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拼西凑的仿古小镇注定短命

南国早报 2019-02-12 16:18 大字

辛辣点评

□北京冯海宁

成都市民反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的仿古特色街区龙潭水乡,投资巨大,占地面积达220亩,历时4年打造,清一色江南仿古式建筑,曾被誉为成都的“清明上河图”。刚开业时,很热闹,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但好景不长,如今,酒店、婚庆基地、饭店等绝大多数商铺纷纷关门,平时游人很少。(相关报道见本报今日A12版)

报道为我们还原了龙潭水乡失败的原因。比如,定位模糊——究竟是园区配套项目还是旅游景区,官方存在两种说法。一个项目定位不清楚,显然很难发展起来。再如,该项目交通不便以及开发商经营理念、资金链断裂等原因,也造成了项目停滞。除此之外,笔者以为,该仿古小镇在规划设计上“东拼西凑”,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一般来说,不管建什么样的小镇,有特色才有生命力。反观龙潭水乡,毫无特色可言。比如,该项目在规划设计上参考了周庄、同里、乌镇等江南园林建筑,并与北派园林建筑相结合,但成都市民却认为是“清一色江南仿古式建筑”,并没有做到南北建筑风格完美结合。

再比如,龙潭水乡12条主体街巷分别以《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命名,也是生搬硬套、不伦不类,因为《红楼梦》与当地似乎没有什么文化渊源,势必很难吸引到游客。其实,仿古小镇不是不可以建造,关键是有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根脉。龙潭水乡模仿或者照搬与自己无关的文化元素,注定会短命。

这样的仿古小镇,只能靠刚出现时的新鲜感和商家促销热闹一阵子,但时间一长,由于缺乏口碑支撑就会露出原形。这种项目上马,或许还与当地政府急于追求政绩有关,因为作为招商引资项目,龙潭水乡可以为当地带来GDP、税收等政绩。而开发商选择投资这样的项目,大概与几年前“仿古小镇热”有很大关系,以为随便建个仿古小镇就可以吸引游客赚大钱,却没有意识到,没有文化根脉、东拼西凑的仿古小镇,只会被游客用脚投票。

新闻推荐

大数据看春节有啥新变化

2019年春节7天假期结束,记者通过大数据盘点春节的新变化。全国共发送旅客4.21亿人次2月4日至10日,全国共发送旅客4.21亿人...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