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跃进揭秘:杜甫为何被文学史选择?

四川日报 2019-04-12 06:07 大字

刘跃进说,被尊为“诗圣”的杜甫,人们今天提到最多的就是他的忧国忧民,认为其诗风大多沉郁而顿挫。不过历史上的杜甫其实非常自信,“他祖上的武功和文学都很了不起,而且具有皇室的姻亲血脉,再加上出生在盛唐,天然就有那个时代的豪迈自信。”也正因为如此,杜甫才能写出“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这样对自身才华充满自信的诗句。,刘跃进揭秘:杜甫为何被文学史选择?。

不过在杜甫游历进入长安以后,他的豪迈与自信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折,尤其是安史之乱后的漂泊与流亡,令他的作品具有了深度和温度。

刘跃进说,“杜甫诗歌虽然也多有哀怨,但他并非计较个人得失,更多是为黎元的困苦而悲歌,为家国的命运而忧伤。困顿的经历没有让诗情落寞,而是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激情,推动他的诗风由过去轻松豪迈的情调,转为沉郁顿挫,这是杜甫的创作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在长安的十年,杜甫在著名长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写下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在《秋兴》中写下了“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对国家的关心溢于言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盛唐时期的许多重要诗人似乎集体沉默,但是杜甫担负起了反映安史之乱社会现实的重任,如今,“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已成为千古名句,《三吏》《三别》更成为史诗级的作品。在安史之乱平定以后,远在蜀地的他写下平生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寓居成都的时间里,他留下了大量千古名句,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文学史为什么最终选择杜甫?刘跃进认为,杜甫的创作,一直以文学表现崇高,集中体现了一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坚强乐观、充满理想的民族精神。“杜甫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诗魂,这是历史的选择。”

被尊“诗圣”道路曲折

有意思的是,杜甫的盛名与荣光并非在生前就已拥有。相反,直到他去世后43年,从诗人元稹时才开始认识到他的价值。

刘跃进说,杜甫一生大部分时间“生不逢时”。他进入长安期待入仕,结果却因李林甫编导的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导致“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安史之乱爆发后,只能“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他的诗作,也并未被广泛引为知音。杜甫临终之际曾作《南征》,感叹“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公元813年,杜甫去世后43年,他的嫡孙杜嗣业迎杜甫灵柩回到河南偃师,葬于首阳山下,并请元稹作《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刘跃进表示,“正是在这篇墓志铭中,元稹推崇杜甫‘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给予极高评价。此后,中唐大诗人韩愈在《调张籍》中写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将李杜并称。晚唐孟棨《本事诗》称杜诗为‘诗史’”。

到了宋代,文人们更是对杜甫集体推崇。苏轼认为杜甫之诗、韩愈之文和吴道子的画,代表着唐代艺术的最高成就。而到了明朝,杨慎在《词品·序》中首次用“诗圣”来称呼杜甫。

刘跃进说,杜甫最终被中国文学史选择,在今日也具有启发意义。他提醒文学创作者,文学不能离开时代和人民,应表现崇高。

新闻推荐

我市“人才入户”开通线上邮寄办理了

本报讯(记者李旻)人在外地,没时间办理“人才入户”,也不想东跑西跑,即日起,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11日起,市公安局户政管理局“...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