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三益公好戏连台 《白蛇传》难以忘怀

成都晚报 2019-02-11 03:07 大字

□温志航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年少的我,每逢春节都被热爱艺术的父母牵着小手,走进春熙北段的三益公(即后来的新闻电影院)看川剧,这里一条悠长的小巷热闹非凡,巷口右侧有一卖糖炒板栗的小贩,不停地用锅铲在铁锅内来回翻动,河沙炒热的板栗香味儿扑鼻。那摊位上尖尖的土红纸包装、方方的玻璃镜,显现出成都特色。巷口左侧是卖芝麻烧饼的,长方条的烧饼又黄又酥,甜咸皆有,三分钱一个,生意自然兴隆。旁边的川北凉粉,辣粉儿辣粉儿,姑娘们还在喊:熟油辣子多放点……小巷内笑声娇嗔,十分快活。

巷子两侧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一幅幅剧照宣传画,武生头像、净角脸谱、花旦舞姿,五颜六色,耀眼吸人。黑漆木板的 “粉牌”上,用颜料书写的大字,向观众预告着当晚(星期日加演午场)或次日的剧目以及演员阵容,节日期间节目更是丰富多彩,我至今记得这儿上演的节目有:《燕燕》《萝卜园》《夫妻桥》《柜中缘》《拷红》《做文章》《别洞观景》《归舟》《乔子口》《红岩(第二本)》《军事代表智灭匪巢》等,常在这儿演出的演员有:阳友鹤、陈全波、曾荣华、陈书舫、竞华、杨淑英、司徒慧聪、刘成基、周企何、刘金龙、一笑、静环、戴雪茹、唐云峰、易征祥、萼瑛、颜树、晓艇、筱舫、蓝光临、周文林、雷变影等。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除了观看过上述剧目之外,还在某年的春节,看过大幕戏《白蛇传》,它是川剧艺术宝库中的精品绝作,凝聚着数代川剧艺术家辛勤耕耘的心血。我父亲讲,中国戏曲几乎都有《白蛇传》这个戏,唯有川剧《白蛇传》在众多戏曲版本中独树一帜。全剧出现的人、妖、神等角色达50多个,像金面大耳如来佛,额头突出的南极仙翁,十八罗汉的面具,众水族的穿戴和造型,大腹便便的哼哈二将都各具特色,在最后一场戏中,他们同时在舞台上出现,我发现舞台上有人满为患的感觉。其中的白蛇由青衣犯功花旦与武旦演出,其青蛇一角由武生与奴旦共演。剧中因神妖开战,于是用不少特技来塑造艺术形象,其中著名的变脸、吐火等“绝活”使《白蛇传》名震中外。1959年,在成都市市长李宗林的指导下,在剧院老一辈艺术家的努力下,编导演共同完成了对剧本的整理演出。过去的白素贞一角演出难度很大,一般由二至三个演员共演。1962年著名青年演员田卉文一人担纲主演白素贞,她体态轻盈,身段优美,唱作念打功夫到家,表演精湛,用善于揭示人物个性的独到表演,赢得观众,艺术形象光彩照人,唱响四川,饮誉京华。变脸技法的一种始于康芷林,只用于《白蛇传》中《金山寺》中的韦陀,即在韦陀的靴头上事先贴上画好的“慧眼”,一踢“尖子”,两眉之间,慧眼顿开,不偏不倚,正在额中。那天晚上,韦驮以出场亮相的这一绝活赢得满场观众喝彩!剧中吊打王道陵为川剧独有,由武丑应工,在吊绳上连续变化“蛤蟆游水”“童子拜观音”“倒挂金钩”等高难度技巧表演,是杂技与戏剧的结合。扮演王道陵的演员“以神绘彩,以形炼神”,塑造出鲜明、活脱的视觉形象。台下的观众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演员的每一个动作:扳扳子、甩水袖、翻跟头……有的侧着头观赏,有的细细品味,有的则全身心投入。尽管我因年少,不能完全理解其中一些唱词和念白,却也深深沉浸在舞台上的精湛表演之中。

老一辈讲,连台戏《白蛇传》的演出,改变了传统折子戏“一桌两椅”的舞台布局。按照剧情需要,比较讲究舞台美术效果,一座山、一栋房、皇帝的金銮宝殿、野外的山川河流等,开初多为绘画硬档和布幕布景,后来发展为声光并用,当时称之为“电光布景”。在全本《白蛇传》的《盗灵芝》和《水漫金山》戏中,白娘子后背上佩戴的两只宝剑,在当时是经过电镀工艺处理的,因而在舞台灯光下挥舞,银光闪闪,寒气逼人,一派仙气油然而生。

新闻推荐

城市快闪视频引发共鸣 世界各地成都游子唱响 “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

回响一曲《我和我的祖国》唱响成都宽窄巷子,更激起世界各地成都游子的思乡之情。同唱一首歌,同思一份情。远在异国他乡的他...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