费地标;并结合新品首发、国别商品周、首店潮店旗舰店等系列活动,推出了10条特色化、定制化“上海购物专线”,通过本土经典与全球前沿的结合优化“要购物,到上海”的消费体验。

文创激活,促进生产空间向生活功能转化。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工业进程的推进,大量原本位于都市中心区域的工业制造业厂区逐渐失去生产功能。在由“干工业”向“看工业”的转化中,文化创意以其独有的创新创造力,通过对有形和无形的工业遗产资源进行传承、转化与再造,形成了多样化的都市工业旅游产品。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和现代工业、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地,在文化创意转化下,“民生粮仓”“原十七棉厂”等工业遗产转化为工业博物馆、文创园区,一批老字号、老品牌工业企业转化为工业旅游体验点,“上汽大众”等先进制造业企业也不断拓展科普旅游功能。文创激活下的“旅游+工业”构成了大都市特色化、多元化的工业旅游产品体系。

精细服务,体现都市旅游的“城市温度”。都市旅游作为“全域旅游”的最佳实践,其服务体系不仅包括城市公共服务的各个方面,更需要充分考虑游客的个性化、特殊性需求。对标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一方面,上海通过对重要交通枢纽、主要旅游景区点的综合旅游服务中心的集中改造,着力打造一批便捷、友善、舒适度高的“城市会客厅”,通过多功能、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打造市民游客的服务窗口、旅游休闲的聚合平台、市场管理的功能节点。另一方面,注重将创意设计融入都市基础设施、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如文化特色型书店、互动体验式购物中心、创新创意化旅游标识和智慧系统等,通过高品质、有温度的公共服务和友好、有序、优质的文明环境彰显都市旅游特有的人文关怀。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化和旅游部(前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

新闻推荐

暴雨、高温……5月成都这些城市安全风险需警惕!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张明海)汛期来临、温度升高——夏季是各类安全事故的高发期,进入5月,成都城市安全都有哪些需要...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