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逝世 用一生追索中华文明根脉 他曾感叹: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被低估被矮化了
李学勤
昨日早上,据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倪玉平的消息,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去世。很快,清华大学发布讣告证实了消息,表示先生因病于2019年2月24日0点11分去世,享年86岁。
从考古学、古文字学、上古史到古文献学、美术史、国际汉学,从甲骨、青铜器、简帛到玉器、玺印、钱币等等,这位可谓博古通今的老人离开了。
其人
百科全书式学者
李学勤先生一生学术兴趣爱好广泛,对于许多学科领域都有独到的研究和贡献,尤其致力于中国先秦秦汉史、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的研究,涉及甲骨学、青铜器研究、战国文字研究和简帛学等各方面,被学术界誉为这个时代里殊为难得的百科全书式学者,是先秦史乃至整个古代史专业领域所有学生仰慕的、为数不多还在世的大师。
李学勤先生1933年生于北京,就读于清华大学哲学系,2003年起全职在清华工作。
李学勤先后担任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等。曾任剑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等名校的客座教授。2013年,李学勤获首届汉语人文学术写作终身成就奖,2014年9月获得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奖终身成就奖”。2018年1月21日,李学勤被评为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
主张
学术不要长篇大论
在广博的研究领域中,李学勤始终以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奥秘作为研究重心。近年来,他主要专注于战国竹简“清华简”的研究保护工作,并大力提倡“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他常说,作为历史学者,必须当好“历史关键的链环”,让人们知道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我们又将怎样走向何处。
他主张学术文章应当是简明易懂的,引用必要的材料,而不是引用长篇大论。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曾谦逊表示自己观点:“我的写作说不上好,也没有什么心得,但近几年凡是有这样的机会,我都很愿意说这样几句话。学术文章要让人看得懂,要简短精练。”
工作
生前研究“清华简”
2008年7月15日下午,近2500枚珍贵竹简抵达清华园,后来被人们称为“清华简”。简的年代,据AMS碳14年代测定,为公元前305±30年,相当于战国中晚期之际。中国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用“极为罕见”评价清华简。
生前,李学勤正在主持“清华简”的整理研究工作,研究“清华简”这也是晚年的他一项重大工作,他把大部分精力投注到这2500多枚珍贵的国宝中。他曾说,整理工作并不容易,大概还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有时候一坐就是一整天,需要反复琢磨思考,需要无数次讨论研究。
观点
使“走出疑古”成为一种思潮
1992年,李学勤提出了“走出疑古时代”的口号,围绕这个口号,他也提出了“重新估价中国古代文明”、“对古书的第二次反思”、“重写学术史”等相关命题,使得“走出疑古”成为了一种思潮,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018年1月24日,他的“口述采访”刊登在《人民日报》上。
当时,李学勤回忆说,“我是清华大学哲学系学生,金岳霖、冯友兰等先生是我老师。1952年我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做殷墟甲骨整理。1953年底,又转到历史研究所,担当侯外庐先生助手,参加《中国思想通史》写作。随着马王堆汉墓、银雀山汉简发现,又转去整理新出土的简牍帛书,重回考古和古文字学行当。几经转折,称为”杂学“是最合宜的。在多年”杂学“涵泳中,我逐渐形成一个认识:就是我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由于种种原因,被低估被矮化了,我们还没有充分认识自己文化传统的优长和不足之处,自然也就谈不到更好的介绍传播我们优秀文化。在这方面,历史学家大有可为。”
红星新闻记者 陈谋
人物生平
1933年,李学勤生于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喜爱读书。
1951年至1952年,就读清华大学哲学系,师从金岳霖。
1952年夏,入学不到两年的李学勤在既未毕业、也未取得任何学位的情况下,离开清华,以临时工的身份进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辅助曾毅公、陈梦家,编著《殷墟文字缀合》。
1954年,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担任侯外庐的助手。
1985年至1988年,任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提出了“走出疑古时代”口号。
1991年至1998年,出任所长。
1996年起,任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
2004年起,任清华大学文科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他是少数于清华肄业、而后成为教授的特例之一。
李学勤担任人文社科学院历史系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中国文字博物馆顾问、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1年9月29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召开前,中国文字博物馆举行馆长聘书颁发仪式,李学勤正式担任受聘任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任期五年。
2013年7月9日,首届汉语人文学术写作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于成都金堂举行。该奖由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发起,历时六年的网络投票、五个月的正式评议,正式公布了该奖获得者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李学勤。
新闻推荐
前几天,一则新闻上热搜了。弹幕将先审后播。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方面,有人叫好,那些剧透、谩骂的不文明弹幕也许会减少。一方...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