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京辉《成都偷心》 6月首演首轮两场门票18秒被抢光

华西都市报 2019-04-12 03:08 大字

以往说起戏剧,我们想到的是北京、上海和杭州,全世界的好戏如果要登陆中国,首站往往三选一。不过,如今成都的戏剧市场不可小觑。4月8日,全球最大规模浸没式戏剧《成都偷心》正式开票,虽然离6月14日的正式亮相还有两个多月时间,但首轮演出的两场门票在18秒内被一抢而空。

根据大麦网2018年末发布的《成都戏剧演出 报 告(2017.10-2018.09)》显示,2018年成都有2082场戏剧上演,同比增长74%;票房收入5600万元,同比增长20%。更值得一提的是,65%的剧迷半年内会至少看一次戏剧,33%的剧迷甚至会看2次至5次。

20世纪初,成都人曾孝谷和李叔同等发起了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其根据斯陀夫人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七幕话剧《黑奴吁天录》是中国话剧创作史上第一个剧本,再到作品被频繁改编为戏剧的李劼人、巴金……一百多年来,成都有着优渥的艺术土壤和良好的戏剧基因。

著名戏剧理论家、评论家,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艳认为,成都是个“非常有话剧情怀的城市”,各种类型的戏剧在这里往往都能受到热捧。“孟京辉的这部成都定制浸没式作品是个契机,能够让大家看看成都跟世界对接后的作品,会激起多大的反响,由此再去探索更多的戏剧形式。”

而作为名副其实的“成都造”,《成都偷心》的诸多创新跟尝试令人期待:除了在成都东湖域上和美先锋剧场长期驻演,还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从东湖辐射全成都的区域剧场,这在成都是前所未有的。

更重要的是,《成都偷心》独特的浸没式特性,让其成为孟京辉迄今可能是最“好玩”、最值得“探索”的一部剧。这极大地刺激了非剧迷的兴趣,让以往因艺术、品味、文化素养等多道门槛而在戏剧门前踟蹰不前的人,走进剧场,在孟京辉给他们量身打造的一场幻梦里,管窥戏剧的丰富魅力。

李艳对封面新闻记者说:“成都的80后、90后求新求变,希望挖掘到不同审美的艺术,而《成都偷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艺术形式,让他们在一个庞大的浸没式剧场里感受到充满青春气息的东西,而且是一种很自由的体验。”李艳认为,这实际上是对城市文化需求的一种有效补充。

封面新闻记者杨帆

新闻推荐

减税降费主菜、硬菜上桌他们当好“店小二” 为“顾客”排忧解难

税务工作人员宣传减税降费上午不到9点,元气满满的刘一帆来到办公室,等候她的第一批“顾客”。随着第一批“顾客”的陆续到...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