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联袂献给成都一首歌词美曲美声音美 《爱在成都等我》火了

成都日报 2019-02-18 01:37 大字

“爱在成都等我,等在春熙路口。爱在成都等我,来了就不想走。舍不得武侯祠的那对联,舍不得府南河的那行柳,舍不得熙攘的宽窄巷,舍不得旖旎的望江楼…… ”近日,一首吟咏成都的歌曲《爱在成都等我》流传开来。一首歌唱响一座城,艺术家们表达对这座城市的深情和热爱,也让无数听众共情、共鸣。在这首歌曲里,春熙路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地名,而是一个情感的路口,一边连接着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边传递着成都春风般温暖迷人的气息。文艺评论家洪莉平感慨地说,不是耳朵被吸引,不是心灵被摇曳,而是全部的身心都在歌声里起舞。忍不住陶醉,忍不住幻想,忍不住单曲循环,没有来由地想去成都,不留余地地相信有一份爱在成都……

据了解,歌曲《爱在成都等我》由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著名词作家瞿琮作词,他创作的《我爱你中国》《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等经典歌曲脍炙人口,川籍著名诗人、曲作家王富强作曲,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女高音歌唱家万山红首唱。可谓名家出手,强强联合。

《爱在成都等我》是一首歌颂成都、倾诉乡情的歌曲,歌词简单而大气,内蕴深厚,其曲更是将艺术感与通俗气息融汇在了一起。著名歌唱家万山红的歌声清亮而不失深情,极富磁性,再搭配上柔美的和声,将成都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记者了解到,瞿琮与四川的渊源很深,他生在四川,喜爱成都。瞿琮说,成都有他的爱,而春熙路口,则是成都几代人记忆的老地方。

曲作家王富强在省文联工作,谈及创作历程,王富强告诉记者,他与瞿琮先生数次合作,《爱在成都等我》这件作品很有分量,歌词大气、好懂、好记、好吟、有力度、有内涵。“在创作过程中,我去了春熙路、 望江楼 、武侯祠等成都地标去采风,和各行各业的朋友交流,了解他们对于成都的印象和评价,从中找寻创作灵感。”谈起创作经历,王富强告诉记者,文艺创作必须要走到一线,深入基层去体验。“作品的音域宽窄设计在十度内,大众化,普通百姓都能接受,做到好听、好唱、好传,旋律优美而不落俗套。”王富强谱好曲后没有急于向公众展示,而是将作品冷放了数日,经反复打磨后才最终定稿。音乐定稿后,他仍没有急于推给听众,而是整整又放了一年多才录制推出。王富强说,一首好歌诞生不易,“创作不能快餐式地操作,唯有静下心来用情打量成都、读透歌词,才能赋予作品恰到好处的旋律,从而让《爱在成都等我》唱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经得起专业的挑剔和岁月的沉淀,成为与魅力成都相匹配的一张响亮名片。”

《爱在成都等我》是王富强继《成都之歌》《与真情同行》后推出的又一首吟咏成都的歌曲。王富强说,《爱在成都等我》的问世,了却了他近年萦绕于心的为生活了十余载的成都再奉一首新歌的愿望,他表示,将为成都建设国际音乐之都,继续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

本报记者 陈蕙茹

新闻推荐

艺术作品中的 二师兄变形记 □文/王文

圆明园猪首《桑梓野猪图》徐悲鸿《迎春图》程十发《猪》韩美林猪形玉印红山文化的玉猪龙爆...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