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货 赵利辉
儿时过年,庙会上有很多耍货。所谓的耍货,就是过去的一些民间玩具。那时的耍货多用泥土纸浆、竹头木屑或猪鬃鸡毛等废料制成,原料取之简便,成本不高,却能博得儿童的欢心。耍货多是出于工匠艺人之手,他们在农闲季节,集思广益,巧手妙制成产品,或设市贩卖,或趁墟赶集;或走街串巷吆喝,或于庙会摆摊销售。
故乡的庙会,虽不如成都青羊宫庙会那般久远,人流如织,却也热闹非凡。十里八村的善男信女,年三十夜里不睡觉,要赶在初一清晨去抢镇上竹林寺的头炷香。但对于我们小孩子,寺里的庙会不止是磕头求福之地,更是玩乐选购耍货的场所。随父母进完香,就赶紧跑去逛庙会。
庙会上的耍货琳琅满目,品种繁多,泥娃娃、布老虎、木偶戏人、纸鸢风筝等等玩具摊前,都吸引了大群的儿童围观欣赏,笑声不绝。卖耍货的摊位上,有土布缝成的布娃娃、青蛙枕头、泥塑的不倒翁,能吹出嘹亮音色的泥哨子。纸浆做的象、狮、麒麟,木杆做的刀枪剑戟十八般兵器,以及假面具、皮影戏曲人物。
耍货主要有三大类:泥娃娃活,硬泥活和木镟活。泥娃娃活是用模子刻出坯胎而后着色的玩具,有抱鱼娃娃、大红公鸡、大叭儿狗、麒麟、狮子、花老虎等;硬泥活形又叫饽饽模子,模子上有花花草草、亭台楼阁,有小簸箕、圆碌碡、小农具等,是启发儿童辨物识名的好教具;木镟活常用榆柳枝干镟成小木碗、小棒槌、元笼盒、彩画蛋等玩物,伴同泥娃娃一起销售,很得女孩子们的喜欢。木镟活中有一种核桃做的飞机,是将内瓤掏空了,钻一通孔,插根带桨叶的细木棍儿,用线绳缠了,左手握核桃,右手猛地扯那线绳,凭空掷去,核桃便会飞上天。最称奇的还有一种走马灯,是在方形纸灯内放一纸轮,轮轴垂直于灯壳中央,轮下燃一蜡烛,火焰上薰,纸轮会自动转起来,轮上粘贴的刀马人物随之转动,如三英战吕布追杀打仗之状。这对于我,是印象极深的耍货。
最便宜的耍货是土偶,多用纸浆和泥做成,绘以彩色。有花牛、太狮、少狮、蹲狮、骑虎娃、麒麟送子等。制作颇类似于顽童捏尿泥的方法,不同处是把素胎晒干后,先在玩具身上涂一层白粉,而后用大红、大绿、石黄、玫瑰红等色,画出头脸和身上花纹,最后再用笔勾出眉目兽斑,并着一层水胶,使之发亮。这些描摹多是由乡村妇女勾画绘制,风格古雅别致。又因故乡过去交通不便,因而未受西方影响,保存了民族民间艺术的本色。土偶耍货,皆有故事原型,《泥马渡康王》的故事,我就是从一个卖耍货的那里听来的。庙会上还有些陶偶,竟十分古朴,见一女子跪坐,如小人国来,低眉顺目,手心朝上合于胸前。那个卖耍货的掌柜并不十分热心,他的陶偶只卖给外地人,他们来到故乡这样的穷乡僻壤,往往用很少的钱就能买到很好的宝贝。多年以后,等到我做起了收藏家,才后悔起来,后悔与那“女子”擦肩而过。
故乡做耍货的民间艺人,大都奉刘伯温为祖师爷。据说明朝初年,刘伯温派大将李文忠去征讨陕西的鞑子,鞑子见汉兵势大,望风而逃。李文忠就在城外留了少数兵镇守,东关外的一个营只有24个兵卒守营。其中有个老兵,他看天下太平没仗打了,就叫大家捏泥人做假面具消遣娱乐。不料一天晚上,忽听东关外马蹄声疾,老兵知是鞑子不甘心趁夜偷营来了。眼看形势危急,他忙叫大家把做的鬼脸假面具戴上,拿刀站在营外一动不动。24个兵卒刚刚站定,鞑子的人马已逼近大营。鞑子们远远看见守营的个个虎头鬼脸,头大如斗,营中烟雾缭绕,以为是神鬼守城,吓得一溜儿烟跑到长城外的大漠去了。
后来这个营的23个兵卒都随李将军到南京做官去了,唯独这个老兵不愿跟去,留在当地捏娃娃、狮子、老虎、兽头等玩具来谋生。当地百姓以为他的本事是刘伯温传授的,民间艺人就尊刘伯温为祖师爷,倒把这个捏泥人做鬼脸面具吓退鞑子的老兵给忘了。
新闻推荐
春季种牙“黄金期”已到来! 智能牙科当天种牙当天用 更适合蓉城半/全口缺牙中老年
智能牙科当天种牙当天用更适合蓉城半/全口缺牙中老年春节后,已有176位缺牙市民通过028-86969233成功预约院长种植牙咨...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