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给力的“聘师之路”
成都市武侯区实行“两自一包”政策激发办学活力,一条给力的“聘师之路”。
“急招语文老师”“需要数学老师三名”……一直以来,各种教师招聘信息在学校官网、朋友圈里层出不穷。“缺老师”是很多学校面临的难题,尤其在四川省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中心城区,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源急剧增加,但很多学校却因“编制”问题招不到足够的教师。没有编制,学校还能吸引优秀教师吗?成都市武侯区实行“两自一包”政策,走出一条富有成效的“聘师之路”。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调查。
□本报记者 李寰
解决编制不足、流动不畅、活力不够的难题
2014年以前,由于武侯区范围内教职工编制数一直未做大的调整,但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入学人数却以年均15%的增长率递增,每年均有一批新建公办学校诞生。教师编制及教师数量的严重不足与学生数量快速增长的矛盾突出。由此,“管理自主,教师自聘,经费包干”的“两自一包”改革应运而生。
武侯区教育局局长陈兵说,改革初衷就是解决制约区域教育发展的编制不足、教师流动不畅、办学活力不足等问题。
四川大学附属中学西区学校校长胡平第一个“吃螃蟹”。胡平遇到的第一个难关就来自教师招聘,没有编制如何吸引优秀教师?
“两自一包”改革的探索之路拉开序幕。该校实施扁平化管理的“共同治理”模式,每位教师都是学校的主人,薪酬分配根据教师的工作量、教学质量等决定。当年,70名教师加入学校,其中14%拥有研究生学历,让胡平大大松了口气。
“两自一包”政策下,川大附中西区学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客观呈现出来,如果某一名教师的能力不足以胜任工作,学校会安排专人帮助其提升,如果一定的考核时间后依然达不到学校的要求,教师将面临解聘。“教师流动不畅问题得到解决,办学活力得以提升。”胡平说。
办学活力和教师工作积极性显著增强
据陈兵介绍,为了减少对川大附中西区学校自主办学的行政干预,区教育局只制定行政职权清单,规定职责范围、管理方式和运行流程,并选派3至5名党员干部作为核心团队依法治校;实行校长负责制,设立“五会议事”机构,实施共同治理。
随着“两自一包”改革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了这一模式。学校自主灵活的用人机制,也吸引了更多高学历、高素质教师加盟。2018年,新建的北二外成都附中需招聘30名教师,3000份简历蜂拥而至。最终经第三方机构选拔了39名教师。“这一批老师很优秀,学历高,能力强。”校长何光友对此非常自豪。
“办学活力和教师积极性都增强了,学生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我认为这项改革是有意义的。”陈兵说,川大附中西区学校尽管建校只有4年半,但多项成绩排名全区前列,说明学校是有活力的。
现代学校制度下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
尽管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面临一些困难。武侯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校长和老师面临意识转变问题,教育行政部门是把权力下放给了学校而不是校长,校长要有正确认识;老师习惯了按职称领取工资,现在却要根据工作量、教学质量来确定收入,原来更多的是接受上级的安排,现在却要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老师们可能要用较长时间来适应角色的变化”。
“任何一种改革都具有阶段性,‘两自一包’也是阶段性的补充政策。接下来,还需要由政府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以保证教师的活力、教学的活力,最终实现学生的活力和教育质量水平的提升。”该负责人说。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建立完善现代学校制度是‘两自一包’最大的硕果。学校在管理上实行校长负责制,设立教代会、学术委员会、校长办公会、校务委员会、家委会等‘五会议事’机构,完善‘共同治理’机制,形成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编后突破“缺老师”困局,创新教师聘用机制是关键。调动了教师队伍的巨大潜力,就能成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巨大力量。川大附中西区学校的“聘师之路”,不仅创设良性的激励机制,也强化民主意识,让教师真正参与学校管理,促成了良好的工作绩效,教师有自信,办学更有活力。然而,要普遍解决“缺老师”问题,还需政府部门优化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办、人社、财政、教育等部门密切协作,推广好经验,全力抓好教师队伍补充工作。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黄晓庆)第18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以下简称“世警会”)将于8月8日首次走进亚洲,在成都举行。3月4日,记...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