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辉煌到落寞 说说放电影的那些事
五四型16毫米放映机还能带动胶片转动当年户县大王镇电影站的宣传广告组图:老电影的海报
□文/图周媛
我们平时看电影,只关注银幕上的电影情节,很少关心电影是怎么放出来的。从上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在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关中农村,活跃着一批乡村电影放映员,刘公信便是其中很有名气的一位。
公社放映队曾经很红火
刘公信,1952年生,户县(今天鄠邑区,下同)大王镇人。从1974年至2012年,担任乡村电影放映员近40年。他不仅迎着寒冬酷暑,走村串巷放好每一场电影,而且对放映设备相当痴迷,自己出资收藏了40多套文物级的老电影放映机、大量的电影胶片(拷贝)、数百张老电影海报、整架子的电影录像带,他将这些电影方面的珍贵设备和资料精心保存,希望有朝一日让更多人看到,从中了解我国电影业的发展历史。
在大王镇初级中学不远处的几间租赁民房中,我见到了刘公信收藏的众多老电影放映机,这些老古董满满当当放了几个屋子,每台放映机都被擦拭得一尘不染,上面盖有红布保护,仿佛随时待命“出征”。说到电影放映机的收藏,先要从刘公信当乡村电影放映员说起。
刘公信从小喜欢绘画,9岁自学素描,打下了一些艺术基础。1969年他参军入伍,1973年复员回村。当时公社经常要宣传农业政策、乡间好人好事、农田水利建设等,得知刘公信有绘画爱好,就让他来绘制幻灯片。1974年9月,刘公信进入户县大王公社(后改为大王镇)电影放映队,成为一名乡村放映员。那时农村开会不容易组织,大队往往借放电影把群众集中起来。电影开演前,会先放一些宣传片,银幕会打出“静”、“请勿吸烟”等字样,这许多都是由刘公信制作的幻灯片打上去的,公社有一台老牌幻灯机,由他操作。那段时间,刘公信随放映队在当地27个村队露天放电影,主要放八个样板戏。每次放映前,先到县电影公司租赁拷贝,租一场8块钱。然后几个人拉着放映机、拷贝等到村队上。放一场电影村队给30元费用,他们交大队20元,自己拿10元作为生活费。当晚吃饭是每人给村队交四两粮票两毛钱,人家给管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大群众、特别是乡村农民的文化生活十分贫乏,看电影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刘公信既能操作幻灯机,又会放电影,收入比普通农民种地强,人还红火受欢迎。
老放映机不断面临市场考验
公社放映队当时用的是1956年生产的老五四式16毫米(指电影胶片宽度为16毫米)放映机,这在上世纪70年代是最好的电影放映设备。那时片源紧张,一部新片来了,要在几个村队轮流放映。公社放映队负责二三十个村队,经常是送片员骑着自行车来回“串片”,一晚上三台机器分三个点放映。每当放电影,现场都是人山人海。除本村人倾巢出动,早早去占位子外,外村人也会赶十多里路来凑热闹,银幕前后、架子车上、墙头上、树杈上都站满了人。记得1980年前后的一天晚上,刘公信受邀到相邻的渭丰公社一个村帮忙放电影,那晚放的是新片子《洪湖赤卫队》,观众特别多,人都把放映机堵住了,刘公信也被挤得站立不稳。身材高大的他索性抱起放映机,一直到电影放完,群众纷纷赞叹:“这大个子有劲,厉害!”
随着电影放映的火爆,16毫米放映机的缺陷也暴露出来。首先光源差,亮度低,放映距离拉不大,一拉大银幕上就是模糊一片。1984年,刘公信与户县电影公司技术科的陈兴玉、城关放映队的葛建设等专程到成都四川红光电工厂为两台放映机改光源,当时这个厂为放映机研究出了一种新型电路、新型光源,而西安没有这项技术。经过改造,他们的放映机溴钨灯变为硒灯,用上了新光源。返家坐公交车赶往火车站时,刘公信的钱和车票被偷了,误了火车,差点回不了家,当时的艰辛至今难忘。
改造后的放映机光源亮度比原来提高了一倍,当时放《闪闪的红星》、秦腔电影《三滴血》时,银幕又大又亮,效果比原来好多了。然而很快,刘公信又发现了乡村放映队的不足。县电影院放映《闪闪的红星》时,用的是炭棒光源,这种新型光源与硒灯光源相比,放映效果又要好很多。电影中人物的表情十分逼真,火苗、流水这样的画面清晰生动、富有层次。群众到县电影院看了电影,见到他就提意见,说人家是“正规军”,他们是“游击队”,放的电影不清楚。
县电影院的放映设备让刘公信实在眼红,他一咬牙,从家中拿走多半积蓄1500元,加上贷款,自己花4300元(上世纪80年代这绝对是一笔巨款)购置了一台35毫米提包机。这种放映机光孔大,使用宽度35毫米电影胶片,银幕上画面大、清晰度高多了。
成立户县第一支农村个体放映队
有了新放映机,1984年秋,刘公信申请成立了户县第一支农村个体放映队。
当时户县电影公司的片源较少,电影公司老经理程新就将刘公信介绍到西安市电影公司,从此他可以直接从市公司租赁拷贝了。见他大老远跑来,很不容易,工作人员对他也很照顾,这下片源有了保证。
由于片子新,他们这支放映队在当地27个村队很受欢迎。这支放映队共四个人,哪里要放电影,他们便开着“放映车”去。说是车,其实是农用拖拉机改装的,农村路况差,坑坑洼洼,遇下雨满地泥泞,开这种车进村子没问题。车上满满放着大小八九件放映设备:两个机箱,一个扩音机,两个片盒箱、一个大音箱,两个支架,还有银幕布、电源线等等。到了现场再一一取出来组装、放映,用刘公信的话说“劳神得很!”去除片租、来回车费、人员工资,一场电影放下来也就挣个辛苦钱。当时不光村队邀请他们放电影,许多村民遇到红白事,也喜欢放电影助兴,早早就给他们打招呼。当时放映队生意很好,有四台放映机,一晚上可以同时在两三个村队放映。每晚各路人马收摊,刘公信都是最后一个回家,分派好第二天放映任务,整理好器材,“刀枪入库”后往往都半夜了。
随着市场的需要,放映机的淘汰速度加快了。1987年,刘公信花6200元又买了一台井冈山104提包机,亮度、清晰度、音质效果更胜一筹。刘公信的放映队既能从市电影公司不断拿到新片子,放映设备又不断更新,他们的新片放映几乎跟户县电影院同步。周围十里八村的村民们不用到县城,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新片子,这无形中提升了这支农村放映队的市场竞争力。
鸟枪换炮,流动放映车“上岗”了
在农村露天放电影,一大堆器材搬运装卸十分费事,这让刘公信萌发出搞一台流动放映车的想法,就是将放映机固定在车上,车开到哪儿,电影放到哪儿。这事以前没人搞过,刘公信想试试。从1992年6月开始,他自筹资金,走访考察电影市场及放映设备。
提包机已不适合,车上需要安装座机,也就是电影院用的专业放映机。1996年初,西安解放电影院被拆除,处理放映设备时,刘公信专门跑到西安,花1.2万元买回一台电影院用的5505型松花江牌二手座机(新机子要4万多元)。有了这台机子,经过两个月的反复研究和测试,刘公信自己设计安装了一台“座机流动放映车”。1996年6月18日在大王西村首场放映,挂的是12米宽的大银幕,放映很成功,让农村人第一次享受到在城里电影院观影的效果。凡是来看电影的群众,都先好奇地到放映车前看看大型电影机,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座机流动放映车很快跑遍了大王地区的70多个村子。
这种放映形式当时在全国几乎没有,刘公信可以说开创了用大座机在农村流动放电影的先河。1998年,刘公信共放映电影286场,放映范围在大王镇周围12公里,最远到53公里以外,从周至、长安,到西安郊区,从秦岭北麓到渭河南岸的不少村庄,都活跃着这支放映队的身影,一年观影人数近20万。中影公司主办的《中国电影市场》杂志,1999年第6期还对刘公信的流动放映车进行了宣传。
从1997年到2002年,刘公信率领的放映队在户县及周边地区站稳了脚跟,打出了一片天地。那五年也是他们放映队最红火的时候。一晚出去两三摊子,放一场电影能挣200元,有时更高。渐渐地,放映队有了一点积蓄。
看天放片在艰难中求生存
放电影是个红火事,也是个苦差事。
当时是怎么放电影的呢?一车得去三个人,一个管接电,两人放片子。遇到没电的地方,须用发电机发电。农村电力不稳,银幕便忽明忽暗。最难的是挂幕布。这幕布10米至12米宽,4.8米至5.2米高,离地得一米多,幕布就得挂到6.5米高的地方。这时就得搭脚手架,带上电工用的脚扣、自造的穿绳器等一整套东西。他们自带一根银幕杆,再在现场找根电杆或大树,上杆爬树搭绳绑滑轮栽杆子,苦累且危险,刘公信因此被看作是农村的“能人”。
幕布挂好,机器架起,灯箱通电后射出炽烈的白光,打在快速转动的胶片上,银幕上有了画面、对白、音乐。观众渐渐安静下来,沉浸于剧情中。尽管每部片子都看了几百遍,对白都能背下来了,然而放映时,刘公信的精神都高度紧张,他必须神情专注地盯着机器,保证放映的顺利完成。
经常会发生意外。最怕银幕上出现大块雪花点,或者“断片”,这时观众就叫嚷起来,场面难以把控。有天晚上,他们一台机子在咸阳东江渡村放电影,一台在户县渭丰坳河村放,一台在户县苍游许村放。结果在东江渡村放映时,功放机坏了,观众嘈嘈起来。刘公信得知后,电话“遥控”指挥徒弟先放音乐和片头字幕稳住观众,他在坳河村一放完,没顾上吃饭,火速开着流动车转点救急,半个小时就赶到了。这功放机咋突然会坏了呢?原来是农村土路坑洼不平,把机子颠坏了。刘公信最担心的就是放映设备在一路颠簸中受损,如果放映效果不好,往往挣不到钱还要赔钱。
露天放电影,天气很关键,遇到下雨,幕布被淋湿,就放不成电影了。一次在长安新庄,上午天气很好,幕都挂好了,下午开始下雨,电影放不成。眼看着观众都来了,只好在街道上放,把幕布挂在一户门楼里,放映机支在对面一户门楼里,众人都站在街道上冒雨观看。刘公信还记得那天放的是武打片《燕子李三》。新庄村大,一晚挤挤攘攘来了六七百人。
劳累、奔波、操心,在刘公信眼中都不算苦,用他自己的话说“咱就爱弄这个事么!”他节衣缩食,积攒的一点钱都买了放映设备。就在他一点一点搭建自己的放映“王国”时,农村电影市场的冬天悄然来临了。
从辉煌走向落寞
2002年之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方式的多元,来找刘公信放电影的人渐渐少了。刘公信的放映队从一天三摊子,减为一天放一场,他苦苦支撑着,试图凭着多年的信誉留住客户。从2007到2012年,这五年间他一月只能放六七场电影,渐渐入不敷出,眼看着数字电影大军袭来,传统的电影放映已不能养家糊口,2012年10月,刘公信的放映队在户县余下镇放了最后一场电影后,彻底散摊了。
好在,刘公信收藏着40多套电影放映设备,这是他从事电影放映近40年来,全部的心血结晶。这些老放映机,也见证着新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历程。
刘公信珍藏的老放映机,生产时间跨度从1956年至1993年,全部还能正常使用。2006年前后,西北影城淘汰旧设备时,刘公信收了一台5575松花江牌70毫米放映机、5505—B型35毫米放映机和珠江2型35毫米放映机,三台机子共花4.2万元,全部用以收藏。其中5575松花江牌70毫米放映机可以说是他的“镇馆之宝”,在全国也没有几台。当年西北影城是西安、甚至西北地区最高档的影院,放映设备一流。70毫米放映机是新产品,与之对应的银幕宽大,放“大片”图像逼真,声效令人震撼。由于种种原因,机器很快下线,但宽银幕保留了下来,整个西北地区就这一块。得知刘公信收藏有70毫米放映机,深圳一藏家跟他谈了四次,他都没卖,他说这是属于西安的。
除了放映机,凡是跟电影有关的物品,他见啥收啥,就连书法家石宪章生前为群众电影院写的大招牌,也被他收了回来,细心地珍藏着。刘公信说自己最大的心愿是得到有关方面的支持,办一家老电影放映机博物馆,用这些老机子再为群众放放电影,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年农村放映电影的历史。
新闻推荐
早报讯(记者赵霞)定制公交现在已经成为智慧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乘客出行的重要工具,在交通拥堵时凭借公交专用道的...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