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诗人阅读宝藏等你来挖掘! “名人堂”将开启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

华西都市报 2019-04-15 03:07 大字

“名人堂”将开启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 邱华栋

一年一度的4·23世界读书日就要到了。读书日的存在,绝不是只在这一日读书,而在于提醒人们,读书对于人的重要。苏东坡说:“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然而,世间滔滔,书海无涯,如何读书,该读何书对我们的精神塑造、灵魂滋养、陶冶情操更有帮助,还是值得思考一番。

4月18日下午,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将在成都言几又书店(IFS店)主办一场名为“阅读与写作——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届时,包括阿来、蒋蓝、李亚伟、胡亮、李永才、凸凹、程川等多位川籍重要作家、诗人,都将被邀请上台分享他们各自的阅读之道。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作家、诗人分别是“2018名人堂·十大作家”“十大图书”“十大诗人”名单上榜者。届时,还将为他们现场颁发获奖证书。

阿来

阿来是一位深具知识分子气质的思考型作家,他自己有着特别的读书方法。比如他曾提到,我们应该丢弃功利性阅读,按照自身兴趣与阅读需要,通过“链接”的方式,进行延展性阅读,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怎样进行“链接”呢?阿来认为这种“链接”就像我们刷微信朋友圈一样,读到一处,再看到自己感兴趣的点,就不断进行相关点的阅读。阿来还说:“我出生在偏远的地方,也只读过中专,相当于高中学历,我没有为了考试而读书。我能够在今天有一些成就,全是因为按照自己的兴趣在阅读。”

蒋蓝

近年来,有一个人在散文界的陡崖式崛起,形成了一道炫目的应接不暇的奇景。他就是蒋蓝。作为中国散文最高奖“朱自清散文奖”得主、著名诗人、作家的蒋蓝,其文本、文体和身手,被一些作家同行命名为“超级写作”。

凸凹

凸凹是一位文学多面手。写小说,写影视剧本,做文学评论、写诗。但他核心身份是诗人。凸凹的诗,自然、质朴,有味,有多年的文学青年、中年的深厚积淀。从中可以看到他的故乡大巴山的河流山川影踪。

胡亮

2018年,胡亮积多年之功的诗评集《窥豹录》出版。他写周梦蝶、余光中、洛夫、瘂弦、郑愁予、昌耀、吉狄马加、西川、李亚伟、张新泉、尚仲敏等一共99个当代诗人。胡亮的文字独特而妖娆,具有“四两拨千斤”之效,他把诗评本身也写成了诗。

李永才

从1987年5月在《四川师范大学报》发表第一首诗《冬天印象》开始,李永才至今已创作了近2000首诗。他的诗作具有叙述性,质朴中能看到时光的影子。在《1982年的女生》中,他这样写道,“那年,我17岁/光着一双苦难的脚丫/到珍溪镇中学读补习班/隔着一张课桌,做了几张试卷/字迹如内心一样潦草/下午随女生杨慧芳回家/杨慧芳18岁了,刚刚农中毕业/那堂课上的算术,还是语文/一路上说了些什么/已经忘了/只记得有一次/她也光着脚,挽起裤腿/走过涨水的白沐溪/那丰腴的小腿,白里透红/比江水还亮……”

程川

从陕西来到四川的90后程川,有一种少年老成的质朴、稳重和深沉。他的诗里有刀锋的冷峻、异峰的陡峭,又有阳光的和煦、柔风的温情。从字里行间呈现出,这是一位对诗歌有敬畏之心的文学青年,对现实、历史、生活和命运的惶惑、诘问与思考。就在4月13日,程川还获得了“草堂诗歌奖”。

事实上,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之道,而优秀作家、诗人们的阅读之道,尤为值得聆听。他们从别人的阅读中获得营养,再透过自己的生命,将之调酿成自己的书本,再成为被阅读的对象。这中间,经历过怎样的生命阅读?更重要的是写作与阅读密不可分。一个作家的养成,其背后更是有像宝藏一样的阅读世界。

现全国已经有共计58家门店的言几又书店,致力于构造一个提供“生活方式体验”的文化磁场,提供书籍、咖啡文化、创意、文创产品以及文艺活动交融而成的场景。在这样的文艺空间里,让我们一起期待一场作家、诗人们的阅读火花雨吧。

如果你对他们的阅读世界感兴趣,想要向他们提问,那么4月18日下午两点,言几又书店(IFS旗舰店),等着你!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实习生刘可欣

著名作家邱华栋在蓉畅谈诗歌阅读与写作:

想当大诗人得跟历史及同代名作抗衡

一流作家的阅读之道,是异常宝贵的。他们将阅读与生命进行自由的转换,所抵达的精神世界,能带给我们非常大的启发。4月13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到前来成都出席草堂诗歌奖颁奖活动的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主席团委员邱华栋先生。

作为一名作家、文学评论家,邱华栋读书量大而精,是圈内所共知。他深谙读书之道,并创作出大量的小说、随笔、评论作品,对诗歌也有着敏锐高超的审美水平。“我一年精读几十本书,泛读几百本书,加起来有七八百本书。”邱华栋说,“为什么读这么多书?我们生活在信息化时代,每天有各种资讯从四面八方潮涌而来,但读书是一种主动的信息获取,是你和作者之间互相的凝视和对话,这是任何其他信息获取方式无法取代的。”

此次来成都出席草堂诗歌奖颁奖活动,让邱华栋对四川、成都浓厚的诗歌氛围深有感触。“在草堂里举办诗歌活动,分外恰切。因为杜甫在中国诗歌传统中,太重要了。据我了解,如今在西方世界,他们对中国诗歌的认知,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杜甫、李白。提到杜甫、李白,不少人的阅读和认知度,就跟我们阅读和认识莎士比亚差不多的状况。”

在当下,比起其他文艺体裁,诗歌有被年轻人格外青睐的趋向。邱华栋表示对此并不意外,“在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民族中,母语是每个人都在用的。诗歌刚好是母语的精华。母语的精华经过提炼以后,又被诗歌赋予意义和旋律。对母语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浓缩还有美感,就是诗歌。年轻人一代代喜欢诗歌,是很自然的。”

在邱华栋看来,诗歌的入门比较容易,但真正写好很难。“试图诗意地表达,是人的天性。但从古到今,写诗的人太多了,伟大的作品一大堆。要想当一个大诗人,就得努力跟历史上以及同代名作抗衡。”

邱华栋分享了他特别推崇的一本古典诗词鉴赏经典之作——著名文学家施蛰存写的《唐诗百话》,“读《唐诗百话》就能知道,杜甫为何能成为杜甫,里面也有详细的分析。有意思的是,施蛰存先生经常在书中和古人辩论,比如金圣叹评论说这首诗写得很好,他反对。施蛰存是个大小说家,旧学底子很深。后期不写小说了,就研究碑帖,研究书法,研究古典诗词。”

虽然是古典诗词鉴赏著作,但对于赏析新诗也大有帮助,“你看完后会发现,我们的新诗是在唐诗宋词的伟大的传统上长出来的东西。新诗比起旧体诗,形式上是解放了,但是精神上还是得学习,还是得继承。”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天府新区多部门总动员“会诊”华阳街道伏龙小区4个检查小组开展集中排查整治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点位,检查小组提出了整改意见4月14日,记者从天府新区了解到,为贯彻落实好平安社区工程百日攻坚行动,天府新...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