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成都公安推出《防骗手册》,教你识破电信诈骗套路

四川在线 2019-04-19 07:56 大字

《防骗手册》第一篇:QQ、微信冒充熟人诈骗

案例解析:2019年3月1日下午,成都某装饰材料公司财务小马,被人冒充公司法人诈骗12万元。

当日中午11点,小马在公司接到其法人“张某”的QQ消息,说:“我们公司与南京某公司有笔业务,需要签订合同,南京公司的财务罗某已经将保证金12万元打进我的私人账户,接下来的财务事宜你跟进一下。”

随后,“张总”发了12万元的转账截图给小马,要求张某添加南京公司财务“罗某”的QQ。“罗某”告诉小马:“合同对我们南京公司很不利啊,我们需要同你们张总进一步商谈合作细节”。小马遂QQ联系张总,张总说“行啊,告诉南京公司,下周一我再和他们商讨,确定之后再签订合同”。小马将情况告知南京公司“罗某”。“罗某”说:“下周一再修改合同的话,这12万元的保证金你要先还给我们”。小马立即通过QQ请示张总,张总指示:“没问题,先还给南京公司吧。我现在很忙,你先用公司账户转12万给南京公司,回头我再把钱打给公司”。

小马想想也行,反正这12万南京公司已经打给张总了的。小马遂找到公司出纳,出示了南京公司转给张总的转账截图,讲了事情原委,出纳就在下午3点过通过网银转给了南京公司12万元。

第二天,小马见到了张总,要求张总把12万元打进公司账户,张总一头雾水:“什么12万元?什么南京公司?我不知道啊”小马这才反应过来,所谓的“张总”、“南京公司”、“合同修改”都是虚构的,压根就没有这回事,12万的转账截图也是骗子自己制作的。

诈骗手法解析:QQ、微信诈骗主要有以下几种诈骗方式

1、犯罪嫌疑人通过技术手段获取公司人员架构,复制公司老总网络通讯工具昵称和头像图片,再使用QQ(微信)冒充公司老总,假借和其他公司合作伙伴签合同为由,将公司财务拉入事前准备的QQ群(微信群)内,让财务向对方公司的指定账户汇款。

2、犯罪嫌疑人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QQ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熟悉对方情况后,冒充该QQ账号主人对其QQ好友以“急需用钱”、“借钱”等事情为由实施诈骗。

3、犯罪嫌疑人使用QQ、微信等网络通讯工具,模仿相同昵称和头像冒充受害人的上级领导、熟人等身份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汇款、充值、购物,从而实施诈骗。

4、利用微博、微信、QQ等通讯工具冒充受害人在国外的朋友,称购机票时支付宝或者银行卡受限制不能使用,需要受害人代买机票,然后声称向受害人支付宝或银行卡转账,并把虚假的转账成功截图发给受害人,受害人看后信以为真,继而向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航空公司工作人员打款购票,最后发现被骗。

5、犯罪嫌疑人通过QQ冒充受害人子女给受害人发送信息,以报名培训班为由,提供虚假的联系方式让受害人进行联系,之后犯罪嫌疑人冒充培训班老师以交纳学费为由让受害人进行汇款,实施诈骗。

6、犯罪嫌疑人通过QQ冒充受害人子女给受害人发送信息,假称其在国外的教授回国,教授国内亲属要做手术急需用钱,但由于教授回国前,因带现金太多不方便,已交由其保管,诱导受害人与教授进行联系给予帮助,随后犯罪嫌疑人冒充该教授让受害人想办法给其汇款,进而实施诈骗。

防范提示:一是添加好友要谨慎。二是QQ、微信被盗,马上通知亲友,防止冒你之名行骗。三是财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和工作流程处理财务事宜,不能因任何特殊原因违规操作。四是不要在QQ、微信上处理财务事宜,凡是涉及资金转账事宜的必须当面或者电话核实。

新闻推荐

第十九届成都建筑暨装饰材料博览会举行

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闫新宇)4月17日至19日,由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四川省室内装饰协会等23家行业协/学会主办的2019年第十...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