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悬空的钢轨上最好的办法是忘记害怕 记成都动车段行车轨道上的“90后”维修工
设备维修工在10米高的行车轨道上作业
成都动车段动车组机械师正在用行车试吊CRH3A型动车组转向架
“准备开始,大家再次检查安全带系好了没。”2月27日,记者走进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动车段转向架库,一群“90后”青年职工正半蹲在10米高的行车轨道上紧固螺栓。
行车是动车三级修工序中吊装转向架构架的重要设备。为确保春运期间动车组上线率,该段在节前将车组全部修竣交车,并在该期间停产对动车组检修关键设备进行集中整治。针对行车日常动车检修生产中使用频率高、深度维修耗时的情况,该段利用停产的“空窗时间”对行车设备进行全面整治。而紧固行车轨道螺栓是整治工作中最具挑战性的项目。
37阶钢结构长梯每天检修上千个螺栓
“中午不休息的话我们6个人平均一天能检修1000个螺栓,连续奋战大概13天能干完。”该段设备车间维修工黄吉介绍说。7架行车共有119个跨一万两千多个螺栓,他们的任务就是确保这些螺栓没有松动。一架动车转向架有2吨多重,使用行车长期吊装动车转向架构架有可能导致轨道螺栓松动,一旦轨道产生位移,行车就会抛锚,影响生产进度。
要爬上行车,需要攀登37阶钢结构长梯,“抓紧扶手,不要往下看。”笔者爬上行车,两条腿已经开始打抖。拴好安全带后,笔者试图站在行车轨道上,但几次都以失败告终,根本站不稳,额头上已经开始冒虚汗。他们的作业位置离地面大概有10米高,宽度仅能容下两只脚掌,失衡跌落风险极高。
连续这样高强度作业10多天,长时间弯腰半蹲,每天下班后腰腿酸痛,必须要用热水泡脚才能缓解。雷彪是新晋“90后”奶爸,宝宝才3个月大,他每天下班了还要帮助妻子给宝宝喂奶、换尿布等,他说:“真的很累,但这些工作再辛苦也得有人干。只要汗水能换来旅客的平安出行,就值得!”
全身心投入作业时就忘记了害怕
王朝文是黄吉的搭档,第一天登上行车时,他根本不敢从行车平台上跨出去,向下看一眼都会脸色发青。恐高的他,第一天就只能在平台上做安全防护工作。看着其他人身手矫健、灵活自如的在行车轨道上“秀”本领,他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克服心理障碍,成为优秀的“高空舞者”。
为了不耽误作业进度,他利用午间休息的半小时,请同小组的人员在行车上示范讲解作业要点,分享在10米高的行车轨道上保持平衡的技巧。“重心向下,眼睛盯着前方轨道,慢慢向前挪动……”直到今天,王朝文已经能够熟稔地在行车轨道上作业。“这是我在成都动车段设备维修岗位上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运了,无论如何都要站好最后一班岗。”王朝文说,因家人都在云南,他已经申请了工作调动,待春运结束就正式到新单位报到。
“为了确保作业安全和效率,我们对组员进行了分工。1人操作行车移动,4人分为2组分布在行车两侧轨道上同时作业,还有1人把控现场安全,发现危险随时提醒。”据该段设备车间机械动力维修班工长王海涛介绍,行车轨道上方无安全带悬挂装置,他们索性在行车两根柱子之间安装铁链,将安全带悬挂在铁链上。在既高又窄的轨道上,两名维修工小心翼翼半蹲作业,前者使用电动扳手紧固螺栓,后者紧随其后仔细涂打检修标记。
“不能害怕,越害怕越容易失衡,最好的办法就是全身心投入到作业中,让自己忘记害怕。”电动扳手“嗒嗒嗒”的运转声音盘旋在检修库,维修工们专注的盯着悬空的钢轨,任凭汗水垂下脸庞。
周兵曲丽娟文/图
新闻推荐
早报讯(记者李玥林)3月1日上午,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执委会会议在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举行。会上,成都与国际大体联、...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