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到锦江区文化馆看“两代人”镜头下的成都变迁
明亮欢快的笑脸
锦官驿X号
建设中的1号桥活水公园
两位摄影师:游支健(右)、韩远晖(左)
今日,“两代人”摄影邀请展在锦江区文化馆开幕,市民可免费观展。此次展览将展出生活在锦江区的游支健、韩远晖两代摄影人所拍摄的40幅照片,通过两代人不同的视角,反映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出生于1954年的游支健是个“老成都”,长期居住在冻青树街,他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拿起了相机,曾是一名摄影记者。游支健长期致力于纪实摄影,他的镜头,记录了成都城市日新月异的变迁和老百姓逐渐富裕的生活。
“2005年左右,我才改为数码相机拍摄,此前一直用黑白胶片拍摄。” 游支健说,退休后,他花了两年时间,将以前的一卷卷黑白胶片整理出来,六张为一条,剪成若干小条,依次压平整后,找到一位手艺不错的师傅,花了两个月时间,将底片全部数字化,总共整理了2万余张黑白底片。这些黑白底片,记录了老成都的珍贵记忆。
“上个世纪90年代,晚上我总爱拿着相机到锦官驿一带转悠,拍一些小街小巷,普通人家的生活场景——修自行车、挑煤、刷马桶等。有一天,我路过一户人家时看到一盏灯,就像我小时候家里的灯,灯光被一个用纸捏的灯罩聚拢,照在桌上。孩子在灯下做作业,老人在灯下织毛衣,这盏灯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我立刻把这一幕拍了下来。”
有一天,喜欢街头摄影的游支健拍下了一位女士坐在自行车上,一手扶着车把,一手打公用电话的场景。“这也是上世纪90年代的照片,那个时候流行用BP机,接到传呼,就找个公用电话回过去,我那天碰巧拍下了这张反映时代变迁的照片,还取了个标题:‘将军不下马,号令通天下’,去年照片展出,有人认出照片中的人物是去年荣获‘四川省三八红旗手’称号的四川省名中医张虹教授。”
游支健的镜头还记录了“龙舟赛”等民俗活动,他长期关注民俗活动,退休后还组建了“成都民俗摄影协会”,担任秘书长。
而此次参加邀请展的年轻一代摄影师韩远晖生于1976年,上个世纪90年代在成都参加工作,一直从事与摄影相关的工作。近年来,他在三圣花乡租了一个农家小院,改造后一家三口住在那里,也把小院子当成自己的工作室,拍摄纪实人像摄影,是一位商业摄影师。在他此次参展的照片上,是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色彩饱和度高,明亮而快乐。
除了商业摄影,韩远晖还拍摄了很多自己家庭生活的照片,他用镜头记录下儿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在他的照片中,溢出满满的幸福。
“我们这一代人,见证了成都从二环路到三环路,从传呼机到手机,从短信到微信,从一个普通的内陆城市变成一个全球知名的现代化都市。” 韩远晖说。
本报记者 汪兰 李雪艳 图片由游支健、韩远晖提供
新闻推荐
川菜文献与川菜相遇,是寻找四川味道的第一步。川菜文化源远流长。原始的文献记录可以呈现出川菜的演变。可是,现在久远的川...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