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全面梳理相关工作 提升住建领域营商环境

成都日报 2019-02-19 03:07 大字

市住建局对照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行动方案中的目标任务和与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先进城市的差距,进一步梳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不足,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细化问题清单、明确改进措施和时间节点,以更大力度补齐短板弱项,提升住建领域营商环境。

积极开展《成都市人才安居和国际化社区打造行动计划》的相关工作。加大人才安居工程项目建设,优化人才公寓和产业园区配套住房建设项目选址布局,加快人才安居工程项目落地,注重区域大配套资源与社区小配套服务深度结合,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居住环境;优化人才购房支持服务,开设绿色通道,引进高端人才及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各类人才;制订出台人才公寓和产业园区配套住房租售管理办法,针对不同的人才制订住房租售优惠措施。

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巩固审批制度改革成果,简化项目审批,强化证后监管,优化政务服务,将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总用时从219个工作日压减至120个工作日以内。继续牢牢抓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推动改善优化住建领域营商环境,结合机构改革工作,进一步精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环节和要件,完善项目生成机制,全面实施房屋建筑项目施工图审查由政府购买服务,将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总用时进一步压减至90个工作日以内,进一步降低企业审批成本。同时,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拓展至不动产登记环节,覆盖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初步形成运行顺畅、便捷高效的审批服务体系。

整合完善信用评价体系。总结勘察、设计、建设、施工、监理等建筑领域信用监管的经验模式,统一信用信息、实现信息共享,设计搭建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信息公示平台,联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制订管理办法,形成信用信息制度体系。全面摸底住房和建设领域25类市场主体、近两万家服务单位和近50万专业从业人员的市场信息,进行分类管理。推广前期建筑领域信用监管办法,采用“1+n”的方案(“1”是指总体方案,“n”是指各领域、各业务板块的配套方案),整合现有信用评价系统,建立全域覆盖、公平公正的信用评价管理系统和体系,并将管理范围拓展到从业人员。完善“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黑名单制度,与全市信用管理系统对接,通过限制市场准入、计入投标综合价格等手段,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行为监管,营造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营商环境,同时作为告知承诺制的配套奖惩措施,加强事中事后控制。

本报记者 袁弘

新闻推荐

成都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五次主任会议 唐川平主持会议

本报讯(记者杨彩华)昨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五次主任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唐川平主持会议。会议决定,市十七届人...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