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奇人王建安一根筷子上雕出清明上河图

成都日报 2019-04-08 02:49 大字

小小的筷子上,王建安雕出了全本《清明上河图》

王建安

正在杜甫草堂博物馆举行的第二届“三月三书法展”上,书法家王建安的作品引来了众多书法迷的关注。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堪称书、画、篆刻、微雕四绝奇人。他不仅书画篆刻底蕴深厚,微雕技艺更是了得。昨日,记者专程前往他位于九里堤的家中,与其四绝作品零距离。他告诉记者,虽然他是乐山人,但是在成都生活了几十年,这里早就是他的第二故乡,天府文化浸润着他的生活和创作。

生活和创作

被天府文化浸润

王建安现身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杜甫草堂诗书画院特聘画师,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艺术顾问。业内评价,王建安的书法,颇富灵感之线条变化,与众不同的浓淡用墨。“草以行走,行以草出,运笔抒意,意到笔到”;画,在“似与不似”之间度量分寸把握,江风迷离,月影人俏,风过处只闻到一丝丝卷帙的香气;刻,除开形制的奇巧诡谲,内容也是经典意趣,那股格调横生的仙味,好似年月酒香的老墨。

当记者走进王建安的家中时,鹤发童颜的他正在用毛笔练字。他一边用行云流水般的笔法写下《出师表》,一边笑着说,这辈子他最大的两个爱好:一就是游泳,二就是舞笔弄墨。王建安是乐山人,当年他在成都艺术学校毕业后就留在了成都工作,进入当时的五一乐器厂,专职做乐器的检验工作,就是专门通过敲锣打鼓以检验乐器是否合格,当时的工厂一位领导存有很大一箱新闻纸,他竟把那一箱新闻纸全画满了各种速写!稿子堆起来竟有几人高。那段时间,他也常与彭先诚、朱常棣、苏国超、刘朴、樊怀章等后来的名家一起画画。

上世纪80年代,他到了一家刃具厂工作,一位朋友托他在成都找微雕艺术家。他遍寻不得,就摸索着自己做工具,亲自上阵刻起来。没想到这一雕还雕出了大名堂,从此一发不可收了。王建安向记者透露,年少时他就读的学校就在草堂附近,他们这些学生就借宿在草堂。“那时在草堂进进出出看到的都是杜诗,展厅里挂的也都是名家创作的杜甫诗意书画作品,那段经历对我的艺术之路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也是天府文化浸润着我的生活和创作,让我的灵感不断。”

一颗米粒上 刻出1400余字《逍遥游》

言谈间,王建安从身旁精致的储物柜中,取出一双象牙筷子递给记者。初看,这双筷子除了上面有一些密密麻麻的小黑点,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当拿起放大镜仔细一看,才发现里面大有乾坤。在这根29x0.5cm的筷子上王建安雕出了全本《清明上河图》,另一只筷子上雕刻《北宋京都画里看》一文,详细记叙清明上河图的成图过程。《清明上河图》里每个人物活灵活现,景物栩栩如生,让人不敢相信这竟然是雕刻在筷子上的。

“你猜猜米粒大小的象牙上能刻多少字?”正在记者连连称奇之时,王建安又拿出一颗“米粒”。只见在米粒半面上雕刻完庄子的《逍遥游》,共约1400余字,堪称微雕作品里最难把控的一件。微雕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作品愈小巧越显珍贵。对于微雕的难点,王建安指出,在于“无法起稿,无法修改”,只能是“成竹在胸,意在刀先”。王建安透露,雕刻时,他从不借助放大镜,在肉眼看不清的情况下,凭借手感运刀,凭经验完成。在他看来,握刻刀如执毛笔,每一次落刀都至关重要,“手一抖,雕刻错了,只能用砂纸磨掉,一大片就没有了,数月的心血可能在一瞬间就浪费掉了。”

在王建安的书房,记者见到他自制的微雕刻刀,包括一个金属刻架、一把圆锥形刻刀和一把菱形刻刀。他拿起两把刻刀,打趣地说:“它们给我挣了家当,陪着我冲锋陷阵好几十年。”两把刻刀细如针尖,刀片与刀身可以替换,像是一支自动铅笔。王建安介绍,刻刀的原型是修钟表的单头镊子。他在钻头处做了改动,将螺旋头换成了圆锥形。很快,他发现“圆锥形的刻刀虽能刻线,但无法体现笔锋”。于是,他又研究出菱形刻刀。“起笔、运笔、顿挫、收笔……菱形刻刀能够很好地体现书法应有的笔锋,展现书法之美。”

本报记者 王嘉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30余名跑酷选手蓉城PK

2019国际体操联合会跑酷世界杯开赛本报讯(记者钱晞边钰)4月6日,2019国际体操联合会跑酷世界杯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开赛。这...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