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萌代言人”与文化新魅力
□本报评论员 马玉宝
全国两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越来越多的代表委员也将目光聚焦成都。日前,全国政协委员、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接受采访时为成都如何打好“熊猫牌”支招,“脑洞要够大,品牌要多元”,其言诚然。
大熊猫是四川最有代表性的名片之一,是自带流量的“网红”,更是国际交往的“使者”。与大熊猫近距离接触,已经成为各国游客来成都的必选项,在全球掀起最炫“成都风”。“成都大熊猫”文化品牌已在国际上拥有极高知名度与美誉度,成为全球最具活力、最富内涵、最具潜力的野生保护动物文化品牌大IP。
每一座世界城市,除了良好的交通、发达的金融、繁荣的商业等共性因素外,更有着独具的个性、良好的人文环境、与众不同的文化风格和独特的魅力。在巴黎,人们去卢浮宫欣赏艺术,在香榭丽舍大街感受时尚;在洛杉矶,好莱坞是必去的“打卡地”……纵观国内,人们走进北京看其大气宏伟、走进上海看其繁华包容、走进深圳看其现代开放……
人们喜爱一座城市,往往是从了解它开始的。作为一座走向世界的城市,成都的天府文化也要一路行远,而大熊猫无疑是一个最容易让人接受、喜爱的载体,堪称“最萌代言人”。眼下,通过音乐、杂志、书籍、影视、网站,成都“熊猫+”的形式已经流行开来,但熊猫文化的推广不能只是简单的物理叠加,必须要有“化学反应”进行融合、创造、提升。
今年元宵节期间,600岁紫禁城里的故宫灯光大秀和成都天府熊猫塔上的光电烟火秀,一起登上了网络“热搜”,刷爆朋友圈。当冰冷的文物有了“温度”、当传统的民俗文化有了新的延续形式,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通过“拥有同款”“网红打卡”的方式,与历史对话,与传统共鸣,文创新形式也正在成为满足当下人们多样文化需求的现实载体。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故宫的文化传播也好,熊猫文化的推广也好,必须要跟流行结合,在创新中寻找新的出口,才能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成都国际熊猫音乐节、舞台剧《熊猫茶馆》等优秀的原创文化品牌到熊猫电站、熊猫债券等以熊猫命名的国际合作项目,成都的熊猫文化之所以能够收获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正是在创新创造中切中了时代发展的脉搏。
从古至今,成都从来都是令人向往的文化胜地,时光深处的文化温度一直映照着这座城市。当前,成都正奋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在城市以最广阔的土壤包容和滋养文化的同时,文化也在滋润着城市的发展。文化,不是简单地堆砌元素或生搬硬套地宣讲,而是要让其真正浸润到一座城市中,在目之所及处,在点滴体验中,在亲身感受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共舞。
成都独有的文化个性、文化风格、文化品位,犹如精气神韵,是这座城市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源泉。打好“熊猫牌”,打好天府文化牌,就是要让文化元素体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充满生命力的文化必然是鲜活的、多彩的、兼收并蓄的。观望当下成都,无论是火热的“锦江夜游”,还是硬核的“科普专列”……都是做到了活泼、生动,才让人眼前一亮,继而收获点赞满满。
“脑洞要够大,品牌要多元”,这是对成都熊猫文化的建议,更有助于我们在更大范围内、更大视野中的文化传播。天府文化,行远自迩。充分挖掘天府文化的核心价值并让其焕发出新的魅力,让成都的文化特色得以继承发展、经久不衰,不仅需要努力寻求新的传播方式,更要在整个城市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如此,才能将我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深深植根于内心,传递向世界。
新闻推荐
3月12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披露了一系列司法大数据。这些数据源于人民法院大数据管...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