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死个人咋办?有人专门解决这问题市三医院疼痛科开诊 疼痛不再难耐

成都日报 2019-03-21 01:37 大字

神经阻滞治疗有效缓解疼痛

疼痛难耐不是娇气的表现,很可能是疾病。市三医院成立的疼痛科昨日正式开诊,专门解决疼痛难题,让患者不再“痛不欲生”。

精准定位痛点 解决两年困扰

“痛得我都不想活了!”69岁的王萍(化名)已经被腰腹部位的疼痛折腾了两年半,因为这个毛病,她连走路都成问题,整天只能躺在家里。虽然一直在服用止痛药,但却始终没办法解决问题,反而越来越痛。近日,在女儿的搀扶下,被疼痛长期折磨的王萍来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寻求帮助。

诊断发现,王萍是“腹腔镜下左侧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慢性疼痛。“这是该种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0%。”市三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付强表示,这类慢性疼痛仅依靠药物治疗无法达到好的效果,需要先找到痛点,再通过介入治疗神经阻滞的方式来进行治疗。

在超声引导下,付强精准找到了导致疼痛的位置,并在目标区域内的神经组织内及附近注入药物,通过化学作用原理减弱感觉神经的传导,进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注射的药物还带有消炎的成分,可以解决区域内反复炎症的问题。

经过三次神经阻滞治疗,王萍两年多来的痛苦得以解除,再不用被迫“宅”在家中,又可以出门跳最喜欢的广场舞了。

疼痛不仅是痛 更是一种疾病

“长期以来人们对疼痛的认识比较片面,强行忍受疼痛并不是正确的选择。”市三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夏克枢介绍说,疼痛已被现代医学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急性痛有可能是疾病的表现,慢性痛本身就是一种病,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数据显示,国内慢性疼痛的患病人数相当可观,单纯骨关节炎慢性疼痛患者就高达1亿,而神经病理性疼痛按国外8%的成人发病率计算,我国将有近亿的该类疾病患者。

“长期疼痛带来的影响,绝不仅仅是感官上的问题。”夏克枢称,如果不在初始阶段对疼痛进行有效控制,持续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性重构,发展为慢性疼痛。当疼痛持续一个月未缓解就视为慢性疼痛,长时间或剧烈的疼痛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还会影响患者躯体和社会功能活动。例如,长期的局部疼痛会形成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或中枢性疼痛,使普通的疼痛变得非常剧烈和难以治疗,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失调、免疫力降低而诱发各种并发症,甚至致残或危及病人的生命。所以,应尽早摆脱疼痛的困扰。

成立疼痛专科 实现专病专治

成立疼痛科,为患者提供必要专业的诊疗势在必行。市三医院麻醉科主任郑传东介绍,疼痛科人员主要由麻醉科医师组成,将以多学科协作(MDT)的方式对住院、门诊患者开展全面的疼痛相关疾病的咨询、诊疗工作。

为了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麻醉科专门派出相关医务人员外出学习。“疼痛科不只是一个止痛的科室,更是一个诊断和治疗的科室。”郑传东表示,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方式控制缓解疼痛,一部分具有介入有创治疗指征的患者,则会由疼痛科医生借由臭氧、射频、神经阻滞等多种手段缓解疼痛问题;对于终末期癌痛患者及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还可以采取鞘内吗啡泵输注系统或脊髓电刺激系统来缓解患者疼痛。与此同时,疼痛科还将联合康复科、骨科等进行“量体裁衣”,进行多学科联合与多种技术的运用,治标更治本。

“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疗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市三医院院长徐俊波介绍说,为保持疼痛科建设发展的先进性,此前曾特邀国际顶级疼痛与康复医学方面的专家吴红教授来院进行学术交流,专题探讨疼痛科疼痛诊疗工作、MDT人员构成、新技术开展等问题,有效提升了医院对于疼痛科建设发展的认知,以及对疼痛诊疗的意识。

据悉,除针对疼痛患者外,疼痛科还将陆续开展各种舒适化治疗项目,为患者带来更多高质量的诊疗体验。

李诗敏本报记者 余星雨 文/图

新闻推荐

因《妈妈要我出嫁》、《出山》等作品陷入“侵权”“抄袭”质疑,接受新京报独家专访,回应舆论争议 花粥 骂我的人可能都不知道我是谁,下张专辑写“包容”

《妈妈要我出嫁》原歌曲中文翻译薛范手写授权书。图源:@S.A.G舞台艺术工作组截至发稿前,花粥团队已主动将有争议的《出山》...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