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高铁:春运人在“通途”

金融投资报 2019-02-13 01:01 大字

成都东站站台

“子弹头”代替“绿皮车”,人工检票变智能刷票

国新办预计,今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9亿人次。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产物。如果把高铁的出现,视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连接器,那么,高铁就是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桥梁。

■本报记者 陈美 文/图

1月21日,为期40天的2019年春运正式开启。经历40年的改革发展,高铁成了人们回家、出行的新选择。有出行计划的《金融投资报》记者也加入到春运大潮中。2月1日凌晨5点,成都火车东站灯火通明、热闹非凡,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怀着激动的心情整装待发。

成都到南宁、成都到西安、成都到广州……候票大厅里,液晶显示器滚动播出着列车信息;曾经的“绿皮车”逐渐被新时代气息的“子弹头”代替;以前的“黄牛”,也被抢票软件秒杀;人工检票更是被智能刷票替代,旅客与目的地,打工者与家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

小顾是广铁干线的一名职员。农历腊月十六(1月21日)开始,小顾就开始了春运的值班工作,直到农历正月二十五(3月1日)结束。小顾是食品销售员,每隔几分钟就会推着小食品车,在列车过道上询问乘客是否有需要。她从事这项工作已经三年了。当《金融投资报》记者问及是否想家时,小顾说,列车到达的地方,就是她的家乡。“我们这些人,一直都在回家的路上。”小顾甜甜地笑着说。

每天数百上千条线路的发出,不仅让春运的“囧途”变成了温馨的“通途”,更将中国的每个城市连接在了一起。高铁如何改变中国?一组数据就能反映出其中的变化:

2018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以上,高铁总里程占世界2/3,“八纵八横”高铁网建设全面展开;

2018年,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33.7亿人次,运量接近全球人口的一半;

2018年,“复兴号”列车以350公里时速飞驰;中欧班列共开行6300列,同比增长72%……

仔细观察人们的出行线路也可以发现,“春节回家”往往是从经济发达地区延伸到欠发达地区;返程,则相反。《2019春节出行预测大数据报告》显示,深圳成为10大最“瘦身”城市之首,接下来则是东莞、北京、上海、苏州、广州、杭州、郑州、成都、佛山。一场人口的迁徙之旅就这样开始,从始发地到目的地。

国新办预计,今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9亿人次。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产物。如果把高铁的出现,视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连接器,那么,高铁就是封闭走向开放的桥梁。越织越密的路网,让以前难以到达的特困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焕发生机;“复兴号”试验列车以每小时350公里的飞驰,让旅人与目的地的距离不再遥远,出行就在一念间。

如今,回家过年已不再是难事,无论任何时候,一张小小的高铁票都能满足人们的心愿。这就是高铁对中国的改变,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成就之一。

新闻推荐

新年新气象 生态环保 区域协同发展加速

(记者王三春)记者昨(11)日从市环境保护局了解到,该局日前研究、谋划并向市政府上报了成德同城化发展生态环保方面“六个一批”...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